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18-2019版高中語文 專題三 月是故鄉(xiāng)明 文本16 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
《(浙江專用)2018-2019版高中語文 專題三 月是故鄉(xiāng)明 文本16 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專用)2018-2019版高中語文 專題三 月是故鄉(xiāng)明 文本16 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文本16 前 方 學習目標 1.探究本文“離家——思家——無家可歸”的行文思路,體會人對精神家園的永恒追求。2.體會文章的哲理美。 一、音正形準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1)單音字 ①遷徙( )?、诤硠? ) ③按捺( ) ④顛簸( ) ⑤惶惑( ) ⑥拋錨( ) ⑦憔悴( ) ⑧溫馨( ) ⑨崔顥( ) 答案?、賦ǐ ②hn?、踤?、躡ǒ ⑤hunɡ?、辪o?、遯io cu?、鄕īn?、醜o (2)多音字 ①奔 ②寧 答案?、賐ēn/bn ②nnɡ/nnɡ 2.給下列形似字組詞 (1) (2) (3) (4) 答案 (1)急躁/害臊/干燥 (2)溫馨/罄竹難書/鐘磬 (3)閃爍/眾口鑠金/沙礫 (4)疲倦/圈養(yǎng)/蜷縮 二、詞語積累 1.理解運用 (1)索然無味: (2)如癡如醉: (3)按捺不住: (4)惶惑: 答案 (1)形容呆板枯燥,一點意思或趣味也沒有。(2)對人或事物過于沉迷、陶醉而不能自拔,精神恍惚。(3)心里急躁,克制不住。(4)疑惑畏懼。 [對點小測] 判斷下列加點成語的運用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這是什么果子?沒見過。咬一口,索然無味,扔掉了也毫不可惜。( ) (2)書是動人心弦的歌曲,讓人如癡如醉;書是韻味無窮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書是色彩艷麗的圖畫,讓人稱贊不已。( ) (3)聽到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 ) 答案 (1)。對象用錯,多指文章 (2)√ (3)√ 2.辨詞填空 (1)克制抑制 克制:抑制。多指情感。 抑制:壓下去,控制。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的產(chǎn)生或發(fā)展。 ①政府要學會________行政干預的沖動,應著力于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將應由市場解決的問題交給市場去調(diào)節(jié)。 ②幾項調(diào)控房價措施的相繼出臺,說明政府________房價增長過快的態(tài)度相當堅定。 答案?、倏酥啤、谝种? (2)體驗體味 體驗: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 體味:仔細體會。 ①時尚的生活關鍵是活出生活的精彩,能真切地________生活的滋味。 ②苗栗縣觀光資源豐富,無論是逛南莊老街、泡泰安溫泉,還是到三義賞木雕、到客家莊________客家風情,苗栗每年都吸引很多島內(nèi)民眾來走春。 答案 ①體味?、隗w驗 三、名言警句 作者名句 (1)讀書,旁邊準備一個筆記本。如果讀一本書,找不到一些詞、句子、段落,使你想抄下來,記下來,那么這本書基本就是一本沒有文脈的書,那么就讓它到它該去的地方吧。 (2)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成為強者。 (3)書呈現(xiàn)了不同時空里的不同經(jīng)驗。你只須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憐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個無邊的世界。 (4)送給北大學子三句話:感恩、情調(diào)、細心。第一句話是面對苦難,我們應抱有感恩之心。我要說的第二句話是,沒有情調(diào)的人生,是一種質(zhì)量低下的人生。送給大家的第三句話是,這個世界,只屬于那些細心的人。 (5)美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變成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一、作者簡介 曹文軒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精擅兒童文學,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2016年4月4日,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此殊榮。 主要作品:《草房子》《紅瓦》《細米》《天瓢》《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丁丁當當黑癡白癡》《狗牙雨》《白柵欄》《根鳥》《楓林渡》《野風車》等。 二、背景展示 《前方》是由一位印度攝影師拍攝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發(fā)的一篇攝影散文,這幅攝影作品呈現(xiàn)的是一輛顛簸于旅途的老汽車中一位男子手托下巴、眼望車窗外、神色惶惑茫然的畫面。作家目睹這幅作品,生發(fā)了無限遐思,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對家園的獨特思考。 