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國新路(課件學案練習)(打包9套).zip
2018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國新路(課件學案練習)(打包9套).zip,2018,年高,歷史,二輪,復習,板塊,特色,探索,中的,新國新路,課件,練習,打包
課時達標檢測(七)現代中國的過渡與曲折—1949~1978年的中國
(時間:45分鐘 滿分:8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8屆高三·宜春六校聯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 )
A.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
B.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
C.不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D.使國家管理實現了有法可依
解析:選A 據材料“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得出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故A項正確。
2.1950年11月,陳云在第二次全國財經會議上提出:“經濟建設的投資,要規(guī)定這一條原則:對直接與戰(zhàn)爭有關的軍工投資,對財政收入直接有幫助的投資,對穩(wěn)定市場有密切關系的投資,這三者應該予以滿足,除此之外,應加以削減?!碑敃r影響我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要因素是( )
A.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形勢
B.人民迫切要求改變重工業(yè)落后面貌的愿望
C.50年代初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
D.新中國成立初國民經濟恢復的需要
解析:選C 50年代初,我國對外面臨朝鮮戰(zhàn)爭和資本主義陣營的敵對封鎖,對內面臨落后的生產力要求提出經濟建設,故C項正確。
3.(2017·長沙二模)1952年,馬林科夫在蘇共“十九大”上將緬甸、印度、埃及等國列入“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和附屬國”范圍。同年,周恩來強調要根據各國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態(tài)度來分清敵、我、友,中國外交要爭取亞非國家在戰(zhàn)時保持中立,在和平時同帝國主義保持距離。中蘇的這種分歧表明此時( )
A.中國開始質疑“一邊倒”外交戰(zhàn)略的正確性
B.中國對外政策的思路出現了局部調整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D.中國已不再需要同蘇聯協調對外政策
解析:選B 材料反映中國主張按各國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態(tài)度來分清敵、我、友,并要求積極爭取亞非國家,說明中國外交政策的思想是以國家利益為主要出發(fā)點,而非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故B項正確。
4.某地1948年有雇農80多戶,貧困戶190多戶,中等戶110多戶,富戶18戶,地主27戶。到1953年,雇農有3戶,貧困戶有70多戶,中等戶330多戶,富戶和地主已經消失,新富農有4戶。這主要表明土地改革運動( )
A.為新中國工業(yè)化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
B.使農村生產關系發(fā)生根本變革
C.保存著非社會主義的經濟因素
D.使農村集體經濟占據主導地位
解析:選C 材料未涉及土地改革運動與工業(yè)化的關系,故A項錯誤;土地改革運動用農民土地所有制取代地主土地所有制,兩者在本質上都屬于生產資料私有制,故B項錯誤;1953年土地改革運動完成后,雖然富戶和地主已經消失,但出現了新富農,說明保存著非社會主義的經濟因素,故C項正確;土地改革運動把土地分給農民,與集體經濟無關,故D項錯誤。
5.(2017·臨沂三模)下表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向蘇聯派遣留學生的情況。表中內容反映了( )
階段
時間
人數
第一階段
1950~1953年
1 708名
第二階段
1954~1956年
5 853名
第三階段
1957~1958年
1 654名
第四階段
1959~1965年
很少
A.文化交流受國家關系影響
B.教育受制于兩極格局
C.蘇聯支持新中國經濟建設
D.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
解析:選A 材料呈現的是1950~1965年中國向蘇聯派遣留學生的情況。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處于冷戰(zhàn)的格局下,“一邊倒”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從而獲的蘇聯的援助和承認,中國派遣蘇聯的留學生數量增多(1950~1956年),但是伴隨中蘇關系的惡化,中國派遣留學生減少(1957~1965年),故A項正確。
6.1954年憲法的文本表述中,條文中盡量沒有用“為、時、應、得、其、凡”等字,而改為“是、的、時候,應當可以,他們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規(guī)定之”中的“之”字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沒有實際意義,也都去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1954年憲法具有靈活性的特點
B.1954年憲法具有嚴謹的憲法結構
C.有利于民眾對憲法的理解和擁護
D.1954年憲法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
解析:選C 材料中將“為、時、應、得、其、凡”等字改為“是、的、時候,應當可以,他們或它的,任何或一切”主要是便于民眾對憲法的理解,故C項正確。
7.(2017·商丘模擬)“一五”期間,“優(yōu)先保證工業(yè)面向華北、西北和華中的新工業(yè)中心”,大部分的工廠“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漢、內蒙古的包頭、吉林的長春和四川的成都”。這說明“一五”計劃( )
A.有利于各地區(qū)經濟的均衡發(fā)展
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業(yè)布局
C.實施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戰(zhàn)略
D.有效提升了我國的產業(yè)結構
解析:選A “優(yōu)先保證工業(yè)面向華北、西北和華中的新工業(yè)中心”,大部分的工廠“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這些地方都是過去工業(yè)落后的地方,可見這種布局有利于各地區(qū)經濟均衡發(fā)展,故A項正確。
8.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文人畫因其貴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幾乎絕對意義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國傳統繪畫包括文人畫也因其“民族性”這一特色獲得了更大意義上的生存空間。這一變化表明( )
