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學案(共6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中石獸學案(共6頁)(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25 《河中石獸》導學案
侶俸中學 陶鴻中
導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課文中心內(nèi)容,懂得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導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懂得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導學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導學課時:3課時
導學步驟:
第一課時
2、 (總第80課時)
導學要點:
1. 自主預習,檢查預習
2. 朗讀指導,疏通文意
一、自主預習,完成自測
(一)預習步驟
1、默讀課題,揣摩本課內(nèi)容;
2、認真閱讀課前提示及第一個注釋,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3、聽讀課文,同時畫出并查閱不會讀的字或不理解的詞;
4、反復通順地朗讀課文;
5、精讀課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讀課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預習檢查題。
(二)預習檢測
1、填空。
紀均(yún)(1724—1805),字曉嵐(lán),清代文學家?!堕單⒉萏霉P記》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紀均因其“敏而好
3、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他生性詼諧風趣,任《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總纂官。
2、給下列加線的字注音。
滄(Cāng)州 河干(gān) 圮(pǐ) 棹(zhào)
曳(yè) 鐵鈀(pá) 木杮(fèi) 湮 (yān)
嚙(niè) 擲(zhì) 溯(sù)流 臆(yì)斷
歟(yú) 坎穴(xué)
3、看注釋,解釋下列詞語。
圮:倒塌
4、 并:一起 閱:經(jīng)過,過了 求:尋找
竟:終于,到底 棹:劃船 設帳:講學,教書 爾輩:你們
究: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 是:這 湮 :埋沒
耳:語氣詞,表示“罷了” 顛:通“癲”,瘋狂 確論:精當確切的言論
嚙:侵蝕、沖刷 坎穴:坑洞 已:停止 遂:于是
溯流:逆流 如:依照 其:他的 但:只
5、
臆斷:主觀地判斷
二、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導入
俗話說:“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么會向上游“跑”呢?讓我們一起從中找出答案。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四、朗讀指導,疏通文意
(一)朗讀指導
要求:讀準字音,停頓清楚。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 ,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 /數(shù)小舟,曳(yè) /鐵鈀(pá)
6、,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下,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擊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zhì) /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yì)
7、斷歟(yú) ?
(課文朗讀:七語上 25 《河中石獸》 許拙)
(二)疏通文意
滄州②南一寺臨(靠近)河(指黃河)干(岸邊) 二石獸并沉焉(“于之”,在那里)
閱⑥十余歲(年) 以為順流下矣(認為)
曳鐵鈀(拖,拉,牽引)尋十余里無跡(蹤跡)
滄州南邊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院的大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只石獸一起沉入水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資金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只石獸,到底沒找到,認為石獸順流而下了。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耙,往下游找了十幾里,不見石獸的蹤跡。
導學反思:
8、 第二課時 (總第81課時)
導學要點:
1. 繼續(xù)疏通文意;
2. 反復朗讀課文。
繼續(xù)疏通文意:
聞(聽說)之(這件事) 豈(怎么)能為(被)暴漲攜(帶)之去
乃(是)石性堅重(堅硬沉重),沙性松浮(疏松輕?。?
一個講學者在寺廟里教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兩尊石獸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 是石頭的性質(zhì)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zhì)疏松輕浮,石獸埋沒在沙中,逐漸沉到深處罷了。順著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的認為(這話)是正確的言論。
老河兵聞之(代講學家的話) 凡(凡是)河中失(丟失,失落)石
蓋(因為是)
9、石性堅重 其(它的,代水)反擊之(的)力
嚙沙為(形成)坎穴 至(等到)石之半
石必倒擲(栽倒 擲:扔))坎穴中
一個巡河的士兵聽了這話,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水中的石頭,應當?shù)缴嫌螌ふ宜鼈儭R驗槭鞘^的性質(zhì)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zhì)疏松輕浮,河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越?jīng)_越深,等到石頭(底面)的一半時,石頭必定栽倒在坑洞里。
如是(像這樣)再嚙 轉(zhuǎn)轉(zhuǎn)(一再翻轉(zhuǎn))不已
求之下流,固(固然)顛 果得(找到)于數(shù)里外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天下之事 可據(jù)理臆斷歟(
10、嗎)?
像這樣再沖刷, 石頭又再次翻轉(zhuǎn)。 不停地翻轉(zhuǎn),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人們)依照他的話(去做),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太多了,可以憑據(jù)常理主觀臆斷嗎?
(三)反復朗讀課文
五、當堂練習,達標測評(1)
1、練習二 解釋下列加點(線)詞的含義。
(1)二石獸并沉焉 (一起 ) (2)閱十余歲 (經(jīng)過,過了 )
(3)求石
11、獸于水中 (尋找 ) (4)竟不可得 (終于,到底 )
(5)凡河中失石 (凡是) (6)如其言 (依照)
2、比較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一寺臨河干(古義:岸邊;今義:不潮濕)
閱十余歲(古義:經(jīng)歷;今義:看)
不能究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今義:一門學科)
是非木杮(古義:這;今義:表判斷的動詞)
轉(zhuǎn)轉(zhuǎn)不已(古義:停止;今義:已經(jīng))
導學反思:
第三課時 (總第82課時)
導學要點:
1.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講解質(zhì)疑;
2. 拓展延伸,當堂練習。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組合作
12、,探究問題
1、文章記敘了什么故事?得出了什么道理?
