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地殼物質循環(huán)疑難問題專項突破.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地殼物質循環(huán)疑難問題專項突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地殼物質循環(huán)疑難問題專項突破.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地殼物質循環(huán)疑難問題專項突破 疑難點: 地殼物質循環(huán)過程的理解和解析。 規(guī)律方法:巖石按成因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其中沉積巖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層理構造和保存生物化石。三類巖石及巖漿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判斷巖層新老關系 (1)沉積巖地層:在巖層未倒置之前,按照沉積規(guī)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最準確的是根據(jù)沉積巖中化石的年代來確定巖層的新老順序。 (2)巖漿巖地層:首先判斷是侵入巖還是噴出巖:侵入巖末端一般呈尖狀,在剖面圖上,有巖脈切斷巖層,具參差不齊的接觸面的特點;噴出巖頂部相對較圓滑,呈堆積狀,有火山錐形成的一定是噴出巖。如果是侵入巖,則與其他地層的關系是侵入與被侵入的關系,被侵入的地層應先于侵入地層存在。如果是噴出巖,則判斷時應分析其起點和終點,該噴出巖應晚于起點和終點之間的地層。 (3)變質巖地層:先觀察變質巖地層的存在位置,分析產(chǎn)生變質的原因。一般地,變質巖所需求的高溫、高壓條件往往是巖漿活動提供的。故變質巖地層應晚于相應巖漿巖形成。 如果是在海嶺附近的噴出巖,則應根據(jù)其距海嶺的距離來判斷。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蛘哒f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按此進行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內(nèi)力作用 內(nèi)力作用包括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可從以下概念來認識內(nèi)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概念 形式 地質 作用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的作用 包括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概念 形式 地殼 運動 由內(nèi)力作用引起的地殼結構改變和內(nèi)部物質發(fā)生變位的運動 水平運動和升降運動 地質 構造 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和變位 包括褶皺和斷層 構造 地貌 明顯反映地質構造的地貌 大陸、洋盆、山脈、大盆地、大平原、山脊、裂谷、陡崖、塊狀山 對以上概念需把握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1.地質作用是形成地質構造和構造地貌的動力; 2.地殼運動是地質作用的一種形式;(過程) 3.地殼運動是地質構造的成因,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4.構造地貌是地質構造的反映。(表現(xiàn)形式) 【技巧點撥】六大板塊圖的??紖^(qū)域 (1)屬于亞歐大陸的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卻屬于印度洋板塊。與阿拉伯半島相鄰的非洲板塊朝北運動,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形成東西走向的阿爾卑斯山。 (2)南極洲板塊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最北幾乎達到了北回歸線,這意味著落基山脈是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脈則是南極洲板塊同美洲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形成的。 (3)雅魯藏布江谷地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分界線,珠穆朗瑪峰位于印度洋板塊。 (4)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生長邊界上,是兩個板塊彼此分離形成的,其面積會越來越大;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上,面積會越來越小。典型分析: 1.下圖為夏威夷群島主島與其3個鏈狀火山島嶼的分布示意圖。許多科學家相信,夏威夷群島主島與這些鏈狀火山島嶼,應該是因為太平洋板塊在一個可視為固定不動且噴發(fā)巖漿的“熱點”上移動(箭頭指向代表板塊移動方向)造成的。讀圖回答(1)~(2)題。 (1)此處應( ) A.位于板塊生長邊界 B.位于板塊消亡交界 C.位于大陸板塊 D.不位于板塊交界處 (2)下列能表示各島嶼年齡分布狀況的是( )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夏威夷群島位于太平洋板塊內(nèi)部。第(2)題,夏威夷群島主島1處是新的巖漿噴出的地方,巖石年齡最年輕,距離該處越遠,巖石年齡越老。 答案: (1)D (2)B 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圖乙為“地中海沿岸地質剖面圖”,圖甲是圖乙?guī)r層局部放大圖。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記錄在巖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殼深處斷層的運動引起的,如果運動足夠強烈,地表就會產(chǎn)生裂縫,數(shù)年后,沉積物又將裂縫覆蓋。 (1)圖示地區(qū)位于 亞歐 板塊和 非洲 板塊的邊界,其邊界類型為 消亡 邊界。簡述判斷依據(jù)。 (2)②④兩處分別可能是哪兩類巖石?并請說明理由。 A.花崗巖、石灰?guī)r B.玄武巖、大理巖 C.噴出巖、沉積巖 D.花崗巖、大理巖 答:圖中地質構造為褶皺,是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D 。②處為巖漿侵入地殼凝固形成,是侵入巖,④處為石灰?guī)r接近巖漿受高溫作用形成的變質巖,為大理巖。 解析】第(1)題,地中海沿岸位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的交界地帶。根據(jù)圖示褶皺構造判斷,該地位于板塊消亡地帶。第(2)題,②處巖石是巖漿侵入地殼內(nèi)部冷卻凝固形成的侵入巖,④處巖石位于侵入巖和沉積巖過渡地帶,可能是巖漿巖侵入的高溫使附近的沉積巖發(fā)生變質形成的變質巖。本小題提供的巖石中,花崗巖屬于侵入巖,玄武巖屬于噴出巖,大理巖屬于變質巖,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第(3)題,②處為侵入巖,可能形成有色金屬,⑥處位于沉積巖層中的背斜構造,可能存在石油。第(4)題,據(jù)圖文信息判斷,該地由早到晚依次發(fā)生過c、b、a三次斷層活動,即發(fā)生過三次地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地殼物質循環(huán)疑難問題專項突破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復習 地殼 物質 循環(huán) 疑難問題 專項 突破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38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