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題型突破06 科學探究練習.doc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題型突破06 科學探究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題型突破06 科學探究練習.doc(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題型突破(六) 科學探究 題型分類突破 類型一 控制變量——對比實驗探究 角度1 物質性質的探究 1.[xx北京]高錳酸鉀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實驗小組對高錳酸鉀的某些性質進行研究。 圖T6-1 Ⅰ.不穩(wěn)定性 (1)如圖T6-1所示進行實驗,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3.16 g KMnO4產(chǎn)生O2的質量為 g。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的原因是 。 Ⅱ.腐蝕性 查閱資料 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蝕性。 進行實驗 實驗1:將新鮮雞皮在不同濃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現(xiàn)象如下表。 KMnO4溶液濃度 0.002% 0.01% 0.1% 1% 雞皮的變化 無明顯變化 邊緣部分變?yōu)樽攸S色 全部變?yōu)樽厣? 全部變?yōu)楹谏? 實驗2:將銅片分別浸泡在4種溶液中進行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編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 銅片質 量/g 實驗 前 0.54 0.54 0.54 0.54 18小 時后 0.54 0.52 0.54 0.43 解釋與結論 (3)實驗1的目的是 。 (4)實驗2中通過對比②和④,得出的結論是 。 (5)實驗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對銅才有腐蝕性”的結論,需要對比 (填編號)。 (6)實驗2中,銅片被腐蝕的反應如下,補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 圖T6-2 2.[xx房山一模]彩漂洗衣液能夠去漬、除菌,白色和彩色織物均可使用。彩漂洗衣液中含有過氧化氫。實驗小組對過氧化氫的某些性質進行探究。 Ⅰ.不穩(wěn)定性 (1)過氧化氫易分解。實驗室用其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填序號)。 (2)6.8 g過氧化氫全部分解產(chǎn)生O2的質量為 g。 Ⅱ.漂白性 查閱資料過氧化氫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質。 進行實驗 實驗1:室溫下用10%的過氧化氫溶液浸泡一塊紅色布條,浸泡時間與布條顏色變化如下表。 浸泡時間 20 min 40 min 60 min 布條顏色 的變化 無明顯 變化 顏色稍 變淺 顏色明 顯變淺 實驗2:將紅色布條分別浸泡在4種溶液中,現(xiàn)象如下表。 序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 布條顏 色變化 (20 min) 無明顯 變化 顏色稍 變淺 顏色稍 變淺 顏色明 顯變淺 解釋與結論 (3)實驗1的目的是 。 (4)實驗2中,欲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可使過氧化氫溶液的漂白性增強”的結論,需要對比實驗 (填序號)。 (5)實驗2中,通過對比②③④,得出的結論是 。 (6)根據(jù)上述實驗,推測“使用彩漂液時水溫不宜超過50 ℃”的原因是 。 角度2 反應條件類的對比探究 3.[xx北京]為探究碳還原氧化銅的最佳實驗條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銅的干燥混合物1~2.5 g進行系列實驗。 查閱資料①氧化銅(CuO)為黑色固體。 ②碳還原氧化銅得到的銅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亞銅;氧化亞銅為紅色固體,能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SO4+H2O+Cu。 進行實驗 實驗1:取質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銅混合物1.3 g,進行實驗。 序號 裝置 反應后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 1-1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紅色固體 (續(xù)表) 1-2 紅色固體有金屬光澤,混有極少量黑色物質 實驗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裝置進行實驗。 序號 木炭粉與氧化銅的質量比 反應后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 2-1 1∶9 紅色固體有金屬光澤 混有少量黑色物質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質 2-3 1∶11 混有極少量黑色物質 2-4 1∶12 無黑色物質 2-5 1∶13 混有較多黑色物質 解釋與結論 (1)配平化學方程式: 1C+ CuO Cu+ CO2↑。 (2)實驗1-2中,證明產(chǎn)生了CO2的現(xiàn)象是 。 (3)實驗1的目的是 。 (4)實驗2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與評價 (5)實驗2沒有進行質量比為1∶14的實驗,理由是 。 (6)為檢驗2-4的紅色固體中是否含Cu2O,所需試劑是 。 4.[xx北京]鎂條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變黑。某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鎂條變黑的條件。 圖T6-3 查閱資料常溫下,亞硫酸鈉(Na2SO3)可與O2發(fā)生化合反應。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鎂條變黑可能與O2、CO2、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通過控制與鎂條接觸的物質,利用圖T6-3所示裝置(鎂條長度為3 cm,試管容積為20 mL),分別進行下列5個實驗,并持續(xù)觀察20天。 序號 主要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1 先充滿用NaOH濃溶液洗滌過的空氣再加入2 mL濃硫酸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2 加入2 mL NaOH濃溶液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3 先加入2 mL濃硫酸再通入約4 mL 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4 先加入4 mL飽和Na2SO3溶液再充滿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5 先加入2 mL蒸餾水再通入約4 mL CO2 鎂條第3天開始變黑,至第20天全部變黑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和2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1的目的是 。 (3)實驗3中,試管內(nèi)的氣體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CO2有關”的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 (填序號)。 (5)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鎂條變黑的條件是 。 反思與評價 (6)在猜想與假設時,同學們認為鎂條變黑與N2無關,其理由是 。 (7)欲進一步證明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所需要的試劑是 。 5.[xx石景山一模]碘化鉀(KI)保存不當會變質。實驗小組進行以下實驗探究KI變質的因素。 提出問題1 KI變質的條件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 KI為白色粉末,暴露在空氣中或久置會被氧化為碘(I2)而泛黃變質。 ②碘水中含較多KI時,滴加淀粉溶液顯紫色或藍紫色 進行實驗分別取適量KI于燃燒匙中,再分別放入盛有不同物質的集氣瓶中,塞緊膠塞,若干天后觀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4 固體變潮、表面變微黃 固體無明顯現(xiàn)象 固體變潮、無其他明顯現(xiàn)象 固體變潮、表面變黃 繼續(xù)實驗:取實驗1中少量微黃固體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紫色。 取實驗4中少量黃色固體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紫色。 解釋與結論 (1)實驗3的目的是 。 (2)對比實驗 ,可以得出KI變質一定與水有關。 (3)從上述實驗可推知,KI變質的條件是 。 提出問題2 CO2的作用是什么? 進行實驗分別取10 mL同濃度的KI溶液于3支試管中,再向試管2中通入CO2,向試管3中滴加幾滴鹽酸;分別測溶液的pH;幾分鐘后,觀察溶液的顏色;再向試管中滴入淀粉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試管序號 1 2 3 溶液pH pH=8.5 pH=6.5 pH=4.5 溶液顏色 無色 淺黃色 黃色 滴加淀粉溶 液后的顏色 無色 紫色 深紫色 較長時間后,觀察到試管1中溶液變?yōu)樽仙? 解釋與結論 (4)試管1實驗的目的是 。 (5)CO2在KI變質過程中的作用是 。 反思與評價 (6)探究KI變質條件時,同學們排除了氮氣和稀有氣體的影響,其原因是 。 6.[xx海淀一模]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鐵釘生銹需要幾天的時間,詢問老師如何加快鐵釘生銹的速度。老師說氯化物可能加快鐵釘生銹的速度。 提出問題氯化物對鐵釘生銹有怎樣的影響? 查閱資料 Ⅰ.NaCl、CaCl2、CuCl2等由氯離子與金屬離子構成的鹽屬于氯化物。 Ⅱ.銅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CuO。 Ⅲ.CuO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CuO+H2SO4CuSO4+H2O。 進行實驗、分析解釋、獲得結論 實驗1:探究氯化物對鐵釘生銹速度的影響。 試管 編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 現(xiàn)象 2天后,鐵釘表面出現(xiàn)紅色 1天后,鐵釘表面出現(xiàn)紅色 1天后,鐵釘表面出現(xiàn)紅色 7分鐘時鐵釘表面出現(xiàn)紅色,20分鐘后試管底部出現(xiàn)紅色沉淀 (1)對比實驗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2)小組同學認為,試管④中的紅色沉淀可能是鐵銹,也可能是銅。他們認為紅色沉淀可能是銅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實驗2:探究試管④中紅色沉淀的物質組成。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Ⅰ 取出試管④中的鐵釘,過濾剩余物,洗滌濾紙上的物質 固體為紅色 Ⅱ 將步驟Ⅰ所得紅色固體加入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紅色固體大部分溶解,溶液變?yōu)辄S色 Ⅲ 將步驟Ⅱ所得混合物過濾,洗滌、干燥濾紙上的固體后,置于石棉網(wǎng)上充分加熱 紅色固體變黑 Ⅳ 向試管中加入步驟Ⅲ所得黑色固體,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體全部溶解,溶液變?yōu)樗{色 (3)步驟Ⅱ中所加入的試劑是 。 (4)步驟Ⅲ、Ⅳ的實驗目的是 。 (5)由實驗2可得出結論:試管④中紅色沉淀的物質組成是 。 反思與評價 (6)結合實驗1、2的結論,對于“氯化物對鐵釘生銹速度的影響”,小組同學提出了進一步的假設: 。 7.[xx東城一模]某興趣小組同學進行溶液的導電性實驗研究。 查閱資料 (1)溶液的導電性是指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溶液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離子 (2)利用圖A所示的裝置試驗溶液的導電性,燈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導電性越強。 (3)溶液的導電性也可以用電導率儀(如圖B)測定出的電導率數(shù)值大小進行衡量。電導率數(shù)值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 圖T6-4 提出問題1 溶液是否都能導電? 進行實驗1 25 ℃時,用圖A裝置進行如下三個實驗。 實驗 編號 液體 現(xiàn)象 實驗結論與解釋 1-1 100 mL水 燈泡不亮 水不導電 1-2 100 mL 10%的硝酸鉀溶液 燈泡亮 硝酸鉀溶液能導電 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鉀能夠解離出自由移動的K+和NO3- 1-3 100 mL 10%的蔗糖溶液 燈泡不亮 蔗糖溶液不導電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離出自由移動,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 提出問題2 溶液的導電性是否受溶液濃度和溫度的影響? 進行實驗2-1 30 ℃時,測定不同濃度氯化鈉溶液的電導率,將數(shù)據(jù)記錄下表。 氯化鈉溶 液濃度/% 1.4 2.8 4.2 5.6 7.0 電導率值(S/m) 2.000 3.219 4.533 5.800 7.133 進行實驗2-2 氯化鈉溶液濃度/% 1.4 5.6 13.0 變化曲線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1的目的是 。 (2)通過實驗1-2和實驗1-3的對比,說明 對溶液的導電性有影響。 (3)實驗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鈉解離出的離子是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 (4)根據(jù)實驗2-2,不能夠得出“對于氯化鈉溶液來說,溫度越高,溶液的導電性越強”原因是 。 反思與交流 (5)完成實驗1-3后,有同學認為沒有必要做實驗1-1,理由是 。 8.[xx豐臺一模]暖貼發(fā)熱是利用了鐵粉生銹放出熱量的原理,某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及影響生銹速率的因素。 Ⅰ.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圖T6-5 (1)由實驗B和C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畫出實驗C的實驗裝置圖。 (2)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氧氣接觸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Ⅱ.探究影響鐵生銹速率的因素 查閱資料暖貼的發(fā)熱材料主要有鐵粉、活性炭、食鹽、水等物質。 