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9講 細胞的增殖夯基提能作業(yè)本(含解析).docx
《(浙江選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9講 細胞的增殖夯基提能作業(yè)本(含解析).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選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9講 細胞的增殖夯基提能作業(yè)本(含解析).docx(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細胞的增殖 A組 基礎過關 1.某二倍體植物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的觀察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④是分裂期的四個不同時期的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處于分裂后期,該時期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 B.②處于分裂末期,該時期細胞中央會形成細胞板 C.③處于分裂前期,該時期細胞內(nèi)中心體發(fā)出紡錘絲 D.④處于分裂中期,該時期細胞可用于制作染色體組型 答案 C 據(jù)題意,該二倍體植物為高等植物,細胞中無中心體,故C錯誤。 2.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細胞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B.G2期時細胞中已有一對中心體 C.胞質分裂只發(fā)生在有絲分裂末期 D.在分裂間期,細胞內(nèi)發(fā)生著活躍的代謝變化 答案 C 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A正確;G2期時,細胞中已經(jīng)完成了中心體的復制,所以已有一對中心體,B正確;有絲分裂后期或末期都可能進行胞質分裂,C錯誤;在分裂間期,細胞內(nèi)發(fā)生著活躍的代謝變化,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 3.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間期結束時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都加倍 B.前期兩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單體都發(fā)生分離 C.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在一個平面上 D.末期細胞板向內(nèi)凹陷將細胞縊裂成兩個部分 答案 C 有絲分裂間期結束時,DNA分子數(shù)量加倍,而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A錯誤;兩組中心體分離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前期,而姐妹染色單體在后期才發(fā)生分離,B錯誤;有絲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細胞板,D錯誤。 4.下列關于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G2期中心體完成復制并移向兩極 B.前期核膜與細胞壁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 C.中期所有染色體都縮短到最小程度 D.細胞核分裂與質分裂同時開始,同時結束 答案 C 中心體在間期復制,在分裂前期移向兩極,A錯誤;前期核仁與核膜解體,核膜形成分散的小泡,B錯誤;中期所有染色體都縮短到最小程度,并排列在赤道面上,C正確;細胞核分裂先于細胞質分裂,D錯誤。 5.下圖是某生物體(2n=4)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圖中①~④為染色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B.若①中有基因A,則④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 C.若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可能為Y染色體 D.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導致基因數(shù)量加倍 答案 C 根據(jù)題意分析,該生物的體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而圖示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且含有同源染色體,說明該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其產(chǎn)生的子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若①中有基因A,則④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B錯誤;若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可能為Y染色體,C正確;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而基因含量不變,D錯誤。 6.高等運動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模式圖如下(圖中只畫出部分結構)。該時期發(fā)生 ( ) A.核糖體增生 B.中心體復制 C.核膜的解體 D.著絲粒分裂 答案 C 圖中出現(xiàn)染色體且散亂分布,核膜解體形成小泡,推測為有絲分裂前期,C正確。 7.細胞增殖嚴格有序地進行與細胞內(nèi)的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簡稱CDK)密切相關,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簡稱cyclin)的調(diào)節(jié)。CDK在連續(xù)分裂的細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細胞周期中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細胞分裂間期積累,分裂期消失。下圖表示cyclinB與CDK1活性調(diào)節(jié)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yclinB在G2期開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進染色質凝縮的作用 C.CDK1持續(xù)保持較高活性的細胞,細胞周期會縮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為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答案 B 依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cyclinB在S期開始合成,A錯誤;CDK1的活性在S期開始升高,在M(分裂期)逐漸下降,可能具有促進染色質凝縮的作用,B正確;CDK1持續(xù)保持較高活性的細胞,其細胞周期可能會一直處于分裂期,C錯誤;CDK1活性下降是cyclinB在M期含量逐漸減少所致,D錯誤。 8.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探究,結果如下表。請回答: 可可堿濃度 (mmolL-1)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種子發(fā)芽率 (%) 有絲分裂指數(shù) (%) 分裂期細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絲分裂指數(shù)=分裂期細胞數(shù)/觀察細胞的總數(shù)100% (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根尖解離需要用到的試劑是 。