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 寒假訓練07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docx
《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 寒假訓練07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 寒假訓練07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docx(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寒假訓練07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1.【2015高考卷1】康有為在《新學偽經(jīng)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 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 C.倡導維新變法 D.顛覆孔孟學說 1.【2019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聯(lián)考】利瑪竇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1582年他來到澳門,通過“送禮”獲準到內地傳教,利瑪竇傳教時尊重中國人“祭孔祀祖”的習俗,同時宣稱“上帝就是你們所知的天,他曾經(jīng)啟示過你們的孔丘、孟軻和許多古昔君王,我們的來到,不是否定你們的圣經(jīng)賢傳,只是提出一些補充而已。”以上可以看出利瑪竇在中國傳教的主要特點是 A.將天主教教義和中國儒家經(jīng)典融合起來 B.背離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則和精神 C.將傳播西方科技文化作為傳教的敲門磚 D.主動適應中國國情尊重中國習俗 2.【2018河北省辛集中學月考】表中變化發(fā)生的原因是 時段 流行話題 五四運動前 孔教、文學改革、國語統(tǒng)一、女子解放、貞操、禮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戲劇改良 五四運動后 平民、勞工、勞動、階級 A.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啟蒙任務已完成 C.無產(chǎn)階級取得了政治權利 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3.【2018山西省太原市模擬】1919年2月,保守復古的林紓對陳獨秀,蔡元培諸人進行批判。捍衛(wèi)文言文與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辯駁。這一論戰(zhàn)使得《新青年》聲名大振,“最高印數(shù)達到一萬五六千份”。這反映出當時 A.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 B.文化平民化成為趨勢 C.傳統(tǒng)文化被新文化否定 D.追求新思想成為主流 4.【2018湖北鄂東南省教學改革聯(lián)盟學校聯(lián)考】1904年,中國科舉史上進行最后一科會試:第一場考中國治史論五篇,體現(xiàn)出注重現(xiàn)實、著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關于當時內政外交的重要問題;第三場考《四書》《五經(jīng)》義。這次考試 A.折射了中國近代化的艱難努力 B.客觀上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礎 C.標志著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階段 D.體現(xiàn)了中國教育的半殖民地特點 5.【2018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鴉片戰(zhàn)爭后,姚瑩寫下《康輶紀行》,“冀雪中國之恥,重邊海之防”,“欲吾中國稍習夷事,以求撫馭之方耳”。該書的意義在于 A.引起了清政府對邊防問題足夠的重視 B.推動了清政府大規(guī)模近代化的實踐 C.開啟了中國早期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 D.拋棄了天朝上國觀念主動融入世界 6.【2018上海市長寧區(qū)二?!恳韵卤砀駜热菔悄惩瑢W的歷史研究論文提綱,由此判斷該論文的主題應該是 A.工業(yè)革命對亞洲的影響 B.反對殖民侵略的變革 C.富國強兵的革命浪潮 D.現(xiàn)代化改革是救國之道 7.【2018蘇州市模擬】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須知今后的世界,變成勞工的世界”。李大釗通過這些文章 A.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B.宣傳民主思想與科學精神 C.肯定了蘇聯(lián)的建設成就 D.提倡學習俄國,改造中國 8.【2018山西省呂梁市模擬】1919年胡適倡導“整理國故運動”,主張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亂七八糟里面尋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里面尋前因后果來;從胡說謬解里面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里面尋真價值來?!边@有助于 A.抵制袁世凱尊孔復古的逆流 B.實現(xiàn)新文化運動的根本目的 C.引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D.推動國學研究向理性化發(fā)展 9.【2018湖北省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期末】嚴復在1913年發(fā)表的《思古篇》中寫道:“……且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約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質文明已耳。不知疇國種之階級,要必以國性民質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國之國性民質,根源盛大,豈可厚誣?”材料表明嚴復 A.重拾“中體西用”思想 B.