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全冊《第七單元 酸堿中和反應》教案 魯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全冊《第七單元 酸堿中和反應》教案 魯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九年級化學全冊《第七單元 酸堿中和反應》教案 魯教版
課 題
學習
目標
設計
1.會書寫常見的中和反應。、
2.能用實驗的方法探究NaOH與HCl是否恰好中和。
3.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酸堿的化學性質。
4.會寫酸堿與其他物質發(fā)生的常見的化學反應。
重點
實驗探究NaOH與HCl發(fā)生反應溶液中的物質。
難點
中和反應酸過量的探究過程.
教學模式
四環(huán)遞進教學模式指的是“問題導學→探究討論→歸納整理→拓展評價”,體現問題(或目標)引導、學生自學、探究討論、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多種學習方式綜合運用的教學模式。
程
序
設
計
教學流程
教
2、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意圖
明
確
目
標
【出示目標】
大屏幕展示目標,和學生一起瀏覽本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
NaOH與HCl究竟怎樣反應,請同學寫出反應方程式。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復習目標。
兩位同學演排,其他同學在下面書寫并用紅筆更改。
①運用多媒體出示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復習任務。
②為課題的引入作鋪墊。
解決問題
觀察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
教師分別在兩個燒杯中做NaOH與HCl中和反應的實驗。(實驗時有意讓一個實驗中氫氧化鈉剩余,另一個鹽酸剩余)
【問題生成】
兩個實驗中酸堿是否恰好中和,怎么判斷?
【演示實驗】
用酚酞檢驗酸堿是否
3、恰好中和。
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
學生思考判斷的辦法:用酚酞試液進行檢驗。一個燒杯中的酚酞變成了紅色,另一個燒杯中沒有發(fā)生變化。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提出問題。
2、形成認知沖突,為進一步探究作鋪墊。
程序
設計
解決問題
形成課堂沖突
【現象分析】
1、 為什么兩個燒杯中
會出現不同的變化?
2、 那個燒杯中的氫氧
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中和?
1、小組討論。
2、交流。
三個觀點:
①變紅色的燒杯中氫氧化鈉剩余;②
4、不變色的燒杯中剛好完全反應;③不變色的燒杯中鹽酸剩余。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交流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思考歸納能力。
激發(fā)探究欲望
【課堂辯論】
不變色的燒杯中是完全反應還是鹽酸剩余。
學生小組辯論認為兩個觀點都有道理。
形成課堂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這兩個觀點的形成也是本節(jié)課的高潮。
享受探究過程
【實驗探究】
1、選擇桌上的待測試液少許,利用老師提供的儀器、藥品,對上述三個觀點進行實驗探究。
(提供藥品是: NaOH溶液、Cu(OH)2 、 鹽酸、酚酞試液、石蕊試液、氧化銅粉末、碳酸鈉粉末、鋅粒、鐵釘、鎂條、生銹的鐵釘、石灰石固體、氯化鐵溶液等)
2、教師進行巡回
5、指導;
1、熟悉桌上
的儀器、藥
品,找出能為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
2、設計實驗方案;
3、實驗探究;
4、填寫實驗報告單。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2、通過對現象的認識,理解酸堿的化學性質;3、通過實驗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密性;4、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解決問題
分享探究成果
【成果分享】
實驗成果交流與點評。
【歸納提升】
成果交流的同時歸納證明酸堿是否恰好中和的方法。
【課堂討論】
我還可有用那些物質來驗證我們的結論。
學生交流并分組進行實驗情況的匯報。
1、提高運用基本化學用語的能力。
2、明確基本
6、概念;
3、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愉悅感和自信心。
程序
設計
檢
驗
效
果
【鞏固記憶】
1、 實驗中出現過的化學反應。
2、教師強調根據化合價不變來書寫復分解反應的方法。
學生記憶實驗中出現過的化學反應。
1、 鞏固所學的知識。
2、形成對中和反應的初步認知。會正確書寫復分解反應。
【模擬考場】
老師巡查,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學生完成練習 。
讓學生提前感受中考氛圍。
【我來評判】
教師指導,學生集體進行批改,并統(tǒng)計作業(yè)情況。
學生在小組內用紅筆進行批改。
通過批改讓學生進行規(guī)范答題的訓練。
7、
查
缺
補
漏
【積累錯例】
布置學生積累錯例。
學生將作業(yè)中的典型錯誤積累到錯例定征集上