2、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你更贊同誰的說法(做法),說說理由。
(二)班內(nèi)展示,交流成果
1、文章記敘了什么故事?得出了什么道理?
2、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你更贊同誰的說法(做法),說說理由。
二、師生互動,講解質(zhì)疑
(一)文章記敘了什么故事?
古人尋找河中石獸。
(二)復述故事
尋石獸—寺僧(水中下游)—講學家(泥沙)—老河兵(上游)—得石獸
(起因) (開端) (發(fā)展) (高潮) (結(jié)局)
(三)四種尋找石獸的方法
方法
人物
地點
結(jié)果
第一種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13、第二種
僧
順流而下
無跡
第三種
講學家
原地沙下
(找不到)
第四種
老河兵
逆流而上
果得于數(shù)里外
(四)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你更贊同誰的說法(做法),說說理由。
寺僧:以為順流下矣 。
講學家: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老河兵: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五)練習一
1. 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和講學者犯了什么錯誤?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的辦法?
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視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
14、”;講學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卻忽視了水流的運動規(guī)律;老河兵經(jīng)驗豐富,將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綜合考慮,所以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因為寺僧學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則根據(jù)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論知識和多年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分析,作出正確的判斷。
2. 文章中寫了兩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講學家的“笑 ”是嘲笑順流而下尋找石獸的做法,說明講學家自以為是,空有理論,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講學家的認識錯誤,眾人輕信講學家的糊涂,說明老河兵閱歷深廣,有實踐經(jīng)驗。
(六)人物性格
寺僧:“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 ”。出家
15、人,居于寺廟,四大皆空??梢娖湟懔远ǖ?jīng)驗不足
講學家:“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居于書塾,研究經(jīng)史,講學教書。 足顯其一知半解而好為人師,自視清高而輕視他人
老河兵:長年駐扎河邊,巡河,鎮(zhèn)守河防。有實際經(jīng)驗,沾沾自喜
(七)畫出議論語句,說說得出了什么道理?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切不可憑據(jù)常理主觀臆斷。
小結(jié):本文借事喻理,圍繞尋找河中石獸這一線索敘述故事,在文末以議論的方式點明自己的觀點。
三、拓展延伸,擴大外延
1、資料鏈接:《水中石獸真會向上游》《盲人摸象 》《要用多角度看問題 》
2、練習三 你還知道
16、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的事例?與同學交流這類小故事,再說說對這篇課文的體會。
知其一,不知其二(成語):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典故:河中石獸
“知其一,不知其二”笑話(四則)
(一)
一個人騎摩托車喜歡反穿衣服,就是把口子在后面扣上,可以擋風。一天他酒后駕駛, 翻了,一頭栽在路旁。警察趕到:
警察甲:好嚴重的車禍。
警察乙:是啊,腦袋都撞到后面去了?! ?
警察甲:嗯,還有呼吸,我們幫他把頭轉(zhuǎn)回來吧。
警察乙:好.....一、二使勁,轉(zhuǎn)回來了?! ?
警察甲:嗯,沒
17、有呼吸了.......
(二)
老師:“你能說一些18世紀科學家共同特點嗎?”
學生:“能,他們都死了?!薄?
(三)
一非洲人住在某一賓館。夜半,起火,不明原因。非洲人見狀顧不了那么許多,光著身子就跑出去了。消防員見狀驚呼:“我的媽呀!都燒的糊了吧區(qū)的了還能跑那么快!”
(四)
在一條七拐八拐的鄉(xiāng)村公路上,因為時常發(fā)生車禍,所以常常有一些鬼故事發(fā)生,有一天晚上,有一個出租車司機看見路邊有一個長發(fā)披肩,身著白衣的女人向他招手,因為這個司機沒有見過鬼,所以大膽的停下來讓她上車了,這一路上,司機雖然不信有鬼,心里也毛毛的,所以時常從后視鏡看后面的女人,開著開著,突然司機發(fā)現(xiàn)
18、那個女人不見了!司機嚇了一大跳,趕緊踩了一個剎車!只見那個女人滿臉是血,表情猙獰。司機嚇的牙直打顫。突然那女人開口了:“你會不會開車?。∥业皖^系個鞋帶你突然一剎車把我鼻子都撞破了……”
“河中石獸”啟示:三“要”三“不”
告訴我們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jù)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jù)常情就作出主觀臆斷,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判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diào)查探究事物的特性。同時也詮釋了生活學習中要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能做空頭理論家的哲理。
四、當堂練習,達標測評(2)
寫一寫,說一說:
(1)僧兩求石獸,均不可得,
19、心想: 。
(2)講學家聞之,心想: 。
(3)僧聽完講學家的一番話,心想: 。
(4)老河兵聞之,心想: 。
(5)圍觀的百姓聽聞此事,又見石獸得于上游,議論紛紛: 。
五、學習評價
六、課后作業(yè)
熟讀并背誦課文。
導學反思: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