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doc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 教材分析 主要內容包括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的教學要使學生明白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氣候變暖是第一部分內容的核心。人為因素在全球氣候變暖中的作用,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但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自然規(guī)律,人為因素在其中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因此,要正確地分析人類在氣候變暖過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作用,首先應該從宏觀背景上了解氣候變化大的規(guī)律,從而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規(guī)范我們自己的行為。 “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的重點在“影響”上,而有些影響可能尚未發(fā)生,是預測性的。教材中主要講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可能影響:沿海低地可能被淹、不同地區(qū)的農作物產(chǎn)量可能有減有增、自然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可能會增強、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和供需矛盾可能會增加。 “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的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氣候變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人類應該積極地去適應它,并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采取應對措施。人類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生產(chǎn)活動中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而施加的,因此,教學要從如何減少溫室氣體這個主題圍繞著起來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資料認識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之中并呈現(xiàn)一定的變化周期。 (2)舉例說明全球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了解人類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對策。 2.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有關的氣候資料,并將氣候變化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運用在地理學習過程中。 (2)從各溫度帶代表性氣候變化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找目前氣候變化的應變措施與對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尊重自然規(guī)律、積極地適應自然規(guī)律,并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觀念。 (2)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 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2. 歷史時期和近代時期氣候的變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法、案例分析法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下。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想和大家回憶一下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從軍行》,其中有一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睂τ谠娭刑岬降摹皹翘m”,大家腦海中立刻會想到什么呢? 生:樓蘭古城,樓蘭木乃伊等。 師:看來大家對樓蘭是有一定的印象的?!皹翘m”是指我國漢代時期西域的一個古國,在唐朝以前突然在歷史上消失了,從此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關于樓蘭的任何文書記載。關于樓蘭國的神秘失蹤近代學者爭論不休,其中最為人們接受的一個觀點是“氣候惡化論”:樓蘭的消失主要是因為全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而且當時處于變暖時期,加上樓蘭人盲目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從而導致當?shù)馗珊?、缺水,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從此樓蘭就成了一座棄置的空城。 所以無論從古樓蘭國的變遷還是從今天樓蘭古城所在的地理環(huán)境來說,氣候的變化肯定與它的突然消失存在著某種不可脫離的關系。 那么,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主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二、講授新課(35分鐘) (板書)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 師:首先,我們來學第一個知識點: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大家請閱讀課本P49的第一自然段,然后我們進行理解。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師:氣候變暖問題近年來早已成為全球變化的熱點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著名的《京都議定書》就是一個針對氣候變暖而制定的全球性文件。 我們對氣候變化感覺不明顯,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得從“氣候變化”的概念入手,請大家把它的概念給讀出來。 (板書)1.氣候變化概念: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生: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師:不錯,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那么,我們如何來理解這句話呢?首先,注意“長時期”這三個字,這就說明了我們對于氣候變化的感覺是不怎么明顯的。為什么呢?我們來回憶下小學曾學過的關于樹木年輪的課文。大家都知道,樹木年輪的厚薄取決于氣候條件,在寒冷或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樹木生長得比較慢,因而年輪較??;反之,在溫暖或濕潤條件下,樹木生長就比較快,年輪也就比較厚了。在經(jīng)歷長時期的氣候變化后,樹干內就形成了一圈圈厚薄不一的年輪,所以說,樹木的年輪實際上就是記錄了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的變化。那么,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生: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板書)2.