三、文學常識 攝影散文 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gòu)成的。它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 “前方”是一個詩意的名詞,它有夢幻般的色彩召喚我們,它有絢麗多姿的世界等候我們;它引領我們離開家園、奮然前行,它鼓舞我們實踐人生,尋找精神的家園,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討曹文軒先生以“前方”為題寫就的一篇攝影散文。 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作者在文本中總結(jié)了人們離家的幾種原因,請根據(jù)文本填在圖中空缺處(①②③④)。 (2)作者說“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原因是什么?請根據(jù)文本填在圖中空缺處(⑤⑥)。 答案 (1)①遠行習性?、谕饨缯T惑?、鄢鲇跓o奈?、芾硐胝T惑 (2)⑤歸家 ⑥無家可歸 1.作者是如何切入攝影畫面的?為什么要這樣切入?請說明一下攝影畫面的內(nèi)容。 答: 答案 (1)作者以兩個詢問他們?nèi)ハ虻膯柧淝腥?,以便引出本文的話題。 (2)作者得出的結(jié)論:他們正在路上,都與“離家”有關。也就是說,作者不詳細描述畫面內(nèi)容而如此切入,是由本文的主旨決定的。 (3)攝影畫面展示的是一輛破舊簡陋的汽車,車中是幾位神態(tài)各異的旅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 2.簡要概述人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答: 答案 ①遷徙的習性,②外界的誘惑,③出于無奈,④理想的召喚。 3.閱讀8~11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說“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 答: 答案 (1)人生是一場苦旅,不論生活境遇如何,人在面對艱難旅程時的惶惑和茫然,在旅途中的不安、無奈、焦躁不寧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2)人們“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人總在不斷地探索,總是不能滿足現(xiàn)狀,因此永遠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3)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4)“人無法還家”“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中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5)概括起來,作者告訴我們:凡在外流浪,總在惦念家園,可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個家。人生是一場苦旅的“苦”其實是人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中追尋理想,追尋精神的家園,但始終找不到,精神無處寄托的一種悲劇。 4.古往今來思念家鄉(xiāng)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軒在文中卻強調(diào)“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離家與歸家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答: 答案 (1)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出發(fā)點,而前方又時刻召喚著我們,我們總是圍繞家進進出出。為了追求理想,我們離家;為了尋覓精神家園,我們又歸家。離家是為了找到一個理想的歸宿,歸家也是為了尋求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表面上兩者是不一樣的,實質(zhì)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2)人最終還要有歸屬,人們總想找到精神的歸宿,歸家是永恒的追求。所以文章表面上雖然在寫離家,實際上仍著眼于歸家。 (3)一般反映鄉(xiāng)愁的作品,無非借游子之口寫漂泊在外的艱辛與寂寞,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眷戀與向往。本文一改前人“戀家”“歸家”的思緒與吶喊,理性地分析了人歸家的原因,指出了人遠行的積極意義——向著那夢中的遠方,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這比以往任何一部哀愁凄涼的鄉(xiāng)愁作品在主旨上都要顯得高遠與曠達。 在《前方》一文中,作者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不僅需要物質(zhì)的家,更需要精神的家園。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會不斷地尋找這種精神家園,但這條道路和人類走向前方的道路都是漫無盡頭的。因此,人們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無家可歸的感覺。