積累錯例、收獲成功,每次作業(yè)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將這些問題積累起來,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鮮活的素材。
【實驗探究】
氫氧化鈉和鹽酸中和反應的探究實驗報告單
一、氫氧化鈉和鹽酸是否恰好中和的探究:
藥品:待測液 組別: 組長:
實驗目的
操作
現象
結論
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氫氧化
鈉溶液
與鹽酸
是否恰
好中和
的實驗
探究
取待測液少量于一只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
取待測液
8、少量于一只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
我還可以用那些物質來驗證我的結論: 。
【模擬考場】
【宜昌市xx年中考試題】簡答(探究)題:(共一題,12分,化學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1分)
小明同學在用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后,為探究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CuSO4溶液
若生成藍色沉淀
氫氧化鈉過量
若無明顯現象
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試回答:(1)寫出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小明
9、同學實驗方案中的化學方程式 。
(3)小紅同學認為小明的設計方案還不能說明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她的理由是 .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4)小紅同學認為要說明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還需在小明實驗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她的實驗方案是:
板書設計
酚酞
變紅
不變紅紅
NaOH+HCl =NaCl + H2O
酚酞
石蕊
CuSO4 FeCl3
Mg Fe Zn
CuO Fe2O3
Cu(OH)2 Fe(OH)3
Na2CO3 CaCO3
變紅
藍、紅褐色↓
變紅
10、↑
固體消失,生成綠、黃色溶液
沉淀消失,生成綠、黃色溶液
↑
1、Mg+2HCl= MgCl2+H2↑ 2、Fe+2HCl= FeCl2+H2↑
3、Zn+2HCl =ZnCl2+H2↑ 4、Fe2O3+6HCl=2FeCl3+3H2O
5、CuO+2HCl=CuCl2+H2O 6、Cu(OH)2+2HCl=CuCl2+2H2O
7、Fe(OH)3+3HCl=FeC
11、l3+3H2O 8、CaCO3+2HCl=CaCl2+H2O+CO2↑
9、Na2CO3+2HCl=2NaCl+H2O+CO2↑ 10、CuSO4+2NaOH=Cu(OH)2↓+Na2SO4 11、FeCl3+3NaOH=Fe(OH)3↓+3NaCl 12、NaOH+HCl =NaCl + H2O
課后反思
修改建議:
一、教學程序設計指導思想:
按四環(huán)遞進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程序。四環(huán)遞進教學模式指的是“問題導學→探究討論→歸納整理→拓展評價”,體現問題(或目標)引導、學生自學、探究討論、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多種學習方式綜合運用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程
12、序(簡案即可):
【問題導學①】我們知道 NaOH與HCl在一起會發(fā)生化學反應,你能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學生:兩位同學演排,其他同學在下面書寫并用紅筆更改。
【問題導學②】該反應的實際操作中,是否恰好反應呢?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下面先看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大屏幕展示目標,和學生一起瀏覽本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在明確了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后,再來探討剛才的問題:NaOH與HCl在一起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實際操作中,是否恰好反應呢?
【探究討論①】恰好反應?
教師:
學生:
【探究討論②】NaOH過量?
教師:
學生:
【探究討論③】HCl過量?
教師:
學生:
【探究討論④】還有哪些實驗方案可以幫我們檢驗NaOH與HCl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呢?
【歸納整理】
要求:1、學生和老師一起歸納整理出知識網絡;2、學生當堂鞏固記憶重點知識點及規(guī)律。
【拓展評價】
要求:1、基礎掃描的檢測與評價;2、拓展提升訓練與評價(緊扣中考試題的典型題);3、積累錯例(學生將作業(yè)中的典型錯誤積累到錯例定征集上)。
三、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