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巧妙的用力2撬棍的學問》教案_28》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冀人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巧妙的用力2撬棍的學問》教案_28(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撬棍的學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 <<巧妙的用力 >>單元的第二課, 側重研究杠桿。 課文從古
代傳說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說開始,對學生提出問題,接著設計“將
重物抬起來、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尋找生活中的杠桿”三個實驗探
究活動,在此基礎上教材又設計了幫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動,
組織學生回答 “阿基米德能撬動地球嗎?” 這個從理論上可以成立但
實際上卻無法實施的問題。本課最后安排“科學在線”欄目,幫助學
生認識天平, 學習天平的規(guī)范使用程序和方法。 為了緊摳大綱及教材,
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成容“觀察、猜想、實驗、操作、調查、討論”
為一體的教學過程,以助于理解教材
2、,激發(fā)興趣,促進學習。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杠桿 , 知道杠桿上的三個點。
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知道杠桿的分類及應用。
(二)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常見物體設計簡單機械。
2、能用實驗研究的方法找出使杠桿尺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
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應用了杠桿原理的工具。
4、能在具體的工具中找出杠桿的三個要素點的具體位置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在研究問題時能主動的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
2、能大膽想象并設計撬起地球的裝置。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目標
能舉例說出在哪些工具中應用了杠桿原理。
三、重點難點
重點: 杠
3、桿的有關概念 , 杠桿平衡的條件。
難點: 辨別不同類型的杠桿,會判斷是否省力。
四、教學準備
鉤碼,杠桿尺,天平及砝碼,教學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講述古希臘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假說, 問: 要幫助
阿基米德實現(xiàn)他的設想, 我們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條件?他真的能撬
動地球嗎?(創(chuàng)設矛盾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老師:讓我們一
起來探索和學習吧。播放課件中相關燈片。 (板書課題:撬棍的學問
怎樣將重物抬起來)
( 二 ) 新知探索
1、通過設計怎樣將一塊較重的石頭移開的思考題,引出杠桿的
定義及組成部分。
定義 : 能繞一個支點旋轉的棍子
4、就是杠桿。
組成 : 支點 :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動力點 : 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點 :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2. 通過現(xiàn)實中學生玩的蹺蹺板, 理解鞏固杠桿上三個點。 并標出
教師給出的兩種杠桿的三點。
3、列舉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的實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歸納總
結省力杠桿和省距離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引導帶領學生總結:
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指點的距離時, 杠桿省力不
省距離。
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指點的距離時, 杠桿省距離
不省力。
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指點的距離時, 杠桿既不省
力又不
5、省距離。
4、探究杠桿尺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
( 1)出示實驗方法和要求;
( 2)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教材上的表格;
( 3)共同探究總結杠桿尺平和的條件。
5、組織閱讀“科學在線”,認識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及規(guī)范
認識掛盤天平
( 1)通過課件認識掛盤天平;
( 2)認識托盤天平及各部分名稱,學習使用天平的規(guī)范操作流
程,并試著稱量物體的質量。
(三)結束語
今天我們認識杠桿 , 知道一根杠桿上有三點,兩距離,同學們已
經(jīng)知道杠桿的用途很廣 , 有的能省力 , 有的使用起來很方便 , 在實際生
活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杠桿 , 使之更好為人類服務
(四)課后作業(yè)
6、
分別列舉三種杠桿的應用實例(每種杠桿列舉最少 3 個)。
六、板書設計
撬棍的學問
1.杠桿 三點: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兩距離: 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阻力點到指點的距離
三種杠桿:省力不省距離的杠桿
省距離不省力的杠桿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的杠桿
2、杠桿尺平衡的規(guī)律:
阻力X阻力點到指點的距離=動力X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3、兩種天平
掛盤天平
托盤天平
七、教學后記
課程設計應讓學生在探究中去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要時
時以學生自主探究為核心, 既呵護學生的好奇心, 又要量身引導學生
對于知識點的把握, 驚心設計制作課件, 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知識點。
杠桿的三要素讓學生從實現(xiàn)阿基米德的設想中去探究發(fā)現(xiàn);杠桿怎樣 保持平衡也要讓學生先思考,作出假設、設計出實驗方案后再實施實 驗,使探究的整個過程完整有序。如此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 力,拓展學生思維,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