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陳涉世家》教學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陳涉世家》教學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陳涉世家》教學案 新人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陳涉世家》教學案 新人教版 師生座右銘:最清晰的腳印,印在最泥濘的歷史之路上。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⑴了解陳涉起義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了解《史記》與司馬遷; ⑵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⑶熟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⑴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⑵根據(jù)課文注釋疏通文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⑴了解作者司馬遷為了理想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 ⑵學習陳涉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精神。 二、學習重點 (1)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能通讀全文。 (2)能結合注釋理解文中重點難點詞語的含義。 三、學習難點 (1)熟讀課文。 (2)能理解文中難點語句的含義。 自主預習學案Independent preview learning plan 使用說明&學法指導:1、依據(jù)自主預習學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知識梳理;將課下注釋的重點詞語在原文中圈點;熟記基礎知識。 2、獨立完成預習自測題目。 3、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并填寫到后面“我的疑問”處。 4、限時15分鐘獨立完成。 Ⅰ教材助讀——我會學! 一、走近作者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游歷,游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在《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完成《史記》。 二、《史記》簡介: 《史記》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全書包括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本紀記述了歷代帝王的事跡;世家主要記述諸侯王國的事跡;列傳則是人臣之傳?!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史書。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秦末農民起義的情況簡介: 秦始皇吞并六國之后,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苛捐雜稅繁重。到秦二世時,賦稅更加嚴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階級矛盾到了一觸即發(fā)的地步。陳勝、吳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領導了大澤鄉(xiāng)農民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開始的而想萬世統(tǒng)治中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暫的15年便被劉邦的西漢政權所取代。 四、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注意斷句,結合課下注釋通譯全文,注意圈點勾畫,將不明白的地方用紅筆標出來。 朗讀的基本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和重音。 示例: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2、輪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請同學們輪流朗讀課文,比誰讀音準確,停頓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有讀錯的地方,請舉手幫助更正。輪流讀課文有錯即停,師指名正音,板書學生讀錯的字,及時表揚聲音響亮,讀得正確流利的同學。 3、分組交流,釋疑譯文。 點撥:以四人為一小組,按“讀文——釋詞——譯句”步驟解釋疑難(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養(yǎng)自己的積極思考、合作探究意識)。 4、師生譯講課文。 (1)譯講方法:先讀一句原文,再解釋重點詞語,最后連起來翻譯,其他同學認真聽講,如有錯,請幫助糾正。 (2)學生譯講,依次一人譯一句。若有錯,師指名更正,生不會,師糾正。 (3)生譯后,自由讀課文,鞏固詞語義。 (4)生齊讀課文。 Ⅱ預習自測——我能行! 學習建議:“運用一分知識,需要十分積累”,只有“細心才對,思考才會”。請同學們認真審題,獨立完成,閉卷5分鐘完成,并自主糾錯。 1、給下列字注音。 鵠( ) 適( ) 恚( ) 蘄( ) 铚( ) 酂( ) 柘( ) 譙( ) 稷( ) 2、下列加粗字注音,每組都有一個錯誤的,請找出來并改正。答:(1)( )、(2)( ) (1) A 陽夏 ( xi ) B 輟耕 ( chu ) C 嗟乎 ( jiē ) D 鴻鵠 ( h ) (2) A 謫戍 ( zh ) B 數(shù)諫 ( sh ) C 間令 ( jin ) D 篝火 ( g ōu ) 3、指出下列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A、發(fā)閭左謫戍漁陽900人,屯大澤鄉(xiāng) ( )通( ) B、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通( ) C、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通( ) D、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 )通( ) 4、下列句子朗讀停頓錯誤的一句是 ( ) A、發(fā)閭左 / 謫戍漁陽 / 九百人。 B、今 / 誠以吾眾 / 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C、又間今吳廣 / 之次所旁 / 從祠中。 D、乃令 / 符離人葛嬰 / 將兵 / 徇蘄以東。 5、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理解正確的是 ( ) A、此句批判了帝王將相世代相襲的謬論,反映了農民們要推翻封建統(tǒng)治的氣概。 B、此句批判了統(tǒng)治者企圖永遠把持政權的如意算盤;這種企圖不能得逞。 C、此句說明統(tǒng)治者再也不能麻痹了,他們的陰謀被陳勝識破了。 D、此句揭露了統(tǒng)治者企圖世世代代騎在人民頭上的罪行,說明陳勝識破了詭計。 6、填空 ( 1 ) 《陳涉世家》一文選自____ ___ ,課文記敘了__ ____。 ( 2 ) 《陳涉世家》作者是_______,他是我國______朝著名的_______、______。他用畢生的精力著成了 ____,全書_______篇,后人稱這部書為《__________》。 Ⅲ我的疑問?——我能質疑提高! 請你將預習中未解決的的問題和有疑惑的的問題寫下來,待到課堂上和同學們探究解決。 Ⅳ信息鏈接 《史記》成語積累 【約法三章】約:商議確定;法:法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運籌帷幄】人們把“運籌帷帳之中”簡稱為“運籌帷幄”,用來指在后方策劃戰(zhàn)或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F(xiàn)引申為籌劃指揮。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建:傾倒,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的形勢。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真誠,嚴于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招搖過市】招搖:張揚炫耀;市:鬧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lián)起來;三:概數(shù),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完璧歸趙】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fā)沖冠】指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圖窮匕見】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zhàn)】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九牛一毛】人們用“九牛一毛”來比喻數(shù)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源于司馬遷的《史記?報任安書》。 【畫地為牢】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jiān)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出自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破釜沉舟】出自:《史記?滑稽列傳》。表示下定必死決心。有進無退干到底。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比喻別人掌握生殺大權,自己處于被宰割的地位。 【四面楚歌】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比喻處于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無面目見江東父老】出自:《史記?滑稽列傳》。羞見故鄉(xiāng)人。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fā)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你知道出自本文的成語嗎?A B C-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陳涉世家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1課陳涉世家教學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21 涉世 教學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26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