猜想假設 ①活性炭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率。 ②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率。 進行實驗下表是2 g鐵粉、5 g水與不同量活性炭、食鹽均勻混合后,在10分鐘內(nèi)溫度上升的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 活性炭/g 食鹽/g 溫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x 0.1 3.1 4 0.2 0.1 56.3 解釋與結論 (3)表中x的值為 。 (4)對比實驗1和3,得出的結論是 。 (5)欲得出結論“活性炭與食鹽同時存在會大幅度加快鐵生銹速率”,需要對比 (填實驗編號)。 反思與評價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暖貼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暖貼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利用鐵生銹的原理,鐵粉還可用于食品保鮮 角度3 異?,F(xiàn)象類的探究 9.[xx密云一模]學習酸、堿、鹽知識后,同學們知道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能發(fā)生反應,可觀察到溶液變渾濁。甲組同學進行圖T6-6所示的實驗,卻未觀察到預期現(xiàn)象。 圖T6-6 提出問題未觀察到渾濁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設 ①與氫氧化鈣溶液的濃度有關。若使用更大濃度的氫氧化鈣溶液,會迅速產(chǎn)生渾濁。 ②與碳酸鈉溶液的濃度有關。若使用更大濃度的碳酸鈉溶液,會迅速產(chǎn)生渾濁。 經(jīng)討論,同學們認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進行實驗乙組同學針對猜想②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探究猜想② 取4支試管,向其中分別加入…… 碳酸鈉溶液濃度/% 是否渾濁 10 不渾濁 5 不渾濁 1 渾濁 0.5 渾濁 解釋與結論 (1)補全上述實驗操作:取4支試管,向其中分別加入 。 (2)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出現(xiàn)渾濁的化學方程式是 。 (3)乙組實驗證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鈉溶液濃度在0.5%~10%的范圍內(nèi),能否出現(xiàn)渾濁與碳酸鈉溶液的濃度有關,其關系是 。 實驗反思 (1)丙組同學對乙組所做實驗中未出現(xiàn)渾濁的原因進行探究。設計了多組實驗,其中部分同學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圖T6-7 丙組同學的實驗結論是 。 (2)依據(jù)乙、丙兩組的實驗探究,丁組同學仍使用甲組的儀器和藥品對甲組實驗進行了改進,當?shù)稳霂椎文橙芤汉?溶液迅速變渾濁。其實驗操作是 。 10.[xx門頭溝一模]如圖T6-8的加熱袋常用于野外加熱食物。加熱袋中的固體粉末含鎂粉、鐵粉和氯化鈉,使用時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產(chǎn)生大量熱。實驗小組針對放熱過程中的反應原理展開探究。 圖T6-8 查閱資料 常溫下鎂粉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且放熱。 進行實驗同學們用圖T6-8所示裝置進行模擬實驗:分別取不同成分的固體粉末放入甲中,通過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讀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時的室溫為22.8 ℃) 實驗序號 A B C D E F 固體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現(xiàn)象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較多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無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混合物溫度 23.1 ℃ 22.8 ℃ 23.1 ℃ 24.2 ℃ 22.8 ℃ 27.2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B,乙中現(xiàn)象為 。 (2)實驗A證明了鎂粉與水能反應,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 +H2↑。 (3)使鎂粉與水迅速反應并放熱的最佳方法是向鎂粉中加入 。 反思改進 (4)同學們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升高的溫度沒有達到食品加熱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 。 (5)同學們根據(jù)實驗結果進一步猜測,實驗F中的反應結束后,甲中剩余固體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鐵粉,檢驗其鐵粉存在的實驗方案為:取少量固體混合物 。 (6)從上述實驗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沒有熱量的變化”的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 (填實驗序號)。 11.科學探究小組在探究酸的性質時,做了如下實驗: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鹽酸,觀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藍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常溫下無明顯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差異呢? 建立猜想①兩種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則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shù)目相同); ②兩種酸溶液中的 不同。 實驗過程 實驗次數(shù) 試劑 實驗條件 實驗現(xiàn)象 1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為0的鹽酸 常溫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藍色 2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為0的硫酸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為0的硫酸和0.35克NaCl 常溫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藍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為0的硫酸和0.35克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與CuO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 促進了反應的進行。 類型二 物質成分探究 12.[xx延慶一模]某化學小組用石灰石(含雜質SiO2、CaO,還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與足量的稀鹽酸制備二氧化碳氣體,實驗結束后對廢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氣體成分忽略不計)。 