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4) 滬教版第四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4) 滬教版第四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4) 滬教版第四冊.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4) 滬教版第四冊 今日話題: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1、 一個歷史疑案 2、 在我們江西的湖口,鄱陽湖入長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鐘山,山的面積并不大,還不足1平方公里,絕對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說是交通方便,風景幽美,也不至于成為人們紛紛前往的旅游勝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聲名鵲起,名滿天下的呢?其實這與它的名字有關。 石鐘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歷來有不同的說法。北魏的酈道元以為山的下部臨水處有許多縫隙和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的高度時,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此山就會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而唐代的李渤卻認為山上的石頭在被敲打時會發(fā)出聲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種說法涉及到溶洞地區(qū)的一些地理知識,大家在初中時學過化學,因為碳酸鹽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鐘乳、石筍、石柱等,這些巖石被敲打時是會發(fā)出清越的聲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這一觀點。讓我們先來熟悉下這些內(nèi)容。 查找課文內(nèi)容:酈道元和李渤的觀點在蘇東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樣敘述的? 學生找到: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得雙石于潭上,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蘇東坡的說法吧。 3、 蘇東坡的疑問 針對酈道元的說法,蘇東坡質(zhì)疑的是什么? 學生找到課文:“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針對李渤的觀點,蘇東坡又提出了什么疑問? 學生找到課文: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看來,我們還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證據(jù),然后才能發(fā)表見解。還是讓我們與蘇東坡一起去做一次實地考察吧,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4、 一次偶然的機會 蘇東坡畢竟不是學地質(zhì)的,他來到石鐘山只不過是路過。請大家找出是什么時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鐘山。 學生找到課文:“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5、 蘇東坡的觀點 A、 此山得名還是與聲音有關 第一種聲音:學生找出為“噌吰如鐘鼓不絕”,且指出其發(fā)聲位置為山下。 第二種聲音:學生找到“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鼻抑赋銎渎曇舭l(fā)自兩山之間擋在中流的大石中。 這里有一個理解上的難點,那就是石鐘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處,教師必須向?qū)W生講清楚石鐘山分為上鐘山和下鐘山,上鐘山在南邊,濱臨鄱陽湖,面積為0。34平方公里,下鐘山在北邊,濱臨長江,面積為0。2平方公里。而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兩山之間湖水涌入長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況,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這是因為長江上游冰雪溶化,長江水位猛長,下游無法排瀉洶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據(jù)這些情況,我們來分析蘇東坡當時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漲之時,所以風與水相吞吐發(fā)出洪亮的聲音,是完全實際的情況。而且,夏季水急且洶涌,江水灌入湖中,則必定使兩山之間的大石發(fā)出巨響,這分別就是“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 B、 命名與聲音有關,也與史料有關 先讓學生找出兩種聲音與什么發(fā)出的聲音有關,學生應該找到“汝識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這里涉及到《國語》與《左傳》的一些記載。問題是山的命名與“鐘”字有關,“鐘”在古代就是樂器,代表例子有編鐘。那么,此山的名字當是取山之發(fā)音如樂器之美妙。 6、 蘇東坡夜泊絕壁之下的情景描寫有什么作用? 讓學生找出陰森恐怖的景物描寫,學生當能找到“大石側(cè)立千尺,……或曰此鸛鶴也?!边@就說明到絕壁之下是要膽量和勇氣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說明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 蘇東坡的感慨 正因為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蘇東坡感慨良多。無論是魚工水師還是士大夫,或者像酈道元一樣的學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這其中,最為根本的條件還是要親自考察,所以,蘇東坡不無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絕壁之下而得意,也因為得意而“嘆酈元這簡,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調(diào)查為他自己贏得了評說石鐘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們說,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8、 附言:蘇東坡的不足 蘇東坡自己能夠?qū)嵉乜疾爝@是好事,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他不該自以為是,理更不該嘲笑別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觀點也未必就是絕對正確的。事實上,石鐘山的得名還與它的形狀有關,歷來就有兩派觀點,即“主聲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認為枯水季節(jié)山下有洞,可以容納數(shù)百人,深不可盡,都是事實,山如覆鐘,所以,這也是得名的原因。 9、 總結(jié):本課的講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語言和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學生課后反復誦讀。 10、 作業(yè),學生準備,下一節(jié)課討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石鐘山記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6.21石鐘山記教案4 滬教版第四冊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6.21 鐘山 教案 滬教版 第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60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