《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學實踐報告
《《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學實踐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 9A Unit 2 Main taks》教學實踐報告(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9A Unit2 Main Task》教學實踐報告 (指導思想,設計方法等說明) 1、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Main task (中心任務)板塊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根據(jù)本單元的話題,完成一個語篇的寫作任務。Main task (中心任務)板塊的核心思想是讀寫一體化,體現(xiàn)了語言整體教學法的思想。即強調語言是一個整體,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是整體性的,語言教學應該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聽、說已在Integrated skill板塊中得到體現(xiàn), Main Task重點凸顯讀寫);語言知識和技能應通過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加以培養(yǎng);輸出(寫作)能有效促進語言知識的內化,學生必須通過一定量(質量和數(shù)量)的語言輸入,語言知識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并進入長期記憶系統(tǒng),進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形成自己的語言生成系統(tǒng),這樣,讀寫能力最終才能得以提高。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就是基于這個指導思想。 2、設計方法: 根據(jù)建構語言學理論,外語學習者必須在言語活動中掌握語言體系,同時學會利用語言體系中的材料建構話語。閱讀為寫作提供所需的語言輸入,而學會讀是學會寫的第一步。通過閱讀可以培養(yǎng)語感,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進而培養(yǎng)建構篇章的能力。基于這種認識,我把課本上的第1和第2部分以warm-up的形式作為本節(jié)課的導入,另選了兩篇文學體裁作為閱讀(毛澤東詩詞英譯和朗費羅英文散文),并配以色彩鮮明的圖片,其內容與本課的教學主題高度相關,這樣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兼顧尖子生與學困生,解決了讀寫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普及與提高的關系。Main Task教學目標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達成。 這是我設計牛津英語Main Task板塊的基本思路。 一、實踐過程 Main task (中心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根據(jù)本單元的話題,完成一個語篇的寫作任務。Main task是每個單元的高潮部分。 Main task在第1課時就已經(jīng)點明,此后的各項活動和子任務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Main task。布置任務要求目標明確、步驟清晰。任務本身以及完成任務的環(huán)境和過程應該真實,完成任務后,學生應提供具體的學習成果(見附1、附2)。 從內容方面看,每個單元中的這幾個板塊均圍繞同一話題來進行不同方面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從功能方面看,Reading、Vocabulary、Grammar和部分的Integrated skills 板塊都屬于語言輸入階段,Main task部分屬于語言輸出階段。也就是說,前幾個部分是Main task的準備和儲備階段。這一編排符合語言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 因此,各部分的教學應該有各自不同的教學側重點和教學手段, 但最終是為Main task 任務的完成做好語言儲備工作。 Main task部分的教學必須有課堂討論,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文本內容去收集、處理教師設計的信息,培養(yǎng)他們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這一輸入性閱讀理解過程體現(xiàn)在學生完成Task1和Task2上。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討論,然后選出代表歸納小組研討成果,并按要求完成相關的寫作任務。 讀、寫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并且參與寫作過程的不只是作者一個人。整個讀、寫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發(fā)現(xiàn)的過程和小組互動的過程。學生的觀點在整個過程中得到形成、發(fā)展、組合、修改,直到達到預期的結果。這一輸出性的寫作過程體現(xiàn)在附1和附2之中。這種知識運用和文化溝通必須有兩個關鍵保障:學生構思的時間和對所寫內容的反饋。這種方法不是從最低的詞匯層面開始,而是把重點放在篇章層面,學生在篇章中創(chuàng)造、連接、組織并實現(xiàn)與上下文一致的意義。寫作不是一種單向的行為,而是學生與語言文本之間、教師與學生、學生相互之間的交互行為。Main Task的基本教學流程是“閱讀-思考-寫作-修改…..”的往復行為,這一過程是“生成的”、“合作的”,而不是單向性的行為。 學習者特征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特征、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描述): Main Task 是在課文、詞匯、語法專項學習之后的一項全面反映學生語言運用的一個項目。各類活動均圍繞中心任務(Main task)展開,為完成中心任務(Main task) 做鋪墊。中心任務(Main task)屬于輸出(Production),旨在培養(yǎng)學生筆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版塊綜合程度高難度大。學生普遍感到困難。學生怕寫,教師怕教。教學效果普遍較差。