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 答案 (觀點一)作者揭示的是人類生存的真實境遇,目的是引人深思,使人們走好人生之路。這種悲劇本身具有積極意義,人因為不知足,才有追求、有理想,才永不滿足,要離家向前方,這是人類進步、發(fā)展、壯大的前提。 (觀點二)作者雖然揭示了人類生存的真實境遇,但由于精神家園的無法尋找,人類將永遠處于痛苦狀態(tài)中,自尋煩惱,不可提倡。 (觀點三)對這種觀點我們應批判地吸收。我們需要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但是我們應讓這個家園是切實可行的,而不應讓它變得虛無,否則很容易使自己處于痛苦之中。 “反彈琵琶”巧立意 《前方》是一篇含意雋永、意味深刻的哲理散文,作者一改前人“戀家”“歸家”的思緒和吶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類遠行的原因,出走與鄉(xiāng)愁的關系,使作品主旨多元化。在文章中,作者并沒有否定鄉(xiāng)愁,因為這畢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東方文化形態(tài)的一種形式,而且肯定了旅行者與鄉(xiāng)愁那不可分割的必然聯(lián)系,但這種肯定又并非為具有“鄉(xiāng)愁”情結(jié)的人助威吶喊,而是為了闡述“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這一觀點,這樣使作品的主旨更加深刻,內(nèi)涵更加豐厚。 技巧點撥 用“反彈琵琶”法構(gòu)思立意,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學會逆向思維,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敢于破除習慣的思維方式和舊的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跳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的老框框,大膽設想。發(fā)前人之未發(fā),化腐朽為神奇,標新立異。 (2)立論要經(jīng)得起推敲。逆向求異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或特定的社會背景中進行,只有嚴格遵循客觀規(guī)律,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把“反彈”誤為“亂彈”,立論偏頗,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貽笑大方。 (3)“反彈”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于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當車”,貶抑螳螂已成共識,你若想褒揚它,想借此改變?nèi)藗兊膫鹘y(tǒng)觀念,人們將難以贊同。 遷移運用 請運用“反彈琵琶”的手法,在下面的橫線上用反問句來反向立意。 (1)這山望著那山高:本意是指責那些見異思遷、朝三暮四的人??煞聪蛄⒁鉃椋骸? (2)濫竽充數(shù):借指沒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數(shù),或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shù)??煞聪蛄⒁鉃椋? 答案 (1)人類不就是因為不滿足而不斷攀登才進步的嗎? (2)假如齊宣王不喜歡聽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 一、課本素材 點擊文本 《前方》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精神和理想無所皈依的現(xiàn)實狀況:天性和命運決定了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遠行的欲望;但是人的這種遠行注定是一場苦旅——人無法消除精神深處無家可歸的感覺。文中寫道:“悲劇的不可避免在于,人無法還家;更在于,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弊髡叩囊馑际钦f:人們不只需要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實實在在的家,還需要一個心靈的歸宿。 運用示例 離家是必然的,思家也是必然的。十八歲的我,是羽毛甫健的雛燕,向往著遠方的高山大河,向往著廣闊的天空。我的翅膀?qū)е译x開這兒低矮的山和涓涓的細流。但在飛行途中落腳停歇時,我的頭必向著這兒,我的眼光必穿過山河撫摸這兒的山、這兒的草和草上的露珠,那是能洗去我身心疲憊的圣水。離家、念家、歸家,是人的必然,也是人生的一種模式。我雖未踏上離家的路,卻也明白那是怎樣一種深沉的情感,刻在心上揮之不去,是連逝水一樣的時間也無法洗去的痕跡。但是無論是離家還是歸家,對于精神的歸屬、理想的追求,是我心中永不泯滅的印記,不管前方如何,我都會帶著這份對家的思念,踏上茫茫的征途。 二、課外素材 莫言的東北高密鄉(xiāng) 有一位作家說:“莫言的小說都是從高密東北鄉(xiāng)這條破麻袋里摸出來的?!彼臼亲I諷莫言,但莫言把這話當成對自己的最高嘉獎。莫言對自己身上能綁上一條高密東北鄉(xiāng)的“破麻袋”相當高興,“在這條破麻袋里,狠狠一摸,摸出一部長篇;輕輕一摸,摸出一部中篇;伸進兩個指頭,拈出幾個短篇”。