A.思想解放推動了文化的繁榮
B.政策轉變影響傳統文化的發(fā)展
C.文化領域“左”傾錯誤得以糾正
D.社會主義制度在全國基本確立
解析:選B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據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政策轉變影響傳統文化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思想解放推動了文化的繁榮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這一時期文化領域還沒有出現“左”傾錯誤,故C項錯誤;社會主義制度在全國基本確立的主要標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D項錯誤。
9.(2017·唐山三模)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談道:“蘇聯的辦法把農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它米吃,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這在本質上反映了( )
A.中蘇兩國關系不斷惡化,社會主義陣營瓦解
B.毛澤東把農業(yè)農民問題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上
C.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必要
D.蘇聯的農業(yè)集體化政策造成了嚴重后果
解析:選C 1956年中蘇關系尚未惡化,故A項錯誤;新中國成立初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故B項錯誤;毛澤東認為工業(yè)化同時應當注重農民的利益,故C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蘇聯農業(yè)化問題,故D項錯誤。
10.“小農經濟獨木橋,合作社是康莊道,人民公社辦起來,天堂哪有人間好?!边@是1958年流行的一首詩歌,這首詩反映出( )
A.當時人們對人民公社的衷心擁護和贊美
B.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的直線發(fā)展歷程
C.小農經濟是阻礙新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落后生產方式
D.生產關系的變革逐漸與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脫離
解析:選D 從小農經濟到農業(yè)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逐漸與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脫離,故D項符合題意。
11.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就阿爾巴尼亞等國提案進行表決,結果131個會員國中,一共有76票贊成,17票棄權,35票反對,這使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間提前了。這一外交成就( )
A.與中美正式建交不無關系
B.這是非洲國家聯合支持的結果
C.表明中國綜合國力增強
D.表明美國的霸權政策不得人心
解析:選C 第26屆聯大中國恢復合法席位能獲得多數國家支持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的結果,故C項正確。
12.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復“文化大革命”后業(yè)已停止的高等學校招生,招生對象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和解放軍戰(zhàn)士,招生辦法是“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這種做法( )
A.實際上恢復了高考制度
B.導致教育質量大幅下降
C.貫徹了新中國教育方針
D.體現了撥亂反正的要求
解析:選B 1977年恢復高考,故A項錯誤;“文化大革命”期間高校招生對象素質不高,故B項正確;“文化大革命”教育體現了階級斗爭的特點,故C項錯誤;材料中教育執(zhí)行“左”傾思想,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后3個月里,同11個國家建交,它們均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8個月后建交國達到17個,此后直到1955年亞非會議召開,僅增加了5個,達到22個,其中包括5個北歐、中歐國家和5個亞洲國家。
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亞洲國家中首先與中國建交的是朝鮮和越南民主共和國,隨后是印度和緬甸。由于它們代表了兩種不同性質和類型的國家,中國領導人從交往中得到的經驗是不同的??梢钥隙ǖ氖牵袊I導人是從與印度等國的交往中和從這類國家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立場、態(tài)度中,逐步獲取經驗并確定了新中國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中國與印度的協議中首先提出,絕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國領導人認識國家關系問題的內在邏輯。
材料三 當周恩來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出現在國際多邊外交舞臺上時,新中國的國家利益已經也必須被置于有關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周恩來不僅堅決反對美國的干涉政策和法國維護殖民統治利益的企圖,而且也不贊成蘇聯的僵硬態(tài)度,并說服越南放棄了關于印度支那三國是“統一的整體”、不從老撾和柬埔寨撤軍等主張和在臨時分界線問題上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周恩來的努力明顯地展現出新中國從朝鮮戰(zhàn)爭中吸取的經驗教訓,當他為了國家的經濟建設而力爭在周邊保持和平環(huán)境時,既反對和防止敵對的大國在接近中國的國家和地區(qū)部署軍事力量,也絕不再被盟國拖入與美國的戰(zhàn)爭……歷史的發(fā)展表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可以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性界碑,它是從革命運動外交向國家外交過渡的一次關鍵性轉變,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最終形成。
——以上三則材料均摘自牛軍《新中國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況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中印協議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6分)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應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從革命運動外交向國家外交過渡的一次關鍵性轉變”。(11分)
