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測試卷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測試卷 岳麓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測試卷 岳麓版必修1.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測試卷 岳麓版必修1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古人認為“王”字三橫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豎代表能同時通達三者。也就是說,天下的一切都屬于王,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往也”。下列關于“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夏啟開創(chuàng)了王位世襲制 B.在“皇帝”出現之前,“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稱 C.反映了古人對天人關系的思考 D.神權對立于王權 【解析】 古代王權帶有濃厚的神權色彩,D項說法錯誤。A、B、C三項皆與史實相符。 【答案】 D 2.據《春秋》記載,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魯國時舉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禮,并由司空(官職)“授土”,司徒(官職)“授民”。對這一史實最恰當的解釋是( ) A.周天子用最高禮節(jié)接待魯國國君 B.魯國國君的權力來源于周天子 C.魯國國君的地位與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視禮儀制度建設 【解析】 由題干中的“授土”“授民”,可以判斷魯國國君的權力來源于周天子,故選B。周天子是在實施分封,排除A;C錯在“相似”;題干材料與“重視禮儀制度建設”無關,排除D。 【答案】 B 3.西周為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而極力推行宗法制。對此,下列有關宗法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實行了嫡長子繼承制度 B.小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權 C.廢除了世卿世祿的特權 D.以“授民授疆土”為核心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宗法制下大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權;宗法制確立了世卿世祿制度;分封制的核心是“授土”“授民”,故B、C、D三項錯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故A項正確。 【答案】 A 4.“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边@是歌曲《國家》里的一段歌詞,歌詞中體現的“家國一體”的觀念來源于( ) A.宗法制 B.君主專制 C.郡縣制 D.中央集權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體現了“家國一體”的觀念,“家國一體”是宗法制的特點。 【答案】 A 5.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實行避諱制度,即晚輩對長輩、臣下對皇帝不能直書、直呼其名,在行文時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長輩及尊崇的人名時,每每避而不用該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筆等方法代替,否則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為避清康熙帝玄燁諱,故宮玄武門改為神武門。此制度旨在( ) A.維護皇權獨尊 B.倡導尊老愛幼 C.強化尊卑等級 D.凝聚血脈親緣 【解析】 “維護皇權獨尊”僅局限于對皇帝名字的避諱,所以A項不正確;從對于避諱制度的解釋可以看出“尊老”,但沒有任何愛幼的體現,故B項不正確;避諱制度對“凝聚血脈親緣”沒有幫助,故D項不正確;避諱制度強調的是幼尊長、少敬老、下級尊重上級、臣下敬重君王,即強化尊卑等級制度,所以只有C項正確。 【答案】 C 6.《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中曾引用諺語“主賣官爵,臣賣智力”來比喻君臣之間的關系。這說明( ) A.戰(zhàn)國時期世襲制逐步被破壞 B.“家國一體”的局面開始形成 C.君臣關系實質是一種買賣關系 D.分封制下貴族政治關系穩(wěn)固 【解析】 材料中“主賣官爵”的意思是指出現了君主賣官爵、官位不是世襲而來的現象,“臣賣智力”是指通過個人能力獲取一定的官職。再根據《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可以看出是戰(zhàn)國時期,由此判斷戰(zhàn)國時期世襲制逐步被破壞。 【答案】 A 7.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斷的改革 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容 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弭除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 【解析】 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反映了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強化的歷程。因此B項正確。 【答案】 B 8.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表述有誤的是( ) A.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體現 B.適應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國家發(fā)展的需要 C.杜絕了政治腐敗和低效現象 D.反映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穩(wěn)固了統(tǒng)治基礎 【解析】 古代選官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并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帝,也不可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現象。 【答案】 C 9.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后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采納了崔祐的意見。崔祐所屬的部門應是( ) 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參知政事 【解析】 材料中崔祐具有封駁審議的權力,根據三省的分工可判定供職于門下省。 【答案】 B 10.《荀子·君道》:“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睘檫_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制 B.設立丞相,為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C.設立太尉,負責管理全國軍務 D.