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東北鄉(xiāng)”傳奇的莫言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一往情深。 “我的故鄉(xiāng)和我的文學是密切相關的,”莫言說,“高密有泥塑、剪紙、撲灰年畫、茂腔等民間藝術。民間藝術、民間文化伴隨著我成長,我從小耳濡目染這些文化元素,當我拿起筆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候,這些民間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我的小說,也影響甚至決定了我的作品的藝術風格。” 然而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莫言是曾經(jīng)排斥過故鄉(xiāng)的,他的文字有意“去高密”化?!拔遗Φ种浦枢l(xiāng)的聲色犬馬對我的誘惑,去寫海洋、山巒、軍營,雖然也發(fā)表了幾篇這樣的小說,但一看就是假貨……”直到《白狗秋千架》的誕生,這段摸索時期才被終結(jié),莫言也確定了他的寫作方向:高密東北鄉(xiāng)。 之后,莫言的作品屢獲大獎。1997年,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大家文學獎”;2000年,《紅高粱家族》獲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1年,《檀香刑》獲臺灣《聯(lián)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論莫言所獲的獎項有多大,他文學創(chuàng)作靈感的發(fā)源地始終離不開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高密東北鄉(xiāng)。 選材感言 家、故園、家鄉(xiāng),是人類追尋的精神家園,而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故土就是文學創(chuàng)作靈感的發(fā)源地。 童年經(jīng)驗贏得世界共鳴 李崢嶸 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帕奇亞當娜在宣讀獲獎結(jié)果后,如此評價:“曹文軒的作品書寫關于悲傷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麗,樹立了孩子們面對艱難生活的挑戰(zhàn)的榜樣,能夠贏得兒童讀者的廣泛喜愛”“用詩意如水的筆觸描寫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實而哀傷的瞬間?!? 曹文軒能獲獎,是因為他筆下人物的童年生活具有濃郁的中國味道,又從這種獨特的經(jīng)驗中提取世界性的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情懷。 曹文軒是一個自覺使用童年經(jīng)驗的作家,曾在最廣為流傳的小說《草房子》里寫道:“一個人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曹文軒的家鄉(xiāng)蘇北,以窮而出名。貧窮的記憶極深刻。他吃過一回糠,一回青草。整天喝稀粥,十五天才能盼到一頓干飯。所謂干飯只有幾粒米,幾乎全是胡蘿卜做成的。但,家人在困難中的堅韌和無盡的愛又給了他特別美好而溫暖的記憶。他的老祖母是一個聾子,日夜思念上大學的曹文軒。她守在大路口,等待歸來的人。一日,她終于等到一位軍人,于是便向人家打聽:“你見到我大孫子了嗎?”慈愛的老祖母可以說是曹文軒作品中慈愛的祖輩的靈感源泉。形神憔悴的父親憂心忡忡地背著病入膏肓的他行走在城市與鄉(xiāng)村,則寫進了《草房子》。他所有作品中最沉重的《青銅葵花》,更多地封存了與妹妹的童年生活。曹文軒作品寫的是中國故事,故事背后卻是人類主題?!氨热?,描寫的父愛,任何國家的人都能產(chǎn)生共鳴,但是那樣一個關于父愛的故事卻只能發(fā)生在中國社會的背景之下。我們必須將筆觸探到人性底部,那里有共通的人性,有人類共同的喜怒哀樂、共同的向往和情懷以及共同面臨的苦難。” 上一任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瑪麗亞耶穌基爾曾評價曹文軒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生活的真實,并且能以充沛的情感打動孩子,幫助孩子永遠滿懷希望地直面生活。曹文軒的合作者、德國著名插畫家索尼婭達諾夫斯基談到她為曹文軒的《草房子》創(chuàng)作插畫時的感受說,她不止一次地為《草房子》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所感動,甚至產(chǎn)生了想為《草房子》的每一頁內(nèi)容創(chuàng)作插畫的沖動。 曹文軒是一個學者型的作家,有自己的文學理論。例如他的作品有“水”的意象,他生長在江南水鄉(xiāng),傍水而立?!八瑓⑴c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氣,我之人生觀,我之美學情調(diào)的構(gòu)造?!? 他也樂意用水來比喻自己的個性,有彈性,遇圓則圓,遇方則方。但是作品卻堅持“潔癖”。他不會像有些成人文學采取自然主義的寫法,“我寫不了蒼蠅,寫不了鼻涕,寫不了糞便,寫不了腐爛的老鼠”。不搞語言實驗,不會寫出“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肥大的笑容”這樣一個句子。更不會搞意識流、時空倒錯、人稱的隨意轉(zhuǎn)換等現(xiàn)代派手法的。“我成不了現(xiàn)代主義者,更成不了后現(xiàn)代主義者,我永遠只能是個古典主義者?!? 