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像,箭號所指的細胞處于分裂期的 期。 (2)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當可可堿濃度達到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 。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實驗結果表明,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 。為探究可可堿影響種子發(fā)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學提出假設: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F(xiàn)欲通過實驗檢驗上述假設,請寫出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 答案 (1)鹽酸(或鹽酸和酒精) 中 (2)減少 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3)降低 用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處理鬼針草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以及實驗設計的相關知識。(1)根尖的解離需要使用鹽酸或鹽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箭頭所指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面上,處于分裂期的中期。(2)由實驗結果可知,當可可堿濃度達到1.0 mmolL-1時,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減少,可能的原因是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3)由實驗結果可知,隨著可可堿濃度升高,種子發(fā)芽率降低。在“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的假設中,自變量為不同濃度的可可堿溶液,因變量為赤霉素的含量,因此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為:用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處理該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最后分析可可堿與赤霉素含量的關系。 B組 能力提升 1.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分裂進入前期時,最明顯的變化是細胞核內(nèi)染色體的出現(xiàn) B.植物細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 C.動物細胞在分裂后期,分離的染色體以相同的速率被紡錘絲拉向兩極 D.動物細胞在分裂末期,在兩個新細胞間會出現(xiàn)許多囊泡 答案 D 植物細胞分裂前期,細胞核內(nèi)會出現(xiàn)染色體,A正確。在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一個整齊的平面上,B正確。動物細胞在分裂后期,分離的染色體以相同的速率被紡錘絲拉向兩極,C正確。動物細胞在分裂末期,細胞膜會向內(nèi)凹陷,將細胞縊裂成兩個細胞,在植物細胞分裂末期兩個新細胞間會出現(xiàn)許多囊泡,是高爾基體形成細胞壁的過程,D錯誤。 2.如圖是某同學實驗時拍攝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圖,①~⑤表示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胞質分裂可在①所處的時期開始進行 B.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順序是⑤→④→②→①→③ C.間隙期主要的變化是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D.①中DNA與染色體數(shù)量之比大于1 答案 C 結合題意分析圖像可知,圖中①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②處于中期,③處于末期,④處于前期,⑤處于間期,因此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順序是⑤→④→②→①→③,B正確;有絲分裂后期細胞質開始分裂,A正確;有絲分裂間隙期的主要變化是有關蛋白質的合成,C錯誤;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消失,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核DNA數(shù)=1∶1,但細胞質中還有DNA存在,因此此時細胞內(nèi)DNA與染色體數(shù)量之比大于1,D正確。 3.下列關于高等動物體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動物性腺中進行分裂的細胞可以存在細胞周期 B.根據(jù)不同DNA含量的細胞數(shù)目,可推測M期在細胞周期中的大致比例 C.在缺乏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細胞技術為制備大量的G1期細胞提供支持 D.抑制DNA復制的抗癌藥物處理體外培養(yǎng)的癌細胞的技術為得到都處于G1期與S期交界的細胞提供支持 答案 B 在動物性腺中存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所以存在細胞周期,A正確;由于G2期和M期的DNA數(shù)相同,所以根據(jù)不同DNA含量的細胞數(shù)目可推測出的是G2期和M期在細胞周期中的大致比例,B錯誤;抑制DNA復制的抗癌藥物用適當?shù)臅r間處理體外培養(yǎng)的癌細胞,就可得到都處于G1期與S期交界的細胞,D正確。 4.細胞分裂間期依次劃分為G1期、S期和G2期,研究者將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進行融合,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細胞核,黑點代表中心體。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引發(fā)中心體復制的物質持續(xù)存在到G2期 B.中心體和DNA復制可能同時進行 C.S期細胞中存在使G1期細胞核進入S期的物質 D.中心體的復制始于G1期,在G2期復制完畢 答案 D 據(jù)圖可知,G1期的細胞含有1個中心體,S期和G2期的細胞含有兩個中心體,G1期的細胞和G2期的細胞融合,G1期細胞可以完成中心體的復制,推測引發(fā)中心體復制的物質持續(xù)存在到G2期,A項正確;G1期和S期的細胞融合,G1期細胞可以發(fā)育到S期,同時完成中心體的復制,B項正確;根據(jù)B項推測S期細胞中存在使G1期細胞核進入S期的物質,C項正確;中心體在S期即復制完畢,D項錯誤。 5.(2018全國Ⅰ卷,4,6分)已知藥物X對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藥物D可抑制藥物X的作用。某同學將同一瓶小鼠皮膚細胞平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分別置于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進行不同的處理(其中甲組未加藥物),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各組細胞數(shù),結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組加入了藥物X后再進行培養(yǎng) B.