解析:第(1)問,結合當時兩極對峙的國際背景和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等內容分析原因。第(2)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首要目的之一就是和平解決中印邊界糾紛等問題;再就是為新中國經濟的恢復和建設營造安定的周邊環(huán)境。第(3)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針以及和平共處外交方針提出后給中國外交所帶來的變化上比較概括分析。
答案:(1)原因:二戰(zhàn)后形成兩極格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國家嚴重對立;中國“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方針的限制;美國推行遏制政策的影響;朝鮮戰(zhàn)爭的沖擊等。(8分)
(2)目的:為“一五”計劃的開展營造安定的周邊環(huán)境;打破帝國主義的外交孤立、外交封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糾紛等問題。(6分)
(3)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兩極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大方針,具有鮮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國是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強調階級斗爭,意識形態(tài)色彩濃厚。(5分)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則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差別,更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此后的中國外交把國家作為外交的對象,更務實地以國家利益作為外交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日內瓦會議上中國代表團的主張和行為,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運用,也是國家外交的體現。所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從革命外交向國家外交過渡的一次關鍵性轉變。(6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中蘇兩國對各自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認識都經歷了一系列探索。
蘇聯:1936年,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斯大林宣布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1939年宣布向共產主義過渡。1959年,赫魯曉夫斷言蘇聯已進入“全面展開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的時期”,1961年宣布在20年內“將基本上建成共產主義社會”。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稱蘇聯建成了“發(fā)達的社會主義社會”。1977年蘇聯憲法載明“蘇聯已經建成發(fā)達的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1956年,中共八大宣告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八屆二中全會上又提出“要用十年趕英,二十年趕美,五十年實現共產主義”。1987年,中共十三大比較系統地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從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
結合材料和蘇、中社會主義建設的史實,談談你對“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探索”的認識,并對你的認識進行簡要闡述。(要求:結論明確,依據史實,闡釋充分,邏輯嚴謹,表述清楚。)(12分)
解析:須圍繞蘇、中兩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對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認識”這一核心問題得出結論;要概括出蘇、中各自探索過程的特點,并聯系相關史實,分析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對結論進行充分論證;對認識進行適當升華。材料中呈現的是蘇聯和中國在先后建成社會主義以后,蘇聯提出向共產主義過渡,先后經歷“全面展開到基本建成到已經建成”三個階段,但是事實是在這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脫離本國實際(國情)進而使得蘇聯在1991年解體;中國也出現加速發(fā)展的過程,這是中國“左”傾錯誤的體現,中國能意識到錯誤,并撥亂反正,重新定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行改革開放,初步立足提高中國生產力水平,不盲目追求生產關系的進步性,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答案:示例
認識:對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認識必須立足國情。
闡述: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社會主義的標準就是公有制。在社會主義改革進程中,對社會主義的認識脫離了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犯了“左”的錯誤,給經濟建設帶來了損害,成為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初期效法蘇聯模式,20世紀50年代末“左”傾錯誤泛濫,嚴重脫離了經濟建設的實際,給經濟建設帶來了嚴重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正確認識國情的基礎上,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
結論: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階段,是制定經濟建設方針的關鍵。(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極大地解放了思想?;蚪洕ㄔO必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2分)
7
收藏
編號:4388601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euaym0c" class="font-tahoma">6.04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1-06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2018
年高
歷史
二輪
復習
板塊
特色
探索
中的
新國新路
課件
練習
打包
- 資源描述:
-
2018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國新路(課件學案練習)(打包9套).zip,2018,年高,歷史,二輪,復習,板塊,特色,探索,中的,新國新路,課件,練習,打包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