批評晚清以來的西潮澎湃 C.主張學習西方政治文明 D.質疑中國之“國性民質” 10.【2019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聯(lián)考】編寫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縣宣講稿選粹》,匯集了《說國民常識》《說世界大勢》《釋自由》《說公德》、《說中國地理》、《釋平等》、《勸寶愛國貨》、《勸破除迷信》等講稿。由此推知,宣講活動旨在 A.破除封建傳統(tǒng)禮教 B.普及近代國家觀念 C.增強民眾科學意識 D.推動鄉(xiāng)村移風易俗 11.【2019江西省撫州市七校聯(lián)考】1877年,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到達倫敦,所攜帶的國書卻是專為“惋惜滇案”的,“并無充當公使文憑”。清廷依照與周邊藩屬國交往的規(guī)則,派出郭嵩燾、劉錫鴻一正一副兩人,結果英國以不符合國際慣例為由,拒絕承認劉錫鴻的外交身份。這說明當時 A.晚清謀求外交轉型受到英國阻擾 B.傳統(tǒng)朝貢體系及觀念已經(jīng)瓦解 C.傳統(tǒng)觀念阻礙了晚清外交近代化 D.晚清政府對近代外交毫無了解 12.【2018湖南省長郡中學】1876年當郭嵩燾以公使銜出使英國時,文士們刻薄地譏笑他棄圣賢之幫而追隨于洋鬼,然李鴻章認為他是當世所識英豪,與洋務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郭嵩燾)為最。這提示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 A.以歷史親歷者標準來衡量 B.以社會需要標準來考察 C.置于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 D.注重評判者的階級立場 13.【2019湖南省醴陵市聯(lián)考】閱讀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階段 主要譯者及譯本來源 翻譯特點 主要閱讀對象 1899—1919年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等摘譯自英文版,發(fā)表在《萬國公報》《天義報》。 《新民叢報》《大公報》《民報》等報刊雜志轉載來自日文版的摘譯。 主要的翻譯方式是“轉譯”,翻譯與闡釋出現(xiàn)了不少失誤、誤讀甚至曲解。 知識精英 1920—1949年 1920年,陳望道,自主譯自日文版 1930年,華崗,中共布置任務譯自英文版 1938年,成仿吾和徐冰,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譯自德文版 1943年,博古,據(jù)俄文版對成仿吾和徐冰版進行校譯版 1945年,陳瘦石,自主譯自英文版 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共產(chǎn)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得以解讀和闡釋。 中共黨員 1949—2009年 1949年,謝唯真,“莫斯科百周年譯本”,譯自德文版 1964年,中央編譯局,譯自德文版 1978年,成仿吾,譯自德文版 1995年,中央編譯局,譯自德文版 2009年,中央編譯局,譯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CA)、《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 翻譯與出版由以往的“分散多樣”的“自由行為”上升為“統(tǒng)一集中”的“國家行為”,翻譯行為組織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 普通民眾 ——摘編自《〈共產(chǎn)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 結合中外歷史的相關內容,從上列表格中提取一個或多個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并對該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分析、評價。(要求:簡要寫出歷史現(xiàn)象,對歷史現(xiàn)象的分析、評價準確全面。) 14.【2018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業(yè)化使人們不再相信中世紀神定的等級秩序,轉而相信個人擁有天賦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自由在民族或民族國家而非王朝國家內才能得到保障?!诮?jīng)濟層面,民族國家可以提供沒有關稅和配額限制的、他們可以在其中自由貿(mào)易的自由大市場,并因此提高他們的生活水準。在19世紀的西歐,民族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在當時西歐人普遍認為,只有民族國家才能夠或似乎能夠滿足民族成員相對安全、自由的要求和實現(xiàn)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擴充軍備、對外殖民擴張、建立勢力范圍可以使民族國家更強大。民族國家越強大,民族成員的生存條件就越好,民族世代存續(xù)也就更有保證。 ——摘自李肇忠《近代西歐民族主義》 材料二 19世紀下半葉,一些先進中國人的現(xiàn)代民族意識開始逐漸覺醒了。沿海的改革者屬于近代中國人向民族主義轉變的第一代,包括容閡、伍廷芳、王韜、鄭觀應等人。當殖民者夸耀西方的文明和強盛、貶低中國文化傳統(tǒng)時,個人和國家的羞恥感融為一體,成為民族主義激情的豐富來源;同時他們認為國家強盛的關鍵在于統(tǒng)治者與人民之間有一種密切的信任關系,而這種關系在西方受到代議制政治制度的推動。內地的改革者,如馮桂芬、郭嵩燾、薛福成等人在普遍接受了變革之后,也明顯向民族主義方向發(fā)展。馮桂芬向同胞力陳要以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的失敗為恥,以此喚起國人自強的心理。郭嵩燾通過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比較,形成了民族主義的思想框架。薛福成則關注收回治外法權和提高關稅等問題。到20世紀第一年,“民族主義”的概念由梁啟超引入中國,在中國滋生蔓延半個世紀之久的民族主義意識第一次得到了正式、明確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華夏中心主義最終轉化成民族主義。 ——摘自胡滌非《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政治變遷》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西歐民族主義發(fā)展的原因及對世界帶來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說學知識,指出19世紀西歐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聯(lián)系,并分析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發(fā)展的影響。 寒假訓練07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1.【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新學偽經(jīng)考》將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斥為偽經(jīng),其目的是摧毀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思想理論依據(jù),為維新變法掃清障礙,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毀,故B項符合題意;《新學偽經(jīng)考》是康有為自身對儒學的考究,主觀意識較強,真實性不強,故A項錯誤;《新學偽經(jīng)考》主要內容是考據(jù)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目的是對儒學體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紹西方思想,也不是顛覆孔孟學說,故CD項錯誤。 【答案】B 1.【解析】根據(jù)材料中利瑪竇通過“送禮”獲準到內地傳教,并在傳教中尊重中國人“祭孔祀祖”的習俗,不否定中國的圣經(jīng)賢傳,體現(xiàn)了主動適應中國國情,尊重中國習俗,故D正確;題中利瑪竇傳教尊重中國人“祭孔祀祖”的習俗,不否定中國的圣經(jīng)賢傳,只是其適應中國國情、尊重中國習俗的表現(xiàn),并不能體現(xiàn)天主教教義與儒家經(jīng)典融合,故A錯誤;利瑪竇到中國進行傳教,盡管適應了中國的國情,尊重了中國習俗,但并沒有背離天主教的基本原則和精神,故B錯誤;題中體現(xiàn)的是利瑪竇在中國進行傳教的過程中尊重中國習俗,并沒有關于傳播西方科技文化的內容,故C錯誤。 【答案】D 2.【解析】1915年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主張女子解放、婚姻自由、反封建禮教等沖擊了封建傳統(tǒng)文化,A錯誤;B表述絕對,錯誤;五四運動后,無產(chǎn)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為爭取政治權利開始新民主主義革命,C錯誤;結合所學,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平民、勞工、勞動、階級成為流行話語,D正確。 【答案】D 3.【解析】材料內容并未涉及救亡圖存的主題,故A錯誤;論戰(zhàn)使得《新青年》聲名大振,說明《新青年》得到了民眾的關注,體現(xiàn)了文化平民化的趨勢,故B正確;“文言文與孔孟之道”之爭并不能說明傳統(tǒng)文化被新文化否定,故C錯誤;材料也無法體現(xiàn)當時追求新思想成為主流,故D錯誤。故選B。 【答案】B 4.【解析】材料“體現(xiàn)出注重現(xiàn)實、著眼改革的思想”“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關于當時內政外交的重要問題”可以看出涉及到一些關注現(xiàn)實的問題,結合所學,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朝統(tǒng)治危機日益加深,1904年科舉考試的內容表明清朝仍在為近代化艱難努力,A正確;1904年科舉考試的內容涉及到關注現(xiàn)實,著眼改革,有利于引導更多的知識分子關注社會現(xiàn)實問題,但辛亥革命的人才主要不是來源于科舉考試,B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1904年科舉考試標志著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階段,排除C;材料表明科舉考試關注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儒學,和半殖民地無關,D錯誤。 【答案】A 5.【解析】姚瑩的《康輶紀行》提出要警惕英國對西藏的侵略,加強沿海及邊疆的防務。他認為,英、法、美等國遠離中國數(shù)萬里,多年來研究中國,對中國的地理人事很熟悉,而我國對他們卻沒人了解,這是中國失敗的原因。有感于此,姚瑩在書中記載了不少有關英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國的歷史地理知識。因此該書的意義在于開啟了中國早期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故答案為C項。其他三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B、D項。 【答案】C 6.【解析】克里木戰(zhàn)敗,俄國開始廢除農(nóng)奴制的改革;“黑船事件”導致日本國門被打開,不得不面向世界,學習西方,才有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危機加深,維新變法思潮發(fā)展為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材料表明三個國家都是試圖通過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改革,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來挽救國家于危亡。故答案為D項。A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克里木戰(zhàn)爭不是殖民侵略戰(zhàn)爭,排除B項;通過改革鞏固自身統(tǒng)治,不是“革命”,排除C項。 【答案】D 7.