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6最后一課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6最后一課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6最后一課
教學目標
1. 在反復朗讀中熟悉故事情節(jié)、理清文章思路。
2. 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心理描寫等內容,在揣摩小說語言、分析人物形象中體味文章的獨特魅力。
3. 激發(fā)愛國熱情,培養(yǎng)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內容
知識鏈接
1.都德(1840~1897),法國19世紀的著名小說家,畢生從事創(chuàng)作,寫過一百多篇小說。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長篇自傳體小說《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都德應征入伍,后來曾以戰(zhàn)爭生活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不少短篇作品
2、,有《柏林之圍》《最后一課》等?!蹲詈笠徽n》是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2.《最后一課》寫于普法戰(zhàn)爭第二年(1873年)。普法戰(zhàn)爭是1870—1871年法國和普魯士的戰(zhàn)爭。1870年7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zhàn),這個掠奪性的戰(zhàn)爭,正如馬克思當時指出的,敲響了“第二帝國的喪鐘”。9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侖第三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占領了阿爾薩斯、洛林等法國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wèi)戰(zhàn)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屠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后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小弗郎士和鄉(xiāng)村教師
3、韓麥爾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3.小說常識 :
A、屬于敘事性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刻畫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
B分類:按篇幅、容量分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按內容特點分歷史、科幻、愛情、諷刺小說。
C、小說要素:
人物( 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來塑造人物 )
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交待時代背景;自然環(huán)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
情節(jié)(序幕、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尾聲)
導入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熱愛民族的語言,就是
4、維護國家的尊嚴,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體現的便是法國人民的深厚的對母語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的熱愛。
自主學習
1. 給下列劃橫線的字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duó(???)步? wǎn(???)轉??鑰匙(???)(???) 挾著(??? ) 哽咽(??? )
郝叟(?? )(?? ) 詫異(??? )?祈禱(??? )(??? )? 用熱水袋焐手(??? )
2.整體感知
小說的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 ”到“ ”。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學
5、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第二部分,從“ ”到“ ”_。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
第三部分,從“ ”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個案補充
質疑交流
1. 用筆勾畫出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重要語句。
(1)思考:小弗郎士上課前后心情、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什么原因使他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2)請以“我從---------中讀出韓麥爾先生是個--------------
6、------------的人?!边@樣的句式概括你讀后的感悟。
2. 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在課文中勾畫并點評
個案補充
3、理解句子“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們----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的含義
達標
訓練
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赫叟(hǎo sǒu)詫異(chà)?哽?。╣ěng)B.祈禱(qí)?懊悔(ào)?挾(jiá)
C.懲罰(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鑰匙(yào shi)賺(zhuàn)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①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
7、普魯士兵正在操練。(??? )
②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 )
③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3.依據課文,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
(1)平常日子,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嘩、喧嚷、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
(2)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裝進、送進 )我們的腦子里去。
(3) 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誠的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敬佩、敬仰)。
認真閱讀老舍的《最后一課》,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最后一課(老舍)
鈴聲
8、,對于一個作慣了教員的,有時候很好聽,有時候很不悅耳。瑞宣向來不討厭鈴聲,因為他只要決定上課,他必定已經把應教的功課或該發(fā)還的卷子準備得好好的。他不怕學生質問,所以不怕鈴聲。今天,他可是怕聽這個管轄著全校的人的行動的鈴聲。像一個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綁赴刑場的號聲或鼓聲似的。他一向鎮(zhèn)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課堂講書的時節(jié),他的手也沒有發(fā)顫?,F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顫起來。
鈴聲響了。他迷迷糊糊的往外走,腳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曉得往哪里走呢。憑著幾年的習慣,他的腳把他領到講堂上去。低著頭,他進了課堂。屋里極靜,他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講臺,把顫動著的右手放在講桌上,他慢慢地抬起頭來。學生們坐得很齊,
9、一致的豎直了背,揚著臉,在看他。他們的臉都是白的,沒有任何表情,像是石頭刻的。一點辣味兒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兩聲。淚開始在他的眼眶里轉。
他應當安慰他們,但是怎樣安慰呢?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告訴他們抵抗敵人,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而不到戰(zhàn)場上去呢?他應當勸告他們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們忍受亡國的恥辱嗎?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著他的身體,他用極大的力量張開了口。他的聲音,好像一根細魚刺似的橫在喉中。張了幾次嘴,他并沒說出話來,他希望學生問他點什么??墒?,學生沒有任何動作;除了有幾個年紀較大的把淚在臉上流成很長很亮的道子,沒有人出聲,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變
10、成了木頭。
糊里糊涂的,他從嗓子里擠出兩句話來:“明天上課。今天,今天,不上了!”
學生們的眼睛開始活動,似乎都希望他說點與國事有關的消息或意見。他也很想說,好使他們或者能夠得著一點點安慰??墒?,他說不出來。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狠了狠心,他走下講臺。大家的眼失望的追著他。極快的,他走到了屋門;他聽到屋中有人嘆氣。他邁門坎,沒邁利落,幾乎絆了一跤。屋里開始有人活動,聲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腳的那樣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長吸了一口氣,沒再到休息室去,沒等和別的班的學生會面,他一氣跑回家中,像有個什么鬼追著似的。(節(jié)選自《四世同堂》)
1.列舉出文中對祁瑞宣老師進行心理活動物化法描寫的最具有代表
11、性的文句。
2.祁瑞宣老師的 “最后一課”的課堂氣氛和韓麥爾先生的“最后一課”的課堂氣氛有哪些相似之處?為什么課堂氣氛如此相似呢?
3.指出選文是怎樣通過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以突出主題的。
4.祈瑞宣老師一向鎮(zhèn)定,現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顫起來。這種反常的表現說明什么?
參考答案:(1)他應當安慰他們,但是怎樣安慰呢?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告訴他們抵抗敵人,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而不到戰(zhàn)場上去呢?他應當勸告他們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們忍受亡國的恥辱嗎?
(2)課堂氣氛都是:肅靜、莊重。原因是它們所要反映的主題是相同的
12、:兩篇文章都要反映淪陷區(qū)人民在敵人鐵蹄下屈辱的、悲憤的生活,課堂氣氛都是:肅靜、莊重。
(3)這段文字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獨白的描寫,反映淪陷區(qū)人民在敵人鐵蹄下屈辱的、悲憤的生活。
(4)祁瑞宣老師這種反常的表現說明做亡國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鎮(zhèn)靜,他痛苦得已經控制不住感情了。
板書
心情
最 上學路上 貪玩 逃學 害怕 熱愛祖國
后 上課 惋惜 后悔 反抗侵略
一 下課 熱愛 依戀
課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