主要表現(xiàn):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師:大家都知道地球形成已經(jīng)有幾十億年了,在這幾十億年里,地球上的氣候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我們把這幾十億年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按時間跨度來分成了三個階段,那么分別是哪三個階段呢? (板書)3.按時間跨度分: 生: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和近代氣候變化。 (板書)(1)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 師: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 (板書)(2)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 師: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 (板書)(3)近代氣候變化。 師: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近代氣候變化。 師:那么全球氣候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看課本P49圖2.25。圖示的時間段為過去1萬年。圖中的縱橫坐標分別是什么?請大家解讀這個圖示。 生:橫坐標是指距今的年代,縱坐標是氣溫變化數(shù)值。圖中展示了1萬年來氣溫的變化情況。 師:通過讀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氣溫變化呈波動上升趨勢。 師:不錯。首先我們找出了圖示的各要素,再看圖2.25右邊的注解“距今一萬年的人類歷史時期就處在地質歷史時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通過對比圖表,在距今一萬年時之前地球的氣溫是比較低的,但在距今一萬年之后,其數(shù)值迅速上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起伏變化,但就總體來說是上升的趨勢。所以該氣溫變化曲線說明了這一萬年以來氣候的確在不斷變化,冷暖交替,呈波動上升的趨勢。 師:目前,人們比較關心的是近百年來的氣候變化。那么再請大家看圖2.26,同樣地,縱坐標是氣溫變化數(shù)值,但橫坐標的時間段是過去的140年。通過讀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近百年來,氣溫曲線呈上升趨勢。 師:很好。近百年來,氣候的變化已經(jīng)可以用觀測數(shù)據(jù)來研究了。如果從圖2.25中取近百年這個時段來看,可以看出氣溫曲線呈上升趨勢,但看不出波動。如果把這個“放大”,如圖2.26,就可以看到氣溫仍然是波動上升的,而且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 ℃。通過這兩幅圖對照,可以看出,這反映了教材中講的“大尺度的氣候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jù),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jié)”。 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氣候的確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 (板書)4.近百年的顯著特點為:氣溫升高; 師:下面大家做第50頁讀圖思考:結合圖2.26,確定全球近百年來兩次明顯升溫的大致時期。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生:圖中可看出,第一次出現(xiàn)在1900年~1940年間,另一次出現(xiàn)在1980年~2000年間。 師:通過讀圖,我們可以看出過去一百多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有兩次明顯的升溫時期,第一次出現(xiàn)在1860年~1940年間,這為一個周期(80年),其升溫時期在1900年~1940年(40年);另一次出現(xiàn)在1940年~2000年間,這又為另一個周期(60年),其升溫時期在1980年~2000年(20年);通過對比兩個時段的氣溫變化,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氣溫變化周期越來越短了,而且升溫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呈波動上升的趨勢。 師:那么請大家繼續(xù)閱讀P50“我國近百年來的氣候變化”的內容,然后說明氣候變化有什么特點? 生: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師:大家閱讀的內容說明:全球氣溫的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個地區(qū)氣溫都在上升。就我國來說,其氣溫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溫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的,但從個別地區(qū)來分析,卻總存在差異。例如我國北方地區(qū)氣溫增高比較明顯,且西北變暖的強度高于全國平均值;而有些地區(qū),如我國長江以南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所以說,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生: (板書)5.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師:好,結合前面所學到的知識,我們來做一下課本P50的活動題。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由此你將得出怎樣的結論? (2)近現(xiàn)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參考答案: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的氣候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氣候變暖問題。因為實際的氣溫變化曲線,比自然變化模擬值高很多。由此可知,影響氣候變暖的因素不僅有自然因素,還有其他因素,可以概括為人為因素,而且人為原因的作用較大。 (2)近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近50年來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與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壞森林有關。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師:來,我們繼續(xù)學習。我們都知道全球的氣候在不斷變化中,而且近年來其走向是趨于變暖的。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近百年來的氣候變化已經(jīng)給全球及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經(jīng)濟帶來了重要影響。請大家看課本P51圖2.28“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這幅圖說明了什么問題? (板書)主要是變暖的影響: 生: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海平面上升。 (板書)1.海平面上升:改變海岸線,沿海地區(qū)被淹沒,港口設備和海岸建筑物被損壞,影響航運;地下水位升高,土壤鹽漬化,影響農業(yè)生產(chǎn);沿海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受影響等。 師:對,全球變暖的最明顯后果之一就是海平面上升。那么氣候變暖為什么會帶來海平面上升呢? 生:氣候變暖會使冰川融化,海水熱膨脹,所以海平面上升。 