設立御史大夫為副丞相,負責監(jiān)察百官 【解析】 閱讀材料可知荀子認為君主對官吏要“不可不略知”,即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察,聯系秦代官制,可知答案為D。 【答案】 D 11.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負責定旨出命”。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其長官為宰相 B.其下設六部 C.相權趨于集中 D.其取代了皇帝的決策權 【解析】 唐代三省六部制將相權一分為三,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被分割,皇權得到加強?!柏撠煻ㄖ汲雒?,即起草詔令,該省應為中書省。六部隸屬尚書省。A項正確。 【答案】 A 12.《宋史》中記載:“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與財政 B.樞密院的設立,分割了宰相的權力 C.加大各部權限,發(fā)揮官員的主動性 D.分割軍隊指揮權,防止將領反叛 【解析】 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樞密院設置后,主管軍事,中書則只管行政,達到了分割相權、加強皇權的目的,故B項說法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 B 13.唐詩《及第謠》寫道:“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毕铝袑υ撛娝从车闹贫鹊脑u述,不恰當的是( ) A.穩(wěn)固了專制主義政治體制 B.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C.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解析】 據“唐詩《及第謠》”“金榜”等關鍵信息可知該詩反映的是科舉制度。這一制度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穩(wěn)固了專制主義政治體制,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體現了一定的公平性。但其作為一種選官制度,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程度無關,故本題選C。 【答案】 C 14.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包含君權與相權、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其中,中央在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中占絕對上風始于( ) A.秦朝 B.西漢 C.隋唐 D.北宋 【解析】 中央集權制度下,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存在,到宋代,中央在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中已占絕對的上風。 【答案】 D 15.“方鎮(zhèn)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薄半m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贬槍@種現象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 A.設參知政事分割相權 B.地方實施“推恩令” C.實行三省六部制 D.分割地方行政權、財權和軍權 【解析】 A、C是針對中央,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強調加強中央集權;B是漢朝采取的措施;D是北宋的措施,設轉運使收回財權,派文官擔任地方官,收回地方兵權,在中央組織禁軍。 【答案】 D 16.史料記載,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宮收到奏章1 160件,共計3 291件政務?!笆鼊諈布酥饕砸簧斫y(tǒng)御天下,不可無輔臣?!庇谑? ) A.立左右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設軍機處參與軍國要務 C.設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D.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共議 【解析】 從題干時間可以判斷應為明朝時期;明廢丞相,排除A;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是在清朝時期設置,排除B、D;明初廢丞相后,由于事務繁雜,設殿閣大學士來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 【答案】 C 17.清設軍機處弊端多多,稍可稱贊的是 ( ) A.軍機大臣無法弄權 B.軍機處對軍國大事直接進行裁決 C.軍機處工作效率相對較高 D.減輕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負擔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軍機處的積極作用。軍機處人員精干,能迅速處理各地呈送的文書,工作效率相對較高。 【答案】 C 18.《明史》記載:“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張四維人,恂恂若屬吏,不敢以僚自處?!t盡削居正官秩,奪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眱乳w首輔張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折射出( ) A.內閣職權大小取決于皇帝的旨意 B.內閣成為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 C.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和準確理解歷史概念的能力。材料敘述了張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結合明朝內閣制度的特點和張居正的遭遇進行判斷。內閣的設置是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內閣的權力取決于皇帝的旨意,它本身只是一個內侍機構。由此可知,A項符合題意。 【答案】 A 19.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 ) ①封建專制進一步加強?、诨蕶喔屿柟獭、鄯饨ㄖ贫葷u趨衰落?、軐崣嗤耆莆赵诨实垡蝗耸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在我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過程中,一直貫穿著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題干中涉及的兩種現象都是當時君主專制加強的核心措施,都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的重要表現。 【答案】 D 20.英國人杜麥斯在《中國札記》一書中,以近乎狂熱的態(tài)度呼吁建立起一種向全體英國臣民開放的競爭性的制度,從而提高英國行政官員的水平,并促進大英帝國的團結。杜麥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國( ) A.察舉制的實行 B.內閣大學士的選拔 C.科舉制的推行 D.軍機處的設置 【解析】 由材料中“競爭性的制度”“行政官員的水平”等,結合中國的科舉制的意義——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等,可以看出符合題意的是C項。 【答案】 C 21.