提出問題廢液中的溶質含有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鉀(KSCN)溶液能夠很靈敏的顯現(xiàn)出紅色。 ③FeCl3只能在較強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時,FeCl3會完全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Fe(OH)3沉淀。 ④已知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假設猜想 (1)該小組同學一致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CaCl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2)結合以上資料,該小組同學作出以下三種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質只有CaCl2 猜想2:溶質有CaCl2和HCl 猜想3:溶質有CaCl2、HCl和FeCl3 請寫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據(jù) 。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步驟1: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滴加 溶液。 溶液沒有變紅 廢液的溶質中不含F(xiàn)eCl3 步驟2:另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 猜想2成立 反思評價 (1)上述步驟2中,小明同學提出可以通過檢測廢液的pH來判斷是否含有HCl。你認為該方案是否合理,其原因是 。 (2)根據(jù)實驗結論,實驗結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是: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過濾。 13.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也是實驗室常用的藥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其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小明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該中和反應的實質是 ;然后對反應后廢液的溶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后,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硫酸鈉溶液呈中性;②氯化鋇和硫酸或硫酸鈉都能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假設猜想Ⅰ: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猜想Ⅱ:硫酸鈉和硫酸;猜想Ⅲ: 。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 溶液無明顯變化 猜想Ⅰ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 猜想Ⅱ成立 反思與評價小芳認為實驗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成立。為了證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廢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銅粉末,原因 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4.[xx懷柔一模]某些銅制品在空氣中久置,表面生成綠色的銅銹(又稱銅綠)。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銅生銹的條件和銅銹的成分。 提出猜想根據(jù)空氣的成分推測,銅生銹可能與CO2、H2O和O2有關。 進行實驗實驗小組同學取直徑、長度均相同的銅絲,并打磨光亮。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5個實驗并持續(xù)觀察。 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實驗 現(xiàn)象 無明顯現(xiàn)象 無明顯現(xiàn)象 銅絲表面 有綠色物質 無明顯現(xiàn)象 無明顯現(xiàn)象 解釋與結論 (1)猜想與假設時,同學們認為銅生銹與N2無關,其理由是 。 (2)得出“銅生銹一定與O2有關”的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 (填編號)。 (3)為驗證猜想,圖中實驗⑤中應選取的物質是 。 圖T6-9 (4)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銅生銹的條件是 。 (5)同學們用圖T6-9裝置檢驗銅制品表面的綠色物質中含有碳酸鹽, 則A中的物質是 ,B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15.[xx西城一模]食品工業(yè)中碘化鉀(KI)可用作營養(yǎng)增補劑。碘化鉀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久置會“泛黃”變質。某實驗小組對碘化鉀變質后的成分及變質的條件進行探究。 Ⅰ.探究變質后的固體成分 查閱資料淀粉溶液遇碘(I2)變藍。 進行實驗 實驗1: 編號 ① ② 操作及現(xiàn)象 加熱變質后的KI固體,黃色消失,產(chǎn)生的紫色蒸氣使淀粉溶液變藍。 向變質后的KI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Ⅱ.探究變質的條件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KI固體“泛黃”變質可能與O2、CO2和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 實驗2:利用下圖裝置和表中所列物質分別進行實驗,放置相同時間,現(xiàn)象如下表。 裝置 編號 ① ② ③ ④ 試管中的物質 O2和H2O O2和CO2 H2O和CO2 O2、CO2和H2O 固體顏色 無明顯變化 無明顯變化 無明顯變化 固體泛黃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中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由實驗1中現(xiàn)象推知,“泛黃”變質后的固體中含有的物質是 。 (3)由實驗2得出“KI變質一定與O2有關”的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 (填編號)。 (4)由實驗2 推知,KI“泛黃”變質的條件是 。 ?、?依據(jù)初步結論,深入探究變質的條件 實驗3:分別取相同濃度的KI溶液進行實驗,在空氣中放置相同時間,現(xiàn)象如下表。 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實驗 溶液 顏色 無色 淺黃色黃色(依次加深) (5)實驗3中,觀察到③~⑤溶液顏色依次加深,推測其原因是 。 (6)由實驗3推知,KI固體久置“泛黃”變質過程中,CO2起到的作用是 。 16.[xx婁底]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鐵的冶煉后,想探究煉鐵高爐排放出的高爐氣體中含有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有哪些,請我們共同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高爐氣體中含有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O; 猜想二:只有SO2; 猜想三:CO和SO2都有。 