丙組先加入藥物X,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加入藥物D,繼續(xù)培養(yǎng) C.乙組先加入藥物D,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加入藥物X,繼續(xù)培養(yǎng) D.若藥物X為蛋白質,則藥物D可能改變了藥物X的空間結構 答案 C 根據(jù)圖示,相同時間內(nèi),乙和丙兩組中的細胞數(shù)目都大于甲組,由于甲組未加藥物,且藥物X對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所以甲組為對照組,乙組和丙組為加入藥物組X組,丙組后半段的細胞數(shù)目低于乙組,藥物D可抑制藥物X的作用,說明丙組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又加入了藥物D,因此乙組加入了藥物X,丙組先加入藥物X,后加入藥物D,故AB正確,C錯誤;若藥物X為蛋白質,藥物D可抑制藥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變了藥物X的空間結構,使得藥物X失去活性,D正確。 6.如圖甲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DNA變化曲線圖,圖乙是細胞分裂圖像,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圖乙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圖乙所示細胞對應圖甲中DE段 C.圖甲中實線表示染色體的數(shù)量變化 D.DNA分子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加倍均發(fā)生在AB段時期 答案 B 圖乙所示細胞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含有四個染色體組,A錯誤;圖乙所示細胞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對應圖甲中DE段,B正確;圖甲中實線表示DNA的數(shù)量變化,虛線表示染色體的數(shù)量變化,C錯誤;DNA分子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AB段時期,染色體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DE段時期,D錯誤。 7.如圖是紫色洋蔥植株示意圖,它可以是很多實驗的材料,下列實驗與圖中材料標號組合恰當?shù)氖? ) 實驗 A B C D 檢測組織中還原糖 ① ③ ④ ②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③ ② ⑤ ④ 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② ② ③ ① 觀察有絲分裂 ① ③ ① ⑤ 答案 C 檢測組織中還原糖需要選擇富含還原性糖,沒有顏色的材料,故應選④洋蔥鱗片葉肉細胞;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要選擇葉綠素含量豐富的材料,故應選⑤洋蔥葉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應選擇成熟的植物細胞,可選用③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其有顏色,便于觀察;觀察有絲分裂應選用分裂旺盛的細胞,故選①洋蔥根尖細胞。 8.在高等動物Z細胞的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經(jīng)歷的時間依次為G1期8 h、S期6 h、G2期5 h、M期1 h。HU(羥基脲)是一種DNA合成抑制劑,對S期以外的細胞無影響,但可以阻止細胞進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細胞)??茖W家利用Z細胞和HU做了如下實驗,每組設置多個重復樣品。 ①A組:培養(yǎng)液+Z細胞+HU(用生理鹽水配制);B組:培養(yǎng)液+Z細胞+生理鹽水 ②培養(yǎng)14 h后,檢測統(tǒng)計A、B兩組各時期細胞數(shù)所占百分比(第一次檢測)。 ③將A組中的HU全部洗脫,更換新鮮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10 h,再向A組中加入HU。 ④培養(yǎng)12 h后,檢測統(tǒng)計A、B兩組各時期細胞數(shù)所占百分比(第二次檢測)。 請回答: (1)A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劑,處于 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 (2)G1期細胞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 。S期的啟動需要一種蛋白質分子作為啟動信號,這種蛋白質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過程中。若將S期和G1期細胞融合,則G1期細胞核進入S期的時間將 (填“不變”“提前”或“延后”)。 (3)①設計一張表格,并將A、B兩組第一次檢測統(tǒng)計的預測結果填入表中。 ②A組的第二次檢測統(tǒng)計結果是 。 答案 (1)S (2)合成DNA所需蛋白質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增生 提前 (3)①A、B兩組第一次統(tǒng)計結果的記錄表 時期 各期細胞 所占比例%組別 G1 S G2 M A組 70% 30% 0% 0% B組 40% 30% 25% 5% ②細胞都處于G1期(或細胞都處于G1/S交界) 解析 (1)DNA復制的時期是分裂間期的S期,所以向A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則處于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2)G1期細胞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質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增生。S期的細胞中含有作為S期啟動信號的蛋白質,將S期和G1期細胞融合后,可使G1期的細胞比正常培養(yǎng)的細胞提前進入S期。(3)①A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了HU,而HU能抑制DNA合成,阻止細胞進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細胞),因此培養(yǎng)14 h后,S期細胞占細胞周期的比例為30%,其余細胞均處于G1期,即比例為70%。B組培養(yǎng)液中沒有加入HU,細胞正常分裂,因此培養(yǎng)14 h后,G1期細胞比例為40%、S期細胞比例為30%、G2期細胞比例為25%、M期細胞比例為5%。據(jù)此繪制表格。②將A組中的HU全部洗脫,更換新鮮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10 h,所有細胞均離開S期,再向A組中加入HU,培養(yǎng)12 h后,所有細胞均進入G1期,因此A組的第二次檢測統(tǒng)計結果是細胞都處于G1期(或細胞都處于G1/S交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浙江選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9講 細胞的增殖夯基提能作業(yè)本含解析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輪 復習 細胞 增殖 夯基提能 作業(yè)本 解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92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