從漢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到中書省、樞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國并行到州縣兩級制,再到文臣、通判的設置,反映了( ) A.中央集權制度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B.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民主化的趨勢 C.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的趨勢 D.中央與地方權力日益增大的趨勢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題干表明中央權力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反映了中央集權制度的不斷強化。 【答案】 C 22.根據馬克斯·韋伯等人的研究結論,任何官僚組織為了發(fā)揮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須建立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章制度……即使是專制君主也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組織的活動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在古代中國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內閣制 C.三省六部制 D.軍機處 【解析】 材料觀點反映了這一機構對專制君主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三省六部制中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不僅有權對宰相作出的決策提出異議,也可以對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見,故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中官員均完全聽命于君主。 【答案】 C 23.中國歷史上有監(jiān)察區(qū)轉為行政區(qū)的現象,如漢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這體現出( ) A.中央集權促成地方行政制度變遷 B.經濟發(fā)展導致地方行政區(qū)域調整 C.中央對地方的監(jiān)察力度越來越弱 D.疆域變化影響地方行政區(qū)域設置 【解析】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創(chuàng)設的初衷是為防止地方叛亂,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其往往是把若干鄰近地區(qū)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的監(jiān)察區(qū),由中央定期派遣官員巡視,后來,這些監(jiān)察區(qū)變?yōu)樾姓^(qū),這說明了地方行政制度變革的推動力量是中央集權,A項正確。B項從經濟角度分析,與題干不吻合;C項“越來越弱”與史實不符;監(jiān)察區(qū)不屬于疆域問題,D項錯誤。 【答案】 A 24.某中學自編自導了一部歷史短劇,劇中我國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過時光隧道在一起談論自己的豐功偉績。下列臺詞與史實不符的是( ) A.秦始皇:“我首創(chuàng)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蓋世!” B.唐太宗:“我劃分三省的職權,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 C.宋太祖:“我設立內閣,感到大權在握的踏實。” D.雍正帝:“我設置了軍機處,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解析】 本題考查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內閣制度形成于明成祖時期,C項符合題意;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我國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A項符合史實;唐太宗以三省分權實現集權,B項符合史實;雍正帝設立軍機處,集軍政大權于一身,D項符合史實。 【答案】 C 25.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先后出現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 ) A.專制皇權 B.中央集權 C.監(jiān)察權力 D.對農民的控制 【答案】 A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8分)“封建——郡縣”之辯是古代政論的重要命題,也是因時而異、價值多元的命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仆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安樂,無戰(zhàn)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笔蓟蕫?。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二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時則有叛將(藩鎮(zhèn)將領)而無叛州?!胺蚩ひ?,可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夕之矣……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理亂未可知也。 ——(唐)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三 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國。今之君人者,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然則尊令長之秩,而予以生財治人之權,罷監(jiān)司之任,設世官之獎,行辟屬之法,所謂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而二千年以來之敝可以復振。后之君茍欲厚民生,強國勢,則必用吾言矣。 ——顧炎武《郡縣論》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周青臣”與“淳于越”爭論的焦點是什么?依據材料一概括他們各自的理由。(6分) (2)材料二從哪些視角分析了郡縣制取代“封建”制的進步之處?(3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材料三中“封建之失”“郡縣之失”的主要表現。對此,顧炎武在材料三中提出怎樣的改良策略,其實質是什么?(4分) (4)結合上述三則材料中秦朝、唐朝、明清之際探討“封建制”和“郡縣制”的時代背景,談談你對這一命題的理解。(5分) 【答案】 (1)焦點:對秦朝推行郡縣制的態(tài)度。理由:贊同——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鞏固國家統(tǒng)一,維護秦朝的長久統(tǒng)治。反對——商周依托分封制維持了長久的統(tǒng)治;沒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的先例。 (2)官吏的產生與任免或人事任免權的掌控;是否會導致叛亂。 (3)分封制缺陷是地方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郡縣制缺陷是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改良策略是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實質是將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相結合。 (4)秦朝:封建社會初期,需要郡縣制以建立集權統(tǒng)治,鞏固統(tǒng)一。唐朝:藩鎮(zhèn)割據威脅集權統(tǒng)治,需要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明清之際:封建社會衰落時期,以郡縣制為基石的君主專制的弊端愈益顯現,嚴重阻礙社會進步。 27.(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至漢初,秉承法家理念,功與能為官吏升遷任免的主要依據。漢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個人品行對于引導、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視。東漢時,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矯情虛偽而無實際才能成為普遍現象。曹操執(zhí)政,強調“唯才是舉”,功、能者優(yōu)先,“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zhàn)之士”。西魏北周選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藝者,為其可以治民?!睆娬{對官員的品行和政績考核:“其志行善者,則舉之;其志行不善者,則去之……凡求賢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審者,必由任而試之,考而察之?!?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體沿襲隋制。士的來源主要是從學校來的生徒和從州縣來的鄉(xiāng)貢。……學生和鄉(xiāng)貢都受吏部考試……其中進士科,尤為重要……進士主要考詩賦,詩賦……思想較為自由,文士多愿應進士科,表現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進士科特盛,名人多從進士科出。 ——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舉,大致分為四級,即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宕婆e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機械化,形式死板,內容空泛。四六駢體的殿試策,頌聯套語,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1)據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員選拔所體現的“德”“才”觀的變化。(6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進士科始于何時?為何在唐朝受到極大重視?(3分) (3)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對當時政治有何影響?從清朝科舉制的變化分析其變化的政治原因。(3分) (4)從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樣的認識?(4分) 【答案】 (1)秦至漢武帝時,以功勛、能力為選拔官吏的主要依據;漢武帝以后,選拔官吏越來越注重官吏的個人品行;曹操強調“唯才是舉”;西魏、北周時強調德行優(yōu)先,同時注重能力考察。 (2)隋煬帝時。當時的進士科是做高官的階梯,受到人們的極大重視。 (3)隋唐時期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明清時期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4)用人制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興衰;必須根據社會需要,選擇德才兼?zhèn)涞娜瞬胖卫韲摇? 28.(16分)閱讀下列圖片: 請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員,當時你能夠耳聞目睹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 (2)假如中國唐朝時對高麗用兵,其運作程序如何?這種體制有何作用?(5分) (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從政,你將會通過什么方式達到目的?假如你有幸在中書門下擔任最高長官,你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4分) (4)假如你有幸穿越歷史時空,對明太祖做一個加強皇權的訪談,你認為明太祖會談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 (5)下圖機構的設置說明了什么問題?體現了明清時期的什么時代特征?(2分) 【解析】 本題通過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考查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演變。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歸納概括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第(2)問,結合三省的職責列出運作程序,作用屬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第(3)問,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在宋代大力推行,宋代相權被分割。第(4)問,實際要求回答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第(5)問,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同時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答案】 (1)建立皇帝制,實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縣制,制定一套選拔、考察官吏的制度及嚴苛的法律。 (2)程序: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兵部。作用: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帝的獨尊;減少決策失誤,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進,為歷朝所沿用。 (3)科舉考試。局面:雖行使宰相職權,但被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4)廢除丞相、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5)說明的問題: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時代特征:封建制度衰落。-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測試卷 岳麓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一 單元 中國古代 中央集權 制度 測試 岳麓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98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