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中國分會主席、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說,當前兒童文學十分繁榮,題材種類豐富多彩,但在始終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道路、堅持寫實風格的作家中,曹文軒是十分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不僅打動了無數(shù)中國小讀者,而且感染了國外讀者,成為他們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讀后啟悟 曹文軒的作品往往有一種“悲傷”的色彩。有孩子問:“曹老師,您的作品為什么總是悲傷的?您為什么不為我們寫一部快樂的作品?”曹文軒說,生活中除了快樂,還有很多不快樂的東西,也是需要接觸和了解的?!逗5呐畠骸贰顿u火柴的小女孩》等公認的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恰恰是悲傷的,而不是快樂的。“快樂并不是一個人的最佳品質(zhì)。并且一味快樂,會使一個人滑向輕浮與輕飄,失去應有的莊嚴與深刻?!辈芪能幍淖髌返囊粋€重要特點是描寫苦難,窮困的生活、經(jīng)歷磨難的人們、物質(zhì)匱乏的鄉(xiāng)村……他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經(jīng)歷過各種厄運的民族,但很多年后再回顧這段歷史時會發(fā)現(xiàn),人們在經(jīng)歷磨難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從苦難中升華出的真善美的人性——曹文軒稱其為“悲憫精神”。 1.[名句]名聲若日月,功射如天地?!盾髯油醢浴? [大意]一個人的名聲之高如日月高懸,光照寰宇;功勞之大如天廣地厚,覆載萬物。荀子認為這樣的人物就能使“天下之人,應之如景(影)響”,意即這樣的人物就會受到人民的擁護,具有號召力,凝聚力,“如影隨形,如響留聲”?,F(xiàn)在可用以歌頌名望極高、功勞極大的人。 2.[名句]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盾髯臃鞘印? [大意]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jù)。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jù)。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一定道理。 3.[名句]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盾髯哟舐浴? [大意]纖纖(xiān):細微。這兩句的大意是災禍的產(chǎn)生,是從細微的萌芽狀態(tài)開始,一點點發(fā)展起來的。災禍的發(fā)生不是猝然而至,而是有一個萌芽、發(fā)展、形成的過程,它的開始總是由細微處萌芽的。所以對于任何可能導致災禍的苗頭,都不可掉以輕心。這兩句可用于告誡人們對災禍要注意防微杜漸。 4.[名句]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訕s辱》 [大意]樂易:和樂平易。憂險:憂危,憂慮戒懼。夭折:短命。這兩句的大意是心情和樂平易的人常常長壽,精神憂郁、戒心過甚的人常常短命。這兩句從精神狀態(tài)方面談養(yǎng)生之道。性情平和,處事平易,不急不躁不怒,保持淡泊愉快,就有利于身體各部分的正常代謝,有益于健康長壽。精神抑郁,愁腸百結(jié),思慮過度,戒懼過甚,就會損耗精力,不利于身體各部分正常功能的發(fā)揮,這樣身體就會大受虧損,常常導致短命夭折。這兩句可用于告誡人們應保持平易愉悅的心情,不要憂思過度,以免有損身心健康。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可以想象:車吼叫著,在坑洼(wā)不平的路面上顛簸(bō),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 B.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mo)了,并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燥(zo)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 C.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hn)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zhāo)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 D.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n)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n)喊:走啊走! 答案 D 解析 A項“簸”讀bǒ。B項燥—躁。C項“召”讀zho。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題。 [甲]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乙]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星。