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古代詩歌四首》集體備課優(yōu)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古代詩歌四首》集體備課優(yōu)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古代詩歌四首》集體備課優(yōu)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古代詩歌四首》集體備課優(yōu)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澹澹、竦峙、蕭瑟、聽取、別枝、若、次、以、見”等文言詞匯。 2.了解詩詞有關知識;詩歌五首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 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yǎng)。 2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準確背誦詩歌;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2.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1.誦讀并背誦。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內容。 教學設想: 1.要以誦讀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 2.培養(yǎng)學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聯(lián)想的能力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設計: 同學們,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fā)展得最有成就?(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Ⅰ.《觀滄?!?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三國演義》褒劉貶曹的創(chuàng)作傾向,導致作者并未能給曹操一個公允的評價。)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遺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輯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觀滄海》 寫作背景《觀滄?!肥遣懿俚拿娙水敃r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tǒng)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tǒng)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 3.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lián)系。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碣石(ji)澹(dn) 竦峙(sǒng zh) 蕭瑟(s) 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以觀滄海:以,表目的連詞。 山島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幸甚至哉:幸,慶幸。至,極點。慶幸得很,好極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滄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古詩文中“互文見義”。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應理解為“鵲驚蟬鳴都出現于半夜明月清風的境界之中”。 5.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①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②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1-2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觀海所見。 第二層(3-8句):描寫海水和山島。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這一層全是寫實景。是作襯托用。 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動靜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tài),“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tài),靜動相配,展現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第三層(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何等氣魄!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③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詩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繪制大海形象的? 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叭赵轮小彼木鋵懘蠛?,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tǒng)一中國解除了后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6.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7.“詩言志”《觀滄海》是借景抒情,詩人寫滄海,抒發(fā)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情。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實景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虛景以其新奇激發(fā)讀者的想像,詩人以滄海自比,表現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Ⅱ.《次北固山下》 1.解題:古代的交通是很不發(fā)達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現代的公交車。因此,流落他鄉(xiāng)或在外謀職的人是很難定期回家的,自然會不是產生故園之思,因此,表達思鄉(xiāng)之苦就成為類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唐代詩人王灣的詩歌《次北固山下》,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愁。 次,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 2.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官洛陽尉。早有文名,往來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其詩流傳不多。 3.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客路,指旅途。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行舟”相對應。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書,故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4.詩的四聯(lián)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lián)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首聯(lián):點題?!扒嗌健碑斨副惫躺剑娙嗽诖?,“客路”即驛道,想像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捌健薄伴煛薄罢薄皯摇彼淖譄挼煤茫骸俺逼健保瑑砂恫棚@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潮平”句,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句作鋪墊。 頸聯(lián):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這兩句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尾聯(lián):詩人離家日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年來到,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食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見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 5.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尾聯(lián)直接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6.探究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找一幅長江下游的圖片給學生看看,或者背誦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望天門山》,然后指出詩人此刻所在的具體位置。)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皯摇笔嵌硕酥敝备邟熘臉幼?。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梢妼懢皹O為傳神。全詩和諧優(yōu)美。 7.名句賞析。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作用,也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叭丈鷼堃埂薄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跟“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顯得開朗一些。 Ⅲ.《錢塘湖春行》 1.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遷下(今陜西渭南),曾官太子少傅。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缎聵犯?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題”的新樂府最有名,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代表作。 2.《錢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3.聽準字音、節(jié)奏,體會語言的緩急。 七言詩句節(jié)拍有///,///。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誦讀時,每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作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 4.詩的四聯(lián)各寫了什么內容? 首聯(lián):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八娉跗皆颇_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八妗敝肝骱?。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的景象?!霸颇_低”指白云重疊,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腳,有下垂義。 頷聯(lián):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一片生機勃勃之感。 頸聯(lián):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這樣寫,暗切題中“行”字。草初生,故“淺”,也是早生景象;“沒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詩人的游蹤: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即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5.從《錢塘湖春行》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寫初春景象? 注意細節(jié)描寫。如“水面初平”(見注釋);“爭暖樹”,“暖樹”者,向陽之樹也,春寒未退,故鶯爭集其上;“啄春泥”,燕初來也;“沒馬蹄”,草初生也──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6.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愛湖東行不足”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7.“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還是初春季節(jié)。這里的“早”和“新”在意義上互相生發(fā),把鶯和燕聯(lián)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 8.小結: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至。開頭寫“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Ⅳ.《天凈沙秋思》 1.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huán)境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元代,又稱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凈沙》是小令。曲與詞體式相近,都按調填詞,但較詞明快自由。 2.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岳陽樓》《馬丹陽》《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并寫有小令、套數二百余首,經后人輯入《東籬樂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王國維稱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3.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 第二層次(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時間。“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 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系為此作鋪墊。 4.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前三行全是寫景,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個景物細節(jié)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見;“古道”是他的經行地;“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正吹在他身上。透著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流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xiāng)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把這些細節(jié)聯(lián)結在一起,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境界: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陣陣冷颼颼的西風,落葉紛飛;古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已經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在準備著晚餐,炊煙縷縷,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這時太陽就要下山了,太陽也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 在作了這樣的鋪墊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異鄉(xiāng)人望了一眼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嘆道:“斷腸人在天涯?!庇纱丝梢钥闯鏊泥l(xiāng)愁何等濃重。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人說:“凡景語,皆情語?!边@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語,而字字都是扣著“情”來寫的,這就是它藝術上的動人處。 作業(yè)布置:背誦并默寫這四首詩 教學反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古代詩歌四首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古代詩歌四首集體備課優(yōu)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古代 詩歌 集體 備課 優(yōu)秀 教案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29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