【解析】李大釗的這些文章主要體現(xiàn)出的是俄國革命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提倡學習俄國改造中國,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A選項錯誤,馬克思主義包含很多領域,李大釗只介紹了一部分;B選項不過具體,材料介紹的主要是馬列主義;C選項錯誤,蘇聯(lián)建設成就要在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凸現(xiàn)出來。 【答案】D 8.【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關鍵信息“整理國故”、“四個尋出”等,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推動了國學研究的理性化發(fā)展,D正確;A與新文化運動思想相反;B中根本目的不符合材料主旨;C是新文化運動后期影響。 【答案】D 9.【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維新變法思想。“中體西用”是洋務派的思想,嚴復是維新變法時期的思想家,排除A項;材料強調“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皆其物質文明已耳”“中國…豈可厚誣”,可知嚴復在批評“西潮澎湃”,故B正確;“主張學習西方政治文明”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材料強調了劃分國家民族的層次要以“國性民質為之先”,“中國之國性民質,根源盛大”,D項錯誤。 【答案】B 10.【解析】根據(jù)“《說國民常識》《說世界大勢》《釋自由》《說公德》、《說中國地理》、《釋平等》、《勸寶愛國貨》”可知,宣講活動旨在普及“國民”“中國”“自由”“平等”“愛國”等近代國家觀念,B正確;1915年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禮教,并且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A;材料信息沒有涉及科學意識,排除C;只有《勸破除迷信》講稿能體現(xiàn)移風易俗,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答案】B 11.【解析】從材料可知,清廷派遣郭嵩燾、劉錫鴻出使英國,但不給近代意義上的國書,只是按照傳統(tǒng)頒發(fā)一道詔書而已,而英國以不符合國際慣例為由,拒絕承認劉錫鴻的外交身份,這反映了近代中國外交帶有傳統(tǒng)的外交觀念,說明傳統(tǒng)觀念阻礙了晚清外交近代化,C正確;材料反映清政府不符合近代外交規(guī)則,并非英國阻止中國外交轉型,A錯誤;材料“清廷依照與周邊藩屬國交往的規(guī)則”表明近代中國外交帶有傳統(tǒng)的朝貢外交觀念,故B錯誤;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的理念,“毫無了解”表述絕對化,不符合史實,D錯誤。 【答案】C 12.【解析】根據(jù)材料中“文士們刻薄地譏笑他棄圣賢之幫而追隨于洋鬼,然李鴻章認為他是當世所識英豪,與洋務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郭嵩燾)為最”得出文人士大夫對西方學說的排斥,李鴻章卻稱贊郭嵩燾英豪,文士們和李鴻章都為同時代人,評價卻不相同,說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注重評判者的階級立場,故D項正確,AC錯誤;當時郭嵩燾以公使銜出使英國時等表現(xiàn),是順應歷史潮流的近代化的應給與肯定的行為,故B項錯誤。 【答案】D 13. 【解析】 從材料信息來看,反映的是《共產(chǎn)黨宣言》被譯介到中國的過程。從材料中的譯本來源、翻譯特點和主要閱讀對象來看,表現(xiàn)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對于本題的解答,首先必須根據(jù)材料信息得出對這一過程的總體認識,然后明確不同階段的特點,概括得出《共產(chǎn)黨宣言》被譯介到中國的過程。其次可以聯(lián)系所學,論述每一階段《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不同影響,如十月革命后、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斗爭過程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隨著《共產(chǎn)黨宣言》傳播的深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取得重大成果,在論述影響的時候應當有所涉及。本題的解答首先需要根據(jù)材料信息簡要寫出歷史現(xiàn)象,然后在對歷史現(xiàn)象的分析、評價過程中要做到準確全面。 【答案】 表格所反映的總體認知: 《共產(chǎn)黨宣言》是一個系統(tǒng)科學、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正是由于它在中國的傳播,促使中國馬克思主義者逐步確立與堅定了共產(chǎn)主義信仰?!豆伯a(chǎn)黨宣言》在中國的早期翻譯和傳播并不同步,而是經(jīng)歷了一個差序性的、漸進的過程,總體上呈現(xiàn)出遞進性翻譯與選擇性傳播、多路徑傳播與多梯次傳播、主觀性解讀與“中國式”解讀、傳播與中國化的雙重變奏等特點。20世紀30年代以后,中國翻譯與傳播《共產(chǎn)黨宣言》中體現(xiàn)的中國化的特點更加明顯,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國化的成果。系統(tǒng)總結《共產(chǎn)黨宣言》在中國傳播的特點,不僅有助于我們認識早期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心路歷程,有助于在比較中了解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如何最終確立了自己的信仰,更有助于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建設與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 例1、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共產(chǎn)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社會主義運動在中國興起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陳望道翻譯的第一本《共產(chǎn)黨宣言》,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前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最早、影響最大的一本馬克思主義著作,它影響和培育了無數(shù)先進分子積極投身革命,促使他們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這本書的出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例2、《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不斷譯介與傳播,使得中國共產(chǎn)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不斷進取。