這種不確定性,更加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丙]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2.文段中加點的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霧中之月 B.閃爍 C.更加 D.如癡如醉 答案 C 解析 不是遞進關系,而是轉(zhuǎn)折關系,應用“反而”。 3.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 頓號應改為逗號。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盡管新興閱讀方式層出不窮,“低頭族”比比皆是,但對于傳統(tǒng)的文化載體——紙質(zhì)書籍和實體書店,我們就真的能否認其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嗎? B.某些地區(qū)農(nóng)民工住宿條件極其惡劣,幾十個人睡在陰濕的地上,蓋的除個別有大衣可充當被子外,大多數(shù)擠在一起和衣而臥。 C.推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強國之策,對于推動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打造發(fā)展新引擎、增強發(fā)展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D.今年以來,全國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雖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價格仍然過高,調(diào)控房地產(chǎn)市場的工作依然繁重。 答案 C 解析 A項否定不當。B項“蓋的除個別有大衣可充當被子外”句式雜糅,可去掉“蓋的”。D項語序不當,應把“雖然”移到“全國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之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 路連接著家與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①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說 ②但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他們?nèi)匀挥袩o家可歸的感覺 ③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 ④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 ⑤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 ⑥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運 A.③⑥①④②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④⑤③②①⑥ D.②③④⑤⑥① 答案 A 解析?、劬o承上句的“路”“前方”,⑥緊承③的“流浪”,①緊承⑥的“命運”,④②銜接緊密,⑤注意其中的“也”緊承②。 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過30個字。 有人說,曹文軒被這個時代淘汰了,人人都在追逐時尚和潮流的時候,他卻原地不動,一如既往地寫他的兒童文學,這注定了他的作品沒有市場。而曹文軒卻喜歡這種狀態(tài),他說自己就是一個“逆行者”,“在隨水飄逝和逆風飛揚這兩種風采之間”,他愿做后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當前兒童文學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曹文軒依舊堅持著他的理念,這很難得。不過,至少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智者,因為他的堅持是對的,這就像炒股一樣,最后的大贏家都是那些意志堅定的人。 答: 答案 (示例)曹文軒堅持自己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寫他的兒童文學。 解析 對于敘事類文段的壓縮,一般采用“什么人(陳述對象)+干了什么事+獲得了什么結(jié)果”的表述方式。在具體解答此題時,可采用先找關鍵詞(曹文軒、兒童文學、理念等),再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二、課內(nèi)閱讀強化 閱讀下面課文選段,完成7~10題。 ①他們?nèi)ツ膬??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 ②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星。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③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④路連接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說。