查閱資料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與CO2相似),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 實驗探究該實驗小組的同學組裝了如圖T6-10裝置進行實驗。 圖T6-10 (1)甲同學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A中品紅溶液褪色,高爐氣體中含有氣體 ,B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 ,C中品紅溶液的作用是 ; (2)乙同學發(fā)現(xiàn)C中品紅溶液沒有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得出高爐氣體中含有CO,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結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該實驗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T6-11所示,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優(yōu)點是 ,寫出S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圖T6-11 實驗結論煉鐵廠排放的高爐氣體中含有有害氣體CO和SO2,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huán)境,需達標后才能排放。 17.[xx山西]化學實驗過程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一定量的廢液,經(jīng)過無害化處理可有效防止水體污染。在一次實驗課上,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鑒別,并對廢液成分展開探究。 圖T6-12 活動一 通過小組合作,同學們完成了如圖所示的三組小實驗。實驗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寫一個)。 活動二 小雪將六支試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個潔凈的大燒杯中(如圖), 充分攪拌、靜置。觀察到杯內(nèi)上層是無色溶液,下層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確定: 圖T6-13 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離子。小組同學對上層溶液中還可能含有的離子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上層溶液中還可能含有什么離子? 猜想與假設上層溶液中還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②繼續(xù)滴加稀鹽酸 ①溶液變紅②產(chǎn)生氣泡 ①有OH- ②有CO32-、無Ca2+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 (指示劑除外) ① ?、凇 ? ①有CO32-、無Ca2+ ②有OH- 反思與評價 (1)小明同學對方案一提出質疑,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經(jīng)過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上層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有 。 (3)將燒杯內(nèi)物質過濾,濾渣回收,向濾液中加入適量 進行處理后再排放。 18.[xx豐臺一模]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T6-14所示的實驗。 圖T6-14 Ⅰ.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①實驗甲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②實驗乙滴加氫氧化鈉濃溶液后,觀察到氣球變鼓。 ③實驗丙觀察到試管內(nèi)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Ⅱ.探究廢液成分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由此產(chǎn)生疑問。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 BaCl2溶液呈中性,且Na2CO3+BaCl2BaCO3↓+2NaCl。 討論交流 ①廢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質:碳酸鈣、指示劑、水和 。 ②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猜想1:碳酸鈉; 猜想2:氫氧化鈉; 猜想3: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猜想4: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實驗設計 同學們認為需要先驗證猜想4是否成立,所需要的試劑是 。若猜想4不成立,則需要進行后續(xù)實驗,請你完成表格。 實驗操作 預計現(xiàn)象 預計結論 猜想1正確 沒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猜想2正確 猜想3正確 進行實驗同學們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了猜想2成立。 反思拓展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類型三 初高銜接類探究 19.[xx朝陽一模]某小組同學對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的某些性質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①三種溶液的酸堿性? ②它們與酸反應時溶液的pH如何變化? 查閱資料 pH 2~3 4~6 7 8~9 10~11 12~14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紫紅 淺紫 紫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實驗1 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加入幾滴紫甘藍汁液,同時用蒸餾水進行對比實驗,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如下: 液體名稱 蒸餾水 碳酸氫鈉溶液 碳酸鈉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紫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實驗2 向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測得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Ⅰ所示。 圖T6-15 實驗3 向等體積、含等碳原子數(shù)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中,分別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測得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Ⅱ、圖Ⅲ所示。將圖Ⅱ與圖Ⅲ的陰影部分進行疊加,發(fā)現(xiàn)兩者基本重合。