改變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互動是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突破口。 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寫的能力低,語感差,主要原因是語言學習中有效輸入太少、積累太少所致。感覺學生作文水平相當?shù)停魑闹谢菊Z法、語用錯誤之多令人吃驚。顯然,大多數(shù)學生的基本語法知識尚不鞏固,更談不上語篇層面上的運用語言的能力了。掌握寫作能力是學生學英語的一大難點。目前英語教師們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嚴重滯后。這一方面反映了用外語寫作的困難,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們的外語寫作教學過于薄弱。 英語讀寫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認知過程,更是師生雙方思維方式的拓展、價值觀念的重塑的過程。因此,我深感有必要將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大膽的設計與編排,運用到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把傳統(tǒng)的“教-寫”這個單一的線性教學過程擴展為“教-讀-議-寫”互動型進程。 教學過程(按照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活動序列進行描述,要注意說明各教學活動中所需的具體資源及環(huán)境): 1. 熱身活動:呈現(xiàn)5幅ppt圖片,復習本單元出現(xiàn)過的重要語句和結構,根據(jù)提供的兩幅圖,完成看圖寫話。這一環(huán)節(jié)屬于機械操練,難度較低,重點面向學困生。 2. 詩詞中的色彩:呈現(xiàn)7幅ppt圖片,由彩虹圖引出七種顏色,再過渡到詩詞內容上,先讀中文詩,配以音頻朗讀,然后閱讀英譯文,這樣便于加深對詩詞的理解。最后完成要求的任務(見Task1): Task 1 1. Read Mao’s poem and complete the worksheet. Object Color Mao’s mood (which sentence reflects his mood?) rainbow sky setting sun hills Which effect does the rain take on? 2. Rewrite the poem in prose. Describe all the objects in the worksheet and analyze Mao’s mood from a reader’s point of view. 本環(huán)節(jié)小組活動過程呈現(xiàn)在附1、附2表上。 3. 散文中的色彩:呈現(xiàn)5幅ppt圖片。利用圖片直觀地教授生詞并從圖片反映的情景中初步把握散文的意境。接下來進行文本閱讀深刻體會文中白色世界及其環(huán)境的色彩和閱讀后感受到的情緒。最后完成要求的任務(見Task2): Task 2 1. Read Longfellow’s prose and complete the worksheet. Object Color Children’s mood(which sentence reflects their mood?) Snow sky river hills What effect does the sleigh-bell take on? 2. Read the prose carefully. Describe all the objects in the worksheet. And from a reader’s point of view,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quietness and the whiteness in the prose? 本環(huán)節(jié)小組活動過程呈現(xiàn)在附1、附2表上。 4. 盲人的世界:呈現(xiàn)1幅ppt圖片并附著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Imagine what a blind man`s life would be? Write his feelings and the challenges he may face.這樣把對色彩的學習與體驗從外部客觀世界轉向人的內心世界。目的是達到情感、價值觀的升華。完成英語學習從知識到技能再到情感的過度。 本環(huán)節(jié)小組活動過程記錄在附1、附2表上。 教學資源(說明在教學中資源應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語言是文化、信息的載體,而《牛津初中英語》一般是以語言知識和規(guī)則作為編排主線,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和掌握英語,這是針對一般能力的學生而設計的。學有余力的學生如果以知識和文化為主線,并用英語向他們傳授,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忘掉痛苦的語言學習,寫作時不僅有高雅的語言,更有深刻的思想,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能力,這是我在選擇教學資源時的基本思路。 依據(jù)課本而不囿于課本,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課程資源;積極利用音像、書刊雜志、網(wǎng)絡信息等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教學資源的搜集方法如下: 1.課本第1、第2部分基礎素材的引入作為本課時的鋪墊和熱身活動,起到復習基礎知識和導入深層讀寫活動的作用。 2.詩詞與散文的運用指向自然界的色彩世界和作者(讀者)的情緒世界。詩詞與 九年級歷史同步,做到語言和知識兩者相互融合。 3.盲人話題的引入指向學生的內心世界,將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滲透于語言學習之中。 將以上三方面內容制作成ppt幻燈片呈現(xiàn)在課堂上,形成本單元Main Task 教學流程。 Main Task教學過程特別注意“集成”,它決不是讀、寫兩項技能的簡單組合,而是在充分注意到讀、寫技能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注重兩者的銜接和互補。從而使讀、寫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全面發(fā)展他們的書面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因為讀寫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語言信息解碼、編碼過程,而是一種解碼和編碼與意義重構的過程;語言不是孤立的語法、詞匯和句子的組合,而是一個以表達概念和意義的有目的的有機系統(tǒng)。