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他們?nèi)匀挥袩o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⑤人們早已發(fā)現(xiàn),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里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里,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象:車吼叫著,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xiàn)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并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里,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⑥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xiāng)之情的:“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于,人無法還家;更在于,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yǎng)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⑦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有刪改) 7.請簡要分析選文第⑤段的敘寫層次。 答: 答案 首先,指出“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其次,舉例闡述“苦旅”的內(nèi)涵;最后,強調(diào)人“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8.選文第⑥段引用了眾多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請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 答案 (1)闡述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是人無法還家,即便還了家,然而心靈中仍沒有家的感覺;(2)表明惦念家鄉(xiāng)是一種傳統(tǒng);(3)增強了文章的文化色彩,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9.請結(jié)合文章,闡述第⑦段畫線句的內(nèi)涵。 答: 答案 (1)他們正在路上;(2)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3)前方無論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都是一場苦旅。 10.請歸納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都有哪些表現(xiàn)。 答: 答案 (1)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 (2)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 (3)人無法還家。 (4)即使到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三、課外閱讀拓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臣心如水 王鼎鈞[注] 你為什么說,人是一個月亮,每天盡心竭力想畫成一個圓,無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個邊兒? 你能說出這句話來,除了智慧,必定還得加上了不起的滄桑閱歷。我敢預料這句話將要流傳下去,成為格言。 多年以來,我完全不知道你經(jīng)歷了一些什么樣的境況,從你這句話里,我有一些感觸和領悟。我從水成巖的皺折里想見千百年驚濤拍岸。 哦,皺折,年輪;年輪,畫不圓的圈圈;帶缺的圓,月亮;月亮,磨損了的古幣;古幣,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三十九年往事知多少,有多少是可與人言的呢,中天明月,萬古千秋,被流星隕石撞出多少傷痕,人們還不是只看見她的從容光潔?我們只有默誦自己用血寫成的經(jīng)文,天知地知,不求任何人的了解。 你提起故鄉(xiāng)。你問我歸期。這個問題教我怎樣答復你呢?你怎能了解我念的經(jīng)文呢。沒有故鄉(xiāng),哪有歸期,三十九年前在祖國大地上流亡,一路唱“哪里有我們的家鄉(xiāng)”,唱“我們再也無從流浪也無處逃亡”,唱得浪浪漫漫、雄雄壯壯,竟唱出源源不竭的勇氣來。那時候,我們都知道,祖國的幅員和青天同其遼闊,我們的草鞋勢不能踏遍,我們也知道,青山老屋高堂白發(fā)也都在那兒等待游子。但是而今,我這樣的人竟是真的沒有家鄉(xiāng)也沒有流浪的余地了,舊曲重聽,竟是只有悲傷,不免恐懼! 你說還鄉(xiāng),是的,還鄉(xiāng),為了努力畫成一個圓。還鄉(xiāng),我在夢中做過一千次,我在金黃色的麥浪上滑行而歸,不折斷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樓蹣跚迎我,一路上灑著碎磚。柳林全飄著黑亮的細絲,有似秀發(fā)…… 但是,后來,做夢回家,夢中找不到回家的巷路,一進城門就陷入迷宮,任你流淚流汗也不能脫身。夢醒了,仔細想想,也果然紊亂了巷弄。我知道我離家太久了、太久了。 不要瞞我,我知道,我早已知道,故鄉(xiāng)已沒有一間老屋,(可是為什么?)