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得出三種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2)實驗2證明了氫氧化鈉能與鹽酸發(fā)生反應,其理由是 ,實驗結束,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紫甘藍汁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實驗3中,b點的溶質為 ,c點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依據(jù)實驗3獲取的信息,鑒別Na2CO3和NaHCO3固體的實驗方案為 。 20.[xx燕山一模]糕點疏松劑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氫鈉(白色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酸氫鈉的性質進行了探究。 實驗一:探究碳酸氫鈉溶液的酸堿性 用pH試紙測得碳酸氫鈉溶液的pH約為10,由此可知碳酸氫鈉溶液呈 性。 實驗二:探究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 查閱資料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氣體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 進行實驗取一定質量的碳酸氫鈉放到銅片上加熱。如圖T6-16所示。 圖T6-16 (1)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 (2)在(1)實驗的基礎上,如何證明產(chǎn)物中還有二氧化碳生成 (請簡述實驗方案)。 (3)欲通過進一步實驗探究來確定充分加熱后的固體產(chǎn)物的成分。 提出假設①可能是Na2CO3 ②可能是NaOH 設計實驗 方案一:取少量充分加熱后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充分溶解,再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假設①成立,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方案二:請你選用與方案一中不同類別的試劑再設計一個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假設①成立,假設②不成立 實驗結論 NaH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 [xx寧波]小科從標簽得知雪碧成分中含有水、二氧化碳、檸檬酸、檸檬酸鈉等。查閱資料知道1體積雪碧中含有約3體積二氧化碳,檸檬酸的含量約為2.8 g/1000 mL。檸檬酸與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6H8O7+3Na2CO32C6H5O7Na3+3CO2↑+3H2O。他用一瓶500 mL的雪碧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操作過程 現(xiàn)象或結果 步驟一 倒出三分之二雪碧,測其pH pH約為3 步驟二 在剩余雪碧中加入約6 g Na2CO3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步驟三 立即蓋上瓶蓋,搖勻 氣泡消失,瓶子略癟 步驟四 測溶液pH pH約為9 發(fā)現(xiàn)問題 CO2去哪兒了? 提出猜想①CO2被溶解了;②CO2與H2O發(fā)生了反應;③CO2與Na2CO3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 。 設計實驗對猜想③進行實驗探究。 實驗編號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實驗裝置 操作過程 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后,滴加CaCl2溶液 收集一瓶CO2,加入30 mL飽和Na2CO3溶液,蓋上瓶蓋搖勻 將實驗三的溶液低溫蒸發(fā)、干燥,得到的白色粉末按照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無明顯變化 瓶變癟,瓶底有晶體析出 A試管口有水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根據(jù)實驗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實驗一的作用是 。 (2)實驗四中A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 。 (3)根據(jù)實驗探究得出CO2與Na2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2.央視頻道《是真的嗎?》欄目中有一段視頻:將“錫紙”剪成一段兩頭寬中間窄的紙條,然后兩頭分別連接電池的正負極,觀察到“錫紙”立即燃燒。據(jù)此,小晟同學取某種“錫紙”進行了探究。 (1)“錫紙”燃燒的原因:“錫紙”兩端接入電池兩極后造成短路致使“錫紙”燃燒,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開始“錫紙”不燃燒但短路后卻能燃燒的原因是 (填“與氧氣接觸”或“溫度達到著火點”)。 (2)探究“錫紙”中金屬的成分:“錫紙”中的金屬是錫嗎? 查閱資料 ①“錫紙”是錫箔或鋁箔和紙黏合而成的; ②鋅粉是一種深灰色固體; ③錫(Sn)與酸或鹽溶液反應生成+2價的錫鹽。 提出猜想 猜想Ⅰ:“錫紙”中的金屬是錫; 猜想Ⅱ:“錫紙”中的金屬是鋁。 進行實驗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分析與結論 取打磨后的“錫紙”片放入試管中,滴加氯化鋅溶液 “錫紙”表面有深灰色固體析出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交流討論①實驗中打磨“錫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鋅溶液完成上述實驗的是 (填序號)。 A.氯化銅 B.硝酸銀 C.硫酸鈉 D.硫酸亞鐵 拓展應用電器短路會引起火災,我們要嚴加防范。如果電器著火應該采取的滅火方法是____________ 。 23.[xx海淀二模]某小組同學在鎂條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驗中,除了觀察到鎂條上有紅色物質析出,還觀察到有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及溶液中有沉淀生成。他們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針對以上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開展探究。 圖T6-17 查閱資料Ⅰ.氫氧化銅和堿式硫酸銅[Cu2(OH)2SO4]均難溶于水;在溶液pH < 2時,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如下反應: Cu(OH)2+H2SO4CuSO4+2H2O Cu2 (OH)2SO4+H2SO42CuSO4+2H2O Ⅱ.鎂、銅均能與濃硝酸反應: Mg+4HNO3Mg(NO3)2+ 2NO2↑+ 2H2O (溶液為無色) (紅棕色) Cu+4HNO3Cu(NO3)2+ 2NO2↑+ 2H2O (溶液為藍色) (紅棕色) 提出假設Ⅰ.鎂條上的紅色物質是金屬銅; Ⅱ.無色無味氣體是…… Ⅲ.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銅,也可能是堿式硫酸銅或二者的混合物。 