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設計1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設計1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設計1 人教新課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設計1 人教新課標版 教學目標: 1、誦讀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3、.理解本文題材特點,側重議論的表達方式,學習反問修辭方法。 4、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體味文章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2、理解本文題材特點,側重議論的表達方式,學習反問修辭方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預習文章,自學字詞,弄清文意。 2、查詢、搜集、整理有關自然界與人類關系的圖片或文字資料,開闊視野,增加積累。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讀。 同學們,我們常常說“人定勝天”,“征服自然”,課文作者卻主張“敬畏自然”,對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懼,這是兩種對立的觀點,你站在哪一邊?且看課文為什么主張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的主張呢?(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誦讀積累,走進自然。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認真體會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 2、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一”,梳理課文的脈絡。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接著申述了人類應該敬畏自然的理由,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應該敬畏自然。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設置問題情景一: “敬畏自然”的含義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極無為的口號? (在探究這個問題時,宜分解成幾個問題:其一,“敬重自然”意味著應該怎樣對待自然?其二,“畏懼自然”是不是意味無所作為?其三,為什么應該“畏懼自然”?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自然?) (“敬畏”,從字面上說,是又敬重又畏懼。敬重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課文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這些話都充滿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充分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自然界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類的生成,實在太神奇了,承認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創(chuàng)造是無法與大自然相比的。) 設置問題情景二: 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提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guī)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盡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敬畏和愛護我們自己。) 四、課文小結,課外延伸。 1、課文小結: 你覺得我們是否應該敬畏自然? 2、課外延伸: ①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字詞。 ②預習“研討與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顧,理解導入。 學生簡單回顧上堂課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導入課文。 二、語句品讀,理解哲理。 本文有不少語句富有哲理性,請認真體會并與同學交流。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釀成嚴重后果,危及人類自身。 (2)、以宇宙之所以創(chuàng)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chuàng)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 (3)、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本文多處運用反問句來為文章增色,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比較一下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解決“研討與練習三” )。 提示:反問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fā)讀者的思考,發(fā)人深省。 三、體驗揣摩,互動釋疑。 1、體驗揣摩: 在你的學習生活中,你還知道怎樣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 提示: 1、品讀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和抒情性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關注現實生活,獲取情感體驗。 2、扣住關鍵的字、詞、句,分析揣摩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運用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分析句子的含義。 4、通過仿寫文中精彩語句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 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1.以 “我還不理解的是 ”的句式說說你的困惑。 2.以 “我贊同(不贊同) 的說法,因為 ” 的句式談談感受。 四、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 現代人之“敬畏自然”,與原始人對大自然的畏懼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從“愛護自然”一語中探得它的含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處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人類應該調整自己與自然的關系。人類不應該與大自然對立起來,自然界不是人類征服的對象,而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人類應該與自然求得和諧的發(fā)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為美好。 2、課外延伸: ①比較學習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生命》、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 ②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是什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搜集資料,并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 ③結合課文閱讀,學習《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進一步理解課文。 附: 《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 游北京動物園的猩猩館,里面一只蒼老雄壯的黑猩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沉重地坐在地上,沉重地思考著。 它仰著臉,對眾多游客不屑一顧的樣子,眼睛瞅著上面。那是一對暗黑色的眼睛,很深邃,深邃得讓人感覺到那里面有著廣闊的空間,感覺到那里面仿佛容納了幾萬萬年的歷史。 據說,人和動物的區(qū)別,是人能夠思維,而動物不能。思維的符號是語言,人是會說話的,而動物不會說,因此人比動物要高級得多。所以,會說話的人才把不會說話的動物關在籠子里供消遣和欣賞。 而我寧愿相信,動物是有思想的,就像眼下的這位,肯定是在思考著。它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它思考什么呢?不得而知。留戀大自然中風情萬種的自由自在?安于籠子里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是探索它生命存在的意義? 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無法擺脫人類的征服。再兇猛的動物,都是怕人的,因為人類的思考比它們的思考要高級得多。在人類面前,它們只有懼怕和無奈。 這是因為人類掌握著科學,而動物不掌握。比方,聰明的魯班發(fā)明了鋸子,從此大片大片的森林就噼里啪啦傾倒了。人類把石頭制成了利器,后來又發(fā)明了火藥,這一切都給動物們帶來了滅頂之災。漸漸失去生存環(huán)境的動物們,在人們的驅趕殺戮中,惶惶然而不可終日。它們成了人們身上的衣服和腳下的鞋子,成了人們飯桌上的美餐。 動物之所以是動物,是因為到現在它們依然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而人類進化的程度,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水平。據說有的宴席,圓桌的中央,箍著一顆活猴子的頭顱,眾目睽睽下,一把重錘高高地舉起,啪!然后食客們便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鮮嫩的猴腦。 由此說來,眼下這位黑猩猩應該算是幸運兒,它不但沒有被殺戮,而且還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 眼下在地球上,動物們的自由領域是越來越小了,黑猩猩也不例外。原始森林悄然消失了,沙漠驚人地吞噬著綠洲,據說南極洲上面大氣層的中間,也都洞穿了一個偌大的窟窿。自由的人開始不自由了,沙漠、洪災和干早等等,開始襲擊人類的生活。人和動物一樣,也感到了生存的危機,漸漸地有了與動物同舟共濟的意識。原本要殺戮的動物,成了稀有珍奇,受到了保護。像這位黑猩猩這種現狀,也是一種保護的形式,只是這種保護剝奪了其自由。不過,它還可以思考。 思考不僅僅是人類的特長?;\子里的黑猩猩仍在思考著……我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敬畏自然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設計1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下冊 敬畏 自然 教學 設計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29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