沒有一棵老樹,(為什么?)沒有一座老墳。(為什么?)老樹凋謝,訪舊為鬼。如環(huán)如帶的城墻,容得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村莊,是我從未見過的地方。故鄉(xiāng)只在傳說里,只在心上紙上。故鄉(xiāng)要你離它越遠它才越真實,你閉目不看見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她,睜開眼,“轟”的一聲,我的故鄉(xiāng)就粉碎了,那稱為記憶的底片,就曝光成為白版,麻醉消退,新的痛楚占領神經(jīng),那時,我才是真的成為沒有故鄉(xiāng)的人了。 “還鄉(xiāng)”對我能有什么意義呢?……對我來說,那還不是由這一個異鄉(xiāng)到另一個異鄉(xiāng)?還不是由一個已被人接受的異鄉(xiāng)到一個不熟悉、不適應的異鄉(xiāng)?我離鄉(xiāng)已經(jīng)四十四年,世上有什么東西,在你放棄了它失落了它四十四年之后,還能真正再屬于你?回去,還不是一個倉皇失措、張口結(jié)舌的異鄉(xiāng)人? 昨夜,我喚著故鄉(xiāng)的名字,像呼喚一個失蹤的孩子:你在哪里?故鄉(xiāng)啊,使我刻骨銘心的故鄉(xiāng),使我捶胸頓足的故鄉(xiāng)?。」枢l(xiāng),我要跪下去親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鄉(xiāng)愁裝飾過雕琢過的藝術品,你是我對大地的初戀,注定了終生要為你魂牽夢繞,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結(jié)局。 我已經(jīng)為了身在異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而飽受責難,不能為了回到故鄉(xiāng)、懷念異鄉(xiāng)再受責難。那夜,我反復誦念多年前讀過的兩句詩:月魄在天終不死,澗溪赴海料無還!好沉重的詩句,我費盡全身力氣才把它字字讀完,只要讀一遍,就是用盡我畢生的歲月,也不能把它忘記。 中秋之夜,我們一群中國人聚集了,看美國的月亮,談自己的老家,我說,我們只有國,沒有家,我們只有居所,只有通信地址!舉座愀然,猛灌茅臺。 月色如水,再默念幾遍“月魄在天終不死,澗溪赴海料無還”,任月光伐毛洗髓,想我那喜歡在新鋪的水泥地上踩一個腳印的少年,我那決心把一棵樹修剪成某種姿容的青年,我那坐在教堂里構(gòu)思無神論講義的中年,以及坐待后院長滿野草的老年。 想我看過的瀑布河源。想那山勢無情,流水無主,推擠著、踐踏著急忙行去,那進了河流的,就是河水了,那進了湖泊的,就是湖水了,那進了大江的,就是江水了,那蒸發(fā)成氣的,就是雨水露水了。我只是天地間的一瓢水! 我是異鄉(xiāng)養(yǎng)大的孤兒,我懷念故鄉(xiāng),但是感激我居過住過的每一個地方。啊,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什么,所有的故鄉(xiāng)都從異鄉(xiāng)演變而來,故鄉(xiāng)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澗溪赴海料無還!可是月魄在天終不死,如果我們能在異鄉(xiāng)創(chuàng)造價值,則形滅神存,功不可捐,故鄉(xiāng)有一天也會分享的吧。 啊,故鄉(xiāng)! 注 王鼎鈞:當代著名散文家。1925年生于山東臨沂,1949年去臺灣,1978年后移居美國紐約。 11.閱讀文章第一段,回答:文章以問句開篇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①文章以問句開篇引出下文對月、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的敘寫;②既增添了懸念,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為全文奠定了悲涼、凄清的感情基調(diào)。 12.文章運用第二人稱“你”來寫?!澳恪痹谖闹杏心膸追N指代意義?分別指出這樣寫的好處。 答: 答案 ①虛指朋友、讀者,與其對話,引發(fā)一生漂泊、眷戀故國的情愫。②運用擬人的手法,指故鄉(xiāng),與其對話,抒發(fā)對故鄉(xiāng)魂牽夢繞的懷念。③實指作者自己,與自己對話,抒發(fā)思念故鄉(xiāng)卻又擔心連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也會失去的矛盾、復雜的感情。 13.文章多處寫到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僖栽聻榫€索貫串全文,使文章更緊湊,更蘊藉;②月是中華文化中的傳統(tǒng)意象,有利于表現(xiàn)優(yōu)美的意境;③月是故鄉(xiāng)的象征,寄寓著漂泊天涯的海外華人對故鄉(xiāng)難以割舍的心路歷程。 14.試解釋“臣心如水”在文中的含義。 答: 答案?、倩霉糯Q謂用語(稱自己為“臣”),表達對祖國的赤子之心。②隱喻作者一生遠離祖國、故土,四處漂泊、流浪。③表達對祖國、對故鄉(xiāng)涓涓不息的眷戀之情。-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浙江專用2018-2019版高中語文 專題三 月是故鄉(xiāng)明 文本16 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 浙江 專用 2018 2019 高中語文 專題 故鄉(xiāng) 文本 16 前方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92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