進行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及數(shù)據(jù) 實驗 結論 1 取10 mL 10% CuSO4溶液于試管中,測定溶液pH pH約為3.4 2 向實驗1試管中加入足量打磨光亮的鎂條 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鎂條表面附著紅色物質,溶液中出現(xiàn)沉淀 3 將實驗2中得到的附著紅色物質的鎂條放入試管中,加入濃硝酸 …… 假設Ⅰ成立 4 用小試管收集實驗2中產(chǎn)生的氣體,用拇指堵住集滿氣體的小試管管口,靠近酒精燈火焰,移開拇指 尖銳的爆鳴聲,試管內(nèi)壁有無色液滴 假設Ⅱ成立 5 重復實驗2,過濾、收集溶液中的沉淀,晾干,備用 6 取2支試管,分別標記為試管甲和試管乙,向試管甲中加入1 g…… 向試管乙中加入1 g…… 再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5 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 試管甲中固體全部溶解,試管乙中仍有固體剩余 沉淀是堿式硫酸銅 解釋與結論 (1)鎂條與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由實驗1現(xiàn)象可知,CuSO4溶液呈 (填“酸”“堿”或“中”)性。 (3)實驗3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4)根據(jù)實驗4補全假設Ⅱ: 。 (5)試管甲、試管乙中加入的物質分別是 、 (填序號)。 A.氫氧化銅 B.實驗5中得到的固體 反思與評價 (6)有同學認為根據(jù)實驗6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得出“沉淀是堿式硫酸銅”的結論不正確。正確的結論應為 。 參考答案 類型一 1.(1)2KMnO4K2MnO4+MnO2+O2↑ 0.32 (2)氧氣密度大于空氣且不與空氣中其他成分發(fā)生反應 (3)探究KMnO4濃度與雞皮腐蝕程度的關系 (4)其他條件相同時,酸性KMnO4濃度越高,對銅的腐蝕性越強 (5)①②③ (6)8H2O [解析] Ⅰ.(1)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 設3.16 g KMnO4分解產(chǎn)生氧氣的質量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 g x 31632=3.16gx,解得x=0.32 g。 (2)根據(jù)氧氣的性質可知,氧氣在常溫常壓下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且不與空氣中其他成分反應,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3)實驗條件的變量是KMnO4濃度,實驗現(xiàn)象證明雞皮發(fā)生了腐蝕,腐蝕現(xiàn)象差異是由實驗變量造成的。 (4)實驗條件的變量是KMnO4的濃度,實驗現(xiàn)象中銅片質量的變化證明Cu被腐化,腐化現(xiàn)象的差異證明在相同的H2SO4濃度下,隨KMnO4的濃度增大,腐化程度加劇。 (5)①證明KMnO4單獨作用下銅片不腐化;③證明濃H2SO4單獨作用下銅片也不會腐化;②證明KMnO4與濃H2SO4共同作用時銅發(fā)生腐化。由此得出結論。 (6)在化學變化中,由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得出應填8H2O。 2.(1)B (2)3.2 (3)探究浸泡時間對H2O2溶液漂白效果的影響 (4)①②(或③④) (5)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并且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可使H2O2溶液的漂白性顯著增強 (6)溫度超過50 ℃,過氧化氫對織物上有色物質的漂白性會增強,從而導致衣服褪色 3.(1)1 2 2 1 (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探究木炭與氧化銅的受熱面積對其反應物的影響 (4)木炭與氧化銅質量比為1∶12時恰好完全反應,因此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最佳質量比為1∶12 (5)木炭與氧化銅質量比為1∶13時,氧化銅已過量 (6)稀鹽酸或稀硫酸 4.(1)2NaOH+CO2Na2CO3+H2O (2)檢驗只有O2是否會使鎂條變黑 (3)O2(N2可填寫也可不填寫) (4)2、5 (5)與CO2、H2O、O2同時接觸 (6)常溫下N2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7)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5.(1)證明有H2O和CO2無O2的條件下,碘化鉀是否變質 (2)2和4 (3)H2O 和O2同時存在 (4)和試管2、3做對比 (5)提供酸性環(huán)境,加快碘化鉀變質 (6)氮氣和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 6.(1)氯化物能加快鐵釘生銹的速度 (2)CuCl2+FeFeCl2+Cu (3)稀鹽酸或稀硫酸 (4)檢驗紅色沉淀中是否含有銅 (5)Cu和Fe2O3 (6)當氯化物能與鐵釘反應(置換生成金屬)時,可能加快鐵釘生銹速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7.(1)探究水是否導電 (2)溶質 (3)Na+和Cl- 溫度一定時,氯化鈉溶液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強 (4)氯化鈉溶液濃度較低時,溫度升高(改變)對溶液導電性幾乎無影響;氯化鈉溶液濃度相對較大時,溫度越高,溶液導電性越強(或當溶液濃度達到一定值時,溫度越高,導電性越強) (5)由蔗糖溶液不導電,可推知水不導電 8.(1) (2)A中鐵釘不生銹,B中鐵釘生銹 (3)0 (4)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率 (5)234或1234 (6)ABC 9.猜想和假設飽和的石灰水已是該溫度下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溶液 解釋與結論 (1)2 mL濃度為10%、5%、1%、0.5%的碳酸鈉溶液再分別滴加5滴飽和石灰水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碳酸鈉溶液濃度大,不易產(chǎn)生渾濁 實驗反思 (1)碳酸鈣在5%的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能力比在水中溶解能力強 (2)取2 mL飽和石灰水于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10.(1) 無肥皂泡 (2)Mg(OH)2 (3)鐵粉、食鹽 (4)沒有保溫措施,熱量散失 (5)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變淺綠色,證明有鐵粉 (6)B、E 11.建立猜想酸根離子(或陰離子) 實驗過程 Na2SO4 實驗結論 Cl- [解析] 建立猜想當兩種酸溶液的pH相同時,仍然出現(xiàn)上述實驗中現(xiàn)象的差異,可能原因就是鹽酸和硫酸中的酸根離子(陰離子)不同導致的。實驗過程為了驗證上述猜想②,設計實驗3、4進行對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驗3加入了NaCl,則實驗4應加入等質量的Na2SO4進行對比,由此可獲得正確的結論。實驗結論由上述3、4兩個對比實驗的現(xiàn)象可以獲得的結論是: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與CuO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氯離子(Cl-)促進了反應的進行。 類型二 12.假設猜想 (1)CaCO3+2HCl CaCl2+CO2↑+H2O 或CaO+2HCl CaCl2+H2O(寫出任意一個即可) (2)依據(jù)題干和資料③,石灰石中可能含有的Fe2O3會與稀鹽酸反應生成FeCl3,且FeCl3只能在較強的酸性溶液中存在。 