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教科版科學三上1.1《我看到了什么》word教案.doc
《2019秋教科版科學三上1.1《我看到了什么》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秋教科版科學三上1.1《我看到了什么》word教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秋教科版科學三上1.1《我看到了什么》word教案 【設計思路】 本課內容既是植物單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個科學課的起始部分,相當于一個初步接觸科學觀察的學生,經(jīng)歷一次怎樣用觀察的方法學習科學的過程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么是真正的觀察,還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對觀察手段的認識,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這一點上,本課要讓學生會體會到,科學課上的觀察必須是全身感官都要參與的觀察,從而豐富學生的觀察手段。 植物是學生十分熟悉的事物,大樹又是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物體。對大樹的觀察,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關于這棵樹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方面的事實性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樹看做一個生命體。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于觀察的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借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fā)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準備】 在校園中確定幾棵學生可以觀察的大樹。 為學生準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校園里、在每天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在山坡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樹,你有沒有仔細地看看它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樹,比一比誰的發(fā)現(xiàn)多。 二、看照片上的樹 1、從書上這幅大樹的照片里,請大家仔細地看,你能發(fā)現(xiàn)有關這棵樹的哪些特點? 2、自己邊看邊數(shù),數(shù)數(shù)在這張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內容? 3、學生看一分鐘。 4、把你看到的內容與小組成員相互說說。 5、現(xiàn)在來說說你們小組看到了哪些內容,我們大家?guī)退麄償?shù)數(shù)。(要求仔細傾聽,并大膽說出新的發(fā)現(xiàn),同時區(qū)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的信息。) (學生邊說,教師邊記錄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大樹的照片,為下面的研究做好鋪墊,無形中滲透從大樹的照片看到的內容是不多的。) 三、回憶中的大樹 1、教師引導:這只是照片上的一棵大樹,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們從照片上看不出更多的東西,回憶一下你看到過的一棵真正的大樹,說一說你在樹上或樹下曾經(jīng)看到過什么? 2、小組交流。讓學生把看到過的情況在小組里說一說。 3、全班交流、討論。 4、教師提問:在真正的大樹前看到過的情況比圖片上的發(fā)現(xiàn)是多還是少?為什么會多呢? 5、如果我們現(xiàn)在到一棵真正的大樹前再去看看,你會不會看到更多呢?為什么再去看看會看到更多的內容呢? 6、教師總結:當我們想要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帶著這樣的目的去看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什么樣的活動是觀察活動。) 四、觀察真正的大樹 1、如果現(xiàn)在我們來到一棵真正的大樹前,你想觀察關于大樹的什么內容? 2、學生小組討論:如果現(xiàn)在來到一棵大樹下,我想觀察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3、匯報,交流,傾聽。 每一組都說一說觀察的內容和方法,其他組的同學聽聽這一組的觀察內容和方法是否可行,可以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4、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用什么來觀察?還有更多的方法嗎?(在一棵大樹前我們看,我們聞,我們聽,我們還能…… 5、(發(fā)放觀察記錄紙)你打算記錄些什么內容?怎樣記錄? 6、有沒有辦法讓我們在課堂中或回家后繼續(xù)研究這棵大樹?(收集標本、拓印樹皮、樹葉等)在觀察中,你們需要哪些工具?還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強調:活動中的安全) 7、(發(fā)放工具)現(xiàn)在就讓我們認真地去觀察大樹。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怎樣進行觀察活動。) 五、來到真正的大樹前進行觀察 1、實地觀察一棵大樹 讓學生來到校園里的大樹前自行觀察一棵大樹,同時把觀察到的信息,用簡短的詞語記錄下來。教師觀察學生的觀察活動,適當?shù)臅r候加以指導。 2、匯報交流:回教室后分組匯報,集體交流,說說從不同的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命體。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實地觀察一棵大樹,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 六、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掌握了科學的觀察方法…… 2、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觀察,觀察了一棵真正的大樹,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其實,大自然中有許多的奧秘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都學到些什么。) 七、作業(yè): 我們回家后再像今天這樣進行一次觀察活動,觀察一棵大樹,然后把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把觀察活動引申到課外,布置了任務,為《校園的樹木》的交流活動做好鋪墊。) 附送: 2019秋教科版科學三上1.2《校園的樹木》word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樹的整體形態(tài)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的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繼續(xù)關注樹木的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的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的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的樹長在校園的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的觀察方法來觀察新的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的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的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的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的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的樹葉和果實。這是樹的果實。這是我的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的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 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的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的順序來記錄。最好能貼上收集到的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jù)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的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的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的生長需要什么樣的條件? 不同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大樹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xù)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fā)現(xiàn)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的發(fā)現(xiàn)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的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我看到了什么 2019 秋教科版 科學 1.1 到了 什么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570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