師:冰川融化、海水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是長期而緩慢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會上漲88厘米。那么海平面上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請大家結合課本P52的案例3,然后進行歸納。 生: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qū)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qū)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師:是的,特別是圖2.28中紅色線的地區(qū),那里分布著很多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如倫敦,紐約,東京等,還有其它大洋中的比較低海拔的小島,一旦海平面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它們都將會遭受到“滅頂之災”,就如案例3中提到的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這個四季風景如畫的南太平洋小國目前正因海平面升高而面臨被海水吞沒的危險。圖瓦盧將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其它影響還有地下水位升高,導致土壤鹽漬化,影響農業(yè)生產(chǎn);港口設備和海岸建筑物被損壞,影響航運;沿海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受影響等。那么,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產(chǎn)活動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生:影響農業(yè)的生產(chǎn)。 (板書)2.影響農業(yè)的生產(chǎn); 有利:溫度帶北移利于農作物生長:高緯生長期延長,產(chǎn)量增加;低緯不會遭受害。 不利:中緯谷物帶生產(chǎn)力下降,病蟲害增加。 師: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農作物產(chǎn)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chǎn)。大家看書,看看氣候變暖對不同地區(qū)農業(yè)的影響是怎樣的,并分析里面道理,然后我會請一位同學來進行回答。(提問學生) 生:就地區(qū)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chǎn)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chǎn)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fā)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qū)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嚴峻。 師:其實,全球氣候變暖對于農業(yè)生產(chǎn)有利也有害。從利方面出發(fā),由于溫度帶北移,積溫的增加,生長期的延長,利于高緯地區(qū)的作物生長,但對于低緯地區(qū)來說,由于變暖,冬天家作物遭受冷害頻率就相對會變??;從不利方面出發(fā),同于氣溫上升,加速陸地蒸發(fā),地表水分減少,低緯地區(qū)會變得干旱,農作物的產(chǎn)量就會下降,而中緯度谷物帶的生產(chǎn)力下降,病蟲害會增加。那么,全球氣候變暖會不會對工業(yè)產(chǎn)生影響呢? 生:高緯地區(qū)減少供暖能源消耗,低緯地區(qū)增加制冷能源消耗。 師:全球氣候變暖對水循環(huán)過程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提問學生) (板書)3. 工業(yè)生產(chǎn):高緯減少供暖能源消耗;低緯增加制冷能源消耗。 師:工業(yè)生產(chǎn):高緯減少供暖能源消耗;低緯增加制冷能源消耗。 (板書)4. 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生:會使蒸發(fā)加大,改變區(qū)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時間的發(fā)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fā)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fā)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雨供與供需矛盾。 師:謝謝這們同學的回答。所以,氣候變暖對水循環(huán)過程的影響是將會加劇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從而將引起一連串的環(huán)境與政治等問題。 (板書)5.人類健康:增加疫病發(fā)病率,疾病傳播范圍增大,死亡數(shù)量相對增加。 師: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利于更多的細菌繁殖,從而增加疫病發(fā)病率,合疾病傳播范圍增大。 (板書)6.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多樣性減少;影響洋流,漁場消失或擴大;土壤荒漠化。 師:另一方面,全球氣候變暖也會改變著生態(tài)系統(tǒng),首先因不適應干旱,物種的多樣性會減少;升溫又會影響洋流,導致漁場消失或擴大;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土壤荒漠化。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有對人類有有利的方面,但也有很多是不利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暖,化害為利?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第三個內容: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師:氣候變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人類應該積極地去適應它,并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采取應對措施。下面我們來看看P53活動,然后分析歸納其適應對策。 生:(閱讀,分析,討論) 師:首先,就近百年來看,人類因素對氣候變暖已經(jīng)超越了自然因素的影響成為了主導因素。所以第一個適應對策我們應該做的是什么啊? 生:對人類增長進行控制。 (板書)1. 控制人口增長:如計劃生育政策 師:那么人類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什么途徑產(chǎn)生的呢? 生:主要是在生產(chǎn)活動中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 師:回答得不錯,所以我們第二步就是要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控制,那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途徑有哪些呢? (板書)2.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改變能源結構,采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生:改變能源結構,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發(fā)電和其他能源轉換部門的效率;提高工業(yè)生產(chǎn)部門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chǎn)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門的能源效率;減少森林植被的破壞;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場排放甲烷等。 