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7章 第1節(jié)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高中生物 第7章 第1節(jié)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生物 第7章 第1節(jié)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7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一、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1.主要觀點,2.意義 (1)是歷史上 的進化學說。 (2)否定了 和物種不變論,奠定了科學生物進化論的基礎。,第一個比較完整,神創(chuàng)論,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主要內容 (1) :增加了變異數(shù)量,同時加劇了 。 (2) :推動生物進化的動力。 (3)遺傳和變異: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 (4) :生物進化的結果。,2.評價,過度繁殖,生存斗爭,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三、達爾文以后進化理論的發(fā)展 1.隨著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關于遺傳和變異的研究,已經(jīng)從 水平深入到 水平。 2.關于自然選擇的作用等問題的研究,已經(jīng)從以 為單位,發(fā)展到以 為基本單位。,性狀,基因,生物個體,種群,一、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1.觀察教材P110圖7-1,結合相關文字內容,分析探究下列問題: (1)環(huán)境引起的性狀改變一定能遺傳給后代嗎? 提示:不一定。只有環(huán)境條件導致遺傳物質改變進而引起性狀改變,才能遺傳給后代。 (2)用拉馬克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的進化。 提示:依據(jù)拉馬克的進化學說——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為:草地退化后,長頸鹿只能食用高處的樹葉,由于經(jīng)常使用頸部,導致頸部越用越長,并將長頸這一性狀遺傳給后代 。,2.判斷正誤 (1)生物的種類是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 ) (2)生物某一器官發(fā)達與否取決于用與不用,這是拉馬克進化論觀點之一。( ) (3)生物的種類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 ),√,√,×,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仔細觀察分析教材P111圖7-3,探究下列問題: (1)達爾文是否否定了拉馬克的進化論?兩者的觀點有什么不同? 提示:沒有。達爾文接受了拉馬克關于器官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但他認為變異有的可以遺傳,有的不能遺傳。 (2)相比拉馬克,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的關鍵是什么? 提示:他改變了拉馬克過分強調用進廢退,即“生物內在的自我改進的力量”的觀點,強調自然選擇的作用。,(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①生存斗爭就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斗爭。 提示:錯誤。生存斗爭包括生物與生物之間的斗爭和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斗爭。 ②環(huán)境改變時,生物向著適應環(huán)境的方向變異。 提示: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環(huán)境只是起定向選擇作用,選擇適應環(huán)境的個體,淘汰不適應環(huán)境的個體。 (4)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長頸鹿的進化。 提示:長頸鹿產生的后代數(shù)量超過了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過度繁殖),導致現(xiàn)有食物不能滿足所有個體的需要(生存斗爭),又因它們個體間有頸長和頸短的差異(遺傳變異),頸長的能吃到樹葉而生存下來,頸短的因吃不到樹葉而被淘汰。控制長頸的基因經(jīng)過逐代積累,最終進化形成長頸鹿。,(5)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中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具有怎樣的關系? 提示: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繁殖產生的大量變異類型是自然選擇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自然選擇使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類型保留下來。 2.連線(把下列進化學說與相對應的觀點用線連接起來),1.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1)選擇的對象:表面上,是對個體的選擇,實質上直接對個體所包括的變異性狀進行選擇,間接選擇的是相關的基因型。 (2)選擇的因素:外界環(huán)境,包括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環(huán)境。 (3)選擇的手段:生存斗爭。 (4)進化的內因:遺傳變異。 ①變異是不定向的,可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②遺傳的作用:可使微小有利變異得以積累加強,從而形成生物新類型。 (5)選擇的結果: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一般外界環(huán)境條件變化越劇烈,選擇越頻繁,生物進化速度越快。,2.拉馬克進化學說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比較,[例1]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地雀,其祖先原本生活在南美洲大陸,遷移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后,分布在不同島嶼上,后來發(fā)現(xiàn)分布在不同島嶼上的地雀,嘴的形狀各不相同。試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 (1)鳥嘴的_______體現(xiàn)了生物的變異一般是_______。 (2)遷移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后__________對鳥嘴的__________進行了__________的__________,通過逐代__________和遺傳,最終導致不同島嶼上的鳥嘴的形狀各不相同。 (3)假如它們生活在同一個島嶼上,能產生如此多樣的鳥嘴嗎?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變異如何在下一代積累和加強?________,選擇的動力是____________,選擇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拉馬克進化學說的解釋和上述的解釋不同之處在于拉馬克進化學說認為變異和適應是一回事,________是產生變異的過程,又是形成________的過程,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認為變異和適應是兩回事,適應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結果。 [解析] 自然選擇學說認為變異是不定向的。鳥嘴的形狀本來就存在著差異,但環(huán)境的選擇是定向的,因此環(huán)境可對鳥嘴的形狀進行選擇。在生存斗爭中,只有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被保留并通過遺傳定向積累。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動力,結果是適者生存。 [答案] (1)差異 不定向的 (2)環(huán)境 差異 定向 選擇 積累 (3)不能 因為它們處于相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中,不存在不同的選擇,選擇是同方向的 (4)通過遺傳 生存斗爭 適者生存 (5)用進廢退 適應 變異 自然選擇,[例2] 如圖表示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a點種群中存在很多種變異類型,原因是變異具有不定向性 B.a→b的變化是農藥作用的結果 C.b→c是抗藥性逐代積累的結果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定向選擇,使害蟲產生了抗藥性,[研析] 本題以曲線為信息載體,考查自然選擇學說內容的應用。具體解題過程如下:,,,[審]——提取信息,,信息①:曲線表示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的變化。 信息②:曲線ab段表示使用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迅速下降,bc段表示使用農藥后一段時間害蟲種群密度上升。,,,[判]——研判選項,C項: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是農藥對其變異進行選擇,并逐代積累的結果,C項正確。 D項:生物變異在先,選擇在后,D項錯誤。,[答案] D,①:生物種群存在多種變異類型,使用農藥后農藥對 害蟲種群進行選擇,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生存下來,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被淘汰。 ②: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聯(lián)]——聯(lián)系基礎,,————————[課堂歸納]————————,[網(wǎng)絡構建],填充:①用進廢退 ②獲得性遺傳 ③生存斗爭 ④遺傳變異 ⑤適者生存,[關鍵語句],1.拉馬克進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2.拉馬克進化學說的主要意義在于否定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 3.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和適者生存。 4.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物種多樣性的形成。 5.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局限性表現(xiàn)為: (1)不能解釋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2)不能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現(xiàn)象。 (3)對生物進化的解釋局限于個體水平。,答案:C,知識點一、拉馬克進化學說 1.拉馬克認為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定向變異和定向的自然選擇 B.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C.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D.器官的反復使用 解析: 拉馬克的觀點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器官經(jīng)常用就進化,不用就退化,并且把這種性狀遺傳給后代。,2.下列符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是( ) A.物種是神創(chuàng)的 B.物種是不變的 C.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D.用進廢退是生物進化的原因 解析: 拉馬克與達爾文均認為物種不是神創(chuàng)的,物種是可變的,拉馬克認為,“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答案:C,知識點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 3.由于蟹類的捕食,某種海洋蝸牛種群中具有較厚外殼的個體的比例逐漸增加。對這個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人工選擇 B.適者生存 C.用進廢退 D.定向變異 解析:某種海洋蝸牛種群中具有較厚外殼的個體的比例逐漸增加,說明具有較厚外殼的蝸牛能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答案:B,4.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分別認為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 A.個體、個體 B.個體、種群 C.種群、種群 D.種群、個體 解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是自然選擇學說的改進和發(fā)展。達爾文認為進化的基本單位是個體,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答案:B,5.一只雌蛙能產卵4 000~5 000個,卵受精后只有5%~10%能發(fā)育為成體。達爾文對這一事實的解釋是( ) A.過度繁殖 B.生存斗爭 C.遺傳和變異 D.自然選擇 解析:一只雌蛙能產卵4 000~5 000個,卵受精后只有5%~10%能發(fā)育為成體。那是因為受精卵在發(fā)育成成體的過程中,必然要受到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這些環(huán)境條件對受精卵的發(fā)育是至關重要的,包括食物、天敵、水溫、空間等。要發(fā)育成成體首先要與惡劣的無機環(huán)境作斗爭,其次,同種生物之間要為食物、生存空間而發(fā)生斗爭,且隨時面臨被天敵捕食的危險。,答案:B,6.如圖表示達爾文對現(xiàn)代長頸鹿進化形成過程的解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長頸鹿祖先過度繁殖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長頸鹿的頸和前肢的長短各異,這表明生物變異是________。變異提供生物進化的________________。 (2)在缺乏青草的時期,有的個體能吃到高處食物而活下來,有的個體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這個過程叫做_________,它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生存斗爭是指________________。 (3)適應有雙重含義:一是生物體的________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表現(xiàn),二是指生物__________的過程。適應是____________的結果。,解析: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自然選擇總是選擇有利于生存的變異,淘汰不利于生存的變異,所以,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適應主要是指生物的性狀與環(huán)境相適合,適應是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生物改造自己形成適應環(huán)境的性狀的過程,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1)后代數(shù)目超過環(huán)境承受的能力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自然選擇 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斗爭 (3)性狀 改造自己形成適合環(huán)境的性狀 自然選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生物 第7章 第1節(jié)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 生物 進化 理論 由來 課件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92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