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音樂巨人貝多芬》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doc
《七年級語文下冊《音樂巨人貝多芬》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音樂巨人貝多芬》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七年級語文下冊《音樂巨人貝多芬》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 一、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學習運用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思,了解大師 (激昂的《命運》鋼琴曲在教室里回蕩,同學們興趣盎然專注地傾聽,沉思遐想。) 師追問:誰知道這首熱情奔放,催人奮進的交響曲是什么曲子嗎? (生: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師:你對它有什么了解?對它的作者了解嗎? 生:(略,這里只要學生說出就給予肯定) 師:同學們了解大師的情況還真不少。說明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生活在音樂家庭,從28歲起,耳朵就出了毛病,那時他的創(chuàng)作正旺盛,30歲時,耳朵就完全聾了,那時他特別苦悶,但從未輟筆,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如《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合唱交響曲》。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他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二)閱讀課文,了解大師。 1.快速閱讀 (1)給加點的字注音、識記生字、解詞。 重荷(h)荷,負擔。凌亂不堪(kān)堪,能忍受。深邃(su)邃,深。 躊躇(chuch)猶豫。磐(pn)石磐,大石頭。 (2)四人討論交流:文章分別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 板書 女傭人(介紹) 生活狀況精神狀態(tài)外表 陌生人(眼光) 貝多芬的形象 ↓ 貝多芬(語言) 坦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內心 師:談談你對貝多芬的認識? 生1:從他誰都不肯接見、厭惡別人打擾、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可以看出貝多芬苦惱郁悶,他習慣孤獨安靜。 生2:從第五、七自然段,可看出他穿著不修邊幅、生活簡單隨便。 生3:從他無視屋內的人……可看出他沒有知心朋友,孤獨寂寞。 生4:從第九自然段的肖像描寫可以看出貝多芬生活窘迫、壓力巨大,但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意志和抗爭精神。 師:這一切都源于什么?他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生1:貝多芬對音樂的摯愛,對大自然的熱愛。音樂就是他生命的支點,面對耳聾的巨大打擊,他無助、無奈、發(fā)狂,但是他沒有向厄運低頭,而是以超出常人的堅強意志,把音樂由娛樂的工具變成了表達的語言。 生2:雖然貝多芬聽不到,但他把自己豐富的情感、獨特的人生感悟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用音樂語言淋漓盡致地宣泄出來。這說明了音樂成了貝多芬的思想載體,心靈的歸宿。 生3:難怪他把音樂視為自己的生命,視為自己永恒的伴侶。 生4:失聰而能創(chuàng)作偉大、不朽的音樂作品,而這些音樂震憾了每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貝多芬真不愧為音樂巨人。 (三)精讀細品,觸摸大師靈魂 師:羅曼羅蘭曾經(jīng)這樣評價貝多芬:“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甭牭竭@段話,如果你站在“客人”的角度,你會觸摸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那么,文中哪些語句觸動了你? 學生:“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边@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我認為這是貝多芬耳聾后的心理寫照,表現(xiàn)了他被人誤解的苦悶。一方面由于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了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竟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寧靜,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學生:“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這讓我深切地感觸到了貝多芬不是作音樂,而是用“心”、用“生命”譜寫出旋律,它是人生和生命最強悍的音符,而樂隊只不過奏出有聲的音符而已! 學生:“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边@讓我觸摸到了大師對音樂的癡愛,音樂已成為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傳達他的心聲,音樂將會永遠陪伴著他,這種超然的境界,可以驚天動地,泣鬼神。 師: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你眼中的貝多芬是個怎樣的人? (總結):獨立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四)重新聆聽貝多芬的樂曲,與大師進行心靈的交流。 (重新欣賞《命運交響曲》) 師:重新聽樂曲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聽到強烈的節(jié)奏總是重復出現(xiàn),就像命運之神在不斷敲打貝多芬的家門,貝多芬不向厄運低頭,與命運抗爭。 生2:我在強烈節(jié)奏之中感受到舒緩,那大概是貝多芬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師:看來大家對《命運交響曲》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下面再一次讓我們邊聽邊想邊寫,以“貝多芬,我想對你說……”為引導句,寫一兩句有獨特見解的話,然后相互交流。 (音樂再次響起,學生邊聽邊寫) 生:貝多芬大師,您的音樂已跨越了國界,震撼了整個世界。 生:生活的低谷與高潮不正如音樂起伏多變的曲調嗎!您的音樂使我感觸頗深,我對您的音樂情有獨鐘! 生:“樂圣”,您的每支曲子都像在跟我訴說著一個故事,于是我一遍又一遍認真地欣賞它們。每聽完一曲,就好像聽完了一個故事,我會與它一起激動,一起哭,一起笑,我會領略它的內涵,用心體會,真的,音樂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生:貝多芬,您所擁有的不只是音樂。您的身上綻放著人性的光華。 生: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 …… (五)教師總結 貝多芬卓越的才華,不幸的命運,復雜的性格,不屈的抗爭,讓我們對他肅然起敬。他的《命運交響曲》用音樂詮釋著人生,用心跳奏響靈魂,真不愧為“樂圣”。 (六)布置作業(yè):片段作文練習。 讀材料,圍繞“音樂”這一話題寫一篇短文。 材料:“我將會在旋律中生活,也將會在旋律中死去,音樂成了我的生命?!? “一個不懂得音樂的人,是很難快樂起來的。” “只有音樂讓我忘記一切,因為這個時候,我很專心的面對它?!? 二、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激發(fā)學生積極發(fā)言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篇課文的教學是以《命運交響曲》的音樂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閱讀興趣的。由音樂自然進入文本,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在快速閱讀后,學生對貝多芬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處于搜集處理信息的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精讀細品后,學生對文本的主旨的感受和理解已經(jīng)基本到位。此時,再聽《命運交響曲》就激活了學生的想象、欣賞、感受與評價的欲望,這時已由課內的內容延伸拓展到了課外,既擴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又使學生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在想象的“催化”下,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這真是一次聽音樂、讀文本、搞創(chuàng)作的精神之旅。所以“音樂”成為本課激活學生的興趣、發(fā)表見解的載體。 當然,還有許多激活學生暢談見解的方法。如競賽、演講、論壇……都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在競爭的機制環(huán)境刺激下,強化閱讀。在各種活動中大膽的站出來,表現(xiàn)自己,鍛煉自己,得到大家的中肯的贊譽,良性循環(huán),這就從根本上激活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基因”,終身受益。 三、案例點評 課文的教學設計側重體現(xiàn)課標“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其想象力”的目標,同時還充分注意到教材特點。課文的主人公貝多芬之所以被稱為“音樂巨人”,是因為他給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音樂作品,也因為他能夠以堅強的意志和決不屈服的精神直面生活的摧折,“扼住命運的咽喉”,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人們對他的了解,更多的是源于他的作品,看到的是他頭上的光環(huán)。而課文的作者,卻引領讀者走進這位偉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他的平凡與偉大、孤寂與執(zhí)著,從而更真實地、立體地感受這位音樂偉人的永恒。根據(jù)課文的這一特點,設計者確定了“力求讓學生透過一些表面現(xiàn)象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教學目標,并圍繞這一點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活動方式,力求在探究和交流中“感受一次心靈的震撼”。如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性格等。 教學設計也注意到培養(yǎng)、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另外教案的設計還注意到語文工具性的特點,教學中安排了識記生字、把握詞義等內容,如果能注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掌握基礎知識,效果會更好。 3 / 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音樂巨人貝多芬 年級 語文 下冊 音樂 巨人 貝多芬 課堂實錄 教學 反思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07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