師:所以相應地,我們需要進行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那么增加溫室氣體吸收的主要途徑有哪些呢? (板書)3.增加溫室氣體吸收:植樹造林和固碳技術 生: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師:其中固碳技術就是指把燃燒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然后深海棄置和地下棄置,或者通過化學、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固碳技術的原理是清楚的,但能否成為實用技術還是未知數(shù)。 師: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例如有什么?請大家讀出來。 (板書)4. 適應氣候變化:培養(yǎng)新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chǎn)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 生:培養(yǎng)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chǎn)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 師:最后就是從各國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來看。分別有什么手段? (板書)5.政策手段: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jīng)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 生:一是實行直接控制,二是應用經(jīng)濟手段,三是鼓勵公眾參與。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其中政府實行直接控制,是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應用經(jīng)濟手段則包括征收污染稅費,實施排污權交易,提供補助資金和開發(fā)援助等;鼓勵公眾參與則包括向公眾提供信息,進行教育、培訓等。 (板書)6.技術手段:節(jié)能技術、生物能技術、二氧化碳固定技術等 師: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發(fā)達國家已把開發(fā)節(jié)能和新型能源技術列為能源戰(zhàn)略的重點。而今后可供選擇的技術來看,主要有節(jié)能技術、生物能技術、二氧化碳固定技術等。 (板書)7. 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師:又因為這是國際性問題,我們國與國之間需要進行技術與經(jīng)驗的交流,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三、總結:(2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主要是三方面的內容,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其中難點是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中,需要理解歷史時期與近代時期的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大尺度氣候變化與小尺度氣候變化間的關系;然后就是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可能影響和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請大家要熟記其影響和對策分別有哪些,這是考試的重點。 四、復習鞏固:(2分鐘) 1.這幾十億年來地球氣候的變化分為哪三個階段? 參考答案:時間跨度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2.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海平面上升、影響農業(yè)的生產(chǎn)、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等。 雙項選擇: (1)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帶的影響有(AB) A.加劇農田土壤鹽堿化 B.灘涂面積減少 C.淹沒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2)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有(BC) A.臭氧層破壞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五、布置作業(yè):(1分鐘) 課本P52活動,下節(jié)課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中 1.氣候變化概念: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2.主要表現(xiàn):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3.按時間跨度分: (1)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 (2)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 (3)近代氣候變化。 4.近百年的顯著特點為:氣溫升高。 5.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主要是變暖的影響: 1.海平面上升:改變海岸線,沿海地區(qū)被淹沒;港口設備和海岸建筑物被損壞,影響航運;地下水位升高,土壤鹽漬化,影響農業(yè)生產(chǎn);沿海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受影響等。 2.農業(yè)的生產(chǎn): 有利:溫度帶北移利于農作物生長:高緯生長期延長,產(chǎn)量增加;低緯不會遭受害。 不利:中緯谷物帶生產(chǎn)力下降,病蟲害增加。 3.工業(yè)生產(chǎn):高緯減少供暖能源消耗;低緯增加制冷能源消耗。 4.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 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5.人類健康:增加疫病發(fā)病率,疾病傳播范圍增大,死亡數(shù)量相對增加。 6.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多樣性減少;影響洋流,漁場消失或擴大;土壤荒漠化。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1.控制人口增長:計劃生育政策 2.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改變能源結構,采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3.增加溫室氣體吸收:植樹造林和CO?固定技術 4.適應氣候變化:培養(yǎng)新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chǎn)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 5.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jīng)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 6.技術手段:節(jié)能技術、生物能技術、二氧化碳固定技術等 7.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 2019 2020 年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全球 氣候變化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24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