實驗驗證 步驟1:硫氰化鉀(或KSCN) 步驟2:有氣泡產(chǎn)生,并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反思評價 (1)不合理,未考慮CaCl2溶液的酸堿性(或應補充測定CaCl2溶液pH的對比實驗)或合理,因為CaCl2溶液為中性,鹽酸為酸性 (2)碳酸鈣(或CaCO3) 13. (1) 2NaOH+CO2Na2CO3+H2O (2) H++OH-H2O 猜想假設硫酸鈉 設計實驗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思與評價 CuO+H2SO4CuSO4+H2O [解析] (1)根據(jù)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進行分析;(2)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進行分析。 猜想假設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時物質的量的多少進行分析。 設計實驗①根據(jù)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成紅色分析;②根據(jù)硫酸鹽能使鋇鹽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硫酸鋇進行分析。 反思與評價根據(jù)硫酸能與氧化銅反應進行分析。 14.(1)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2)②和③ (3)CO2和O2 (4)與CO2、H2O和O2同時接觸 (5)銅銹和稀鹽酸 澄清石灰變渾濁 15.(1)CO2+Ca(OH)2CaCO3↓+H2O (2)I2和K2CO3 (3)③和④ (4)O2、CO2和 H2O同時存在 (5)加入酸的量不同 (6)提供酸性環(huán)境 16.(1) SO2 吸收二氧化硫 驗證二氧化硫是否被除盡 (2)C中品紅溶液沒有褪色,說明二氧化硫沒有被除盡,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不能說明含有一氧化碳 (3)可以同時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2NaOH+SO2Na2SO3+H2O [解析] 高爐氣體先通過品紅溶液,檢驗是否含有二氧化硫,因為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再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過品紅溶液,看二氧化硫是否被除盡,再通過氧化銅,使一氧化碳變?yōu)槎趸?再通過石灰水,看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17.活動一: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 活動二:H+(或氫離子)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方案二 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靜置,繼續(xù)滴加CuSO4溶液[或滴加過量的Ca(NO3)2溶液,靜置,繼續(xù)滴加FeCl3溶液(合理即可)] ①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產(chǎn)生藍色沉淀(或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合理即可) (1)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也會使酚酞變紅,無法判斷是否含OH-[或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溶液也顯堿性,無法判斷是否含OH-](合理即可) (2)Na+、 Cl-、OH-、CO32- (或鈉離子、氯離子、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 (3)稀硫酸(或稀鹽酸/酸)(合理即可) [解析] 活動一:實驗2中氯化鈣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實驗3中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其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活動二:六支試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大燒杯中,靜置后,燒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仍然是碳酸鈣,碳酸鈣不能與鹽酸共存,所以,上層清液中一定不含鹽酸,即一定不含氫離子(H+)。 進行實驗方案二:根據(jù)猜想,要證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可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的鋇鹽,產(chǎn)生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含有碳酸根離子,且能除去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接著向溶液中加入銅鹽溶液或鐵鹽溶液,產(chǎn)生有顏色的沉淀,即可證明有氫氧根離子存在;因此,實驗步驟是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繼續(xù)加入硫酸銅溶液;現(xiàn)象:①產(chǎn)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因為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成碳酸鋇沉淀,溶液中有碳酸根離子存在,一定沒有鈣離子存在,所以得出結論①;現(xiàn)象是②產(chǎn)生藍色沉淀,證明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因為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由于第①步中加入的是過量的氯化鋇,碳酸鈉已完全反應,所以,有藍色沉淀生成,證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得出結論②; 反思與評價 (1)方案一中先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并不能證明溶液中含有OH-,因為當溶液含有CO32-時,溶液呈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無法判斷溶液中是否含有OH-。 (2)實驗1、2、3中都有氯化鈉生成,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鈉離子、氯離子,經(jīng)上述實驗方案二證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鈉離子、氯離子、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3)由于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溶液呈堿性,直接排放會造成水資源和土壤污染,應將廢水處理呈中性再排放,處理方法是:向廢液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或稀鹽酸,將堿性溶液中和成中性,再排放。 18.Ⅰ.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Ⅱ.討論交流①氯化鈉 實驗設計碳酸鈉溶液(或二氧化碳) 實驗操作 預計現(xiàn)象 預計結論 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靜置 有白色沉淀,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題型突破06 科學探究練習 北京市 2019 年中 化學 復習 題型 突破 06 科學 探究 練習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34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