語言的背后是有思想的。 評價方法或工具(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將用到哪些評價工具,如何評價以及目的是什么): 本節(jié)課依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精神,以質性的評價手段為主,輔以一定的量化評價??陬^與筆頭并重;同時創(chuàng)設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活動來輔助學生的課堂學習,在活動中培養(yǎng)語言能力。 質性檢測包括考查英語課程資源中文化內容的價值觀與時代性以及英語教師授課中的文化導向,考查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目的是讓英語學習在思辨訓練中延伸,思辨訓練在英語學習中深化。 評價形式: 1.定量評價:知識、詞匯、情節(jié)理解、閱讀簡評等(15%)。每位學生參加1次以小組合作為形式的匯報,1次閱讀簡評(25%)。 2.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價主體實行多元化。參加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的質量作為考查的依據(jù)之一(25%)。(見附1、附2)。這項評估體系體現(xiàn)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含的5個方面。 附1.小組活動評價表 Project: Project Initiator: member: class: contents Group Assessment Teacher’s Assessment Theme(practicability) procedure(suitability) Achievement(creativity) Self-Reflection: Teacher`s Evaluation: General Evaluation on Co-work Studies: 附2. Presentation Assessment for Main Task Writing Grade.____Student No._______Name________ _Title:______ Score_______ Assessment Items Structure (30%) ﹡Introduction ﹡Body ﹡Closure Content (50%) ﹡Relevance ﹡Reasoning ﹡Evidence of Research Usage and Expression (20%) ﹡Vocabulary ﹡Cohesive Device ﹡Appropriate Register ﹡Sentence Structure Key notes for the presentation: (copy and paste your writing here in no more than 80words or so) 為落實教學評價,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全體組員必須相互幫助,共同努力。每個小組一般由4至6人組成,成員根據(jù)教學任務設計學習計劃。教師的任務是設計教學課程、學生的活動和對小組的學習進行評價。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而且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收獲與體會 教師和學生要做教材的主人,不能淪為教材的奴隸。我認為教師依據(jù)自己的教學理念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舍或調整不會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墩n標》允許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對具體教學內容、編排方式和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shù)娜∩岷驼{整。這有助于教師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節(jié)課就選材而言,難度上由易到難,又課本延伸到課外,由簡單的描述性語言到高雅的文學語言(英文詩詞、散文),這樣的選材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 更重要的是讀了這些文學語言之后,新的事物、新的語言、新的文體使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變得比以前更豐富、更深刻了。有效地減少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語言陳腐的通病。 教師同時必須認識到語言基本功包含人文視野的拓展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將語言、文化、思想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那種為了語言而學語言,為了技能而訓練技能的教學方法,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的。 三、問題與建議 目前使用的牛津英語教材在編寫體例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即系統(tǒng)性有余而人文含量不足。文本素材的質與量均不到位。9A開始雖然充實了閱讀素材,但沒有故事性和文學性兼?zhèn)涞奈恼?。整套教材的知識和文化內涵不夠,未能擴充知識面和拓展英語的學習使用范圍,未能讓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科之間滲透。 該套教材的編寫體例屬于語言結構型,教材缺少思想深沉、哲理涵養(yǎng)豐厚、需要咀嚼回味的文字,尤其是本單元Main task的第1和第2部分,完成填寫任務無需多少思考,這樣降低了學生獲得思想和語言鑒賞的能力,這在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辨能力;同時,閱讀質與量的低層次,以及文本內容的匱乏導致學生寫作能力下降,容易使學生所寫的文章空洞乏味,言之無物。 教師如果能針對上述缺陷,在教學中編寫相應的補充教材,便能大大豐富教學內容。這樣教學過程就充滿了思想,而不僅僅是枯燥的語言操練。-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9A Unit 2 Main taks 9A Unit Main taks教學實踐報告 taks 教學 實踐 報告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64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