20世紀20年代以后,《宣言》的引領,使得中國共產(chǎn)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不斷進取。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飛躍。 例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同時也使馬列著作的翻譯出版事業(yè)躍進到新的階段,我國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翻譯工作進入到一個集中力量、統(tǒng)一領導、有計劃、大規(guī)模開展的新階段。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繼誕生,這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共產(chǎn)黨宣言》這部光輝著作在中國經(jīng)歷了從翻譯片段到全文,從秘密出版到公開發(fā)行,從在少數(shù)知識分子中流傳到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的過程。 例4、早期在中國對《共產(chǎn)黨宣言》進行傳播的主要有外國在華傳教士、資產(chǎn)階級改革派、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無政府主義者以及馬克思主義者等。早期中國知識分子對《共產(chǎn)黨宣言》進行選擇性傳播,是從各自的階級利益、政治需求以及理論旨趣出發(fā),希望以此來詮釋自己的理論主張與政治活動。他們并非由于他們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而是試圖以此來宣傳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學說 例5、《共產(chǎn)黨宣言》傳入中國的多路徑。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早期知識分子接觸馬克思及其學說,主要是通過日本學者,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的最早中譯本(包括《宣言》)大都是根據(jù)日譯本轉譯過來的。十月革命后,開始以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等為藍本來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共產(chǎn)黨宣言》多路徑的傳入,有利于《共產(chǎn)黨宣言》文本相互補充和相互佐證,有助于在比較中更好地借鑒和吸收《共產(chǎn)黨宣言》的思想精髓。 例6、《共產(chǎn)黨宣言》被譯介到中國,經(jīng)歷了傳播、接受、融合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多個階段,這幾個階段的主題雖然明確,但內容卻是相互交叉的,在傳播中有融合、在融合中繼續(xù)傳播。結合中國實際的過程也是進一步傳播和融合的過程?!豆伯a(chǎn)黨宣言》在傳播的過程中也蘊含著中國化的過程,呈現(xiàn)出傳播與中國化雙重變奏的特點。 14. 【解析】 (1)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一“民族國家可以提供沒有關稅和配額險制的”“民族國家才能夠或似乎能夠滿足民族成員相對安全”“可以使民族國家更強大”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從政治、經(jīng)濟以及國際關系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問從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二“受到代議制政治制度的推動”“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比較”等信息歸納回答;第二小問依據(jù)所學從近代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1)原因:政治上,民族國家更有利于保障公民權利。 經(jīng)濟上,民族國家有利于國內市場的形成發(fā)展。 國際上,民族國家能滿足資產(chǎn)階級對外擴張需求,壯大國家實力。 影響:歐美國家對外殖民擴張,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動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基本形成。 (2)內容:推崇西方政治體制;重新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明;與西方建立平等關系等。 影響:政治上,有利于科學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形成,推動近代中國的反帝斗爭和民主革命;經(jīng)濟上,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經(jīng)濟的近代化;文化上,有利于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 寒假訓練07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8 2019 年高 歷史 寒假 訓練 07 近代中國 思想解放 潮流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27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