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三大構成》課程標準(20201205222457)》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三大構成》課程標準(20201205222457)(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品文檔
《三大構成》課程教學標準
一、課程簡介
1.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
HYBJB111
課程名稱
三大構成
課程類型
□ A 類
■ B 類
□ C 類
課程屬性
□公共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
課程性質
■必修 □專業(yè)選修
□公共選修
開課專業(yè)
環(huán)境藝術設計
開課學期
1
學
分
3
總 學 時
54(理論: 30 實踐: 24
專項實踐: 0)
《美學》
《室內設計》
先修課程
《美術基礎》
后續(xù)課程
《景觀設計》
2、
《環(huán)境藝術設計》
2.課程簡介
《三大構成》是按照由簡單的二維空間到復雜的三維空間、由平面設計到立體設計
劃分為三個學習情境 : 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 , 它們分別對應于平面設計、色彩
設計和空間立體形態(tài)的設計 . 每個學習情境下又以具體工作任務不同劃分為不同的學習
單元 , 學習單元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是靠具體的任務來支撐的 , 每個學習單元可能涵蓋一
個或多個具體工作任務 , 每個學習單元構成一個基本的教學單位 .
二、本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的性質: 本課程旨在通過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由淺入深的學習過
程, 培養(yǎng)
3、學生平面設計、色彩設計、空間及立體形態(tài)等單項或綜合技能 , 形成 " 室內外環(huán)境設計 " 的專業(yè)核心能力 , 并促進學生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養(yǎng)成 , 為學生從事相應的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 通過課堂的理論講授,作品分析,讓學生掌握平面構成的基本
原理,認識造形觀念, 實驗構成的思維方法, 造形方法及表現方法, 以實際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借助每一個構成課題,以自已親身的體驗,實踐與思考,啟迪造形創(chuàng)作意念,發(fā)
現構筑新形式的方法,從中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能力與表達能力。
本課程的任務: 讓學生掌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的原理和構成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平面設計能力、
4、色彩設計能力和空間立體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具備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工作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質和良好
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三、課程教學目的要求
(一)知識目標
.
精品文檔
(1)掌握色彩的基礎理論、構成方法和色彩藝術的創(chuàng)意思維;
(2)掌握色彩基礎理論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 生理、心理、美學等科學原理。 ;(3)掌握構成方法主要解決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構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則;(4)掌握創(chuàng)意思維對色彩的心理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色彩的方法及規(guī)律;(5)根據實踐案例、項目能獨立完成設計
(二)能力目標
(1)初步具有徒手裝飾作圖能
5、力;
(2)具有根據不同條件完成項目圖紙的能力;
(3)具有靈活運用所學三大構成知識的能力。
(三)素質目標
(1)具有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
(2)具有嚴謹務實、團隊合作的意識。
(3)具有質量責任、安全及環(huán)境保護意識。
(4)具有身體健康、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
6、
.
精品文檔
四、課程教學設計
教學
課內
專項實
情境 /
理論
實訓
踐學時
教學目標
學習與訓練內容
組織
模塊
學時
形式
學時
1. 設計從構成開始( 具有共性的設計語言,已為當今社會各個藝術、設計門類所應用)
2. 平面空間中基本元素的
知識:掌握形態(tài)、 視覺訓練( 二度空間范圍之內,以輪
形態(tài)構成、形態(tài)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線,描繪形
要素等基本概念
象。它所表現的 立體空間并非實的三
7、
與內涵。
度空間 ,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
素質:具有嚴謹
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務實、團隊合作
3. 有關造型藝術的形式語
平面
的意識。
言的表現( 二維空間的視覺規(guī)律、形
班級
10
構成
能力:掌握造型
象的建立、骨格的組織、各種元素的
12
授課
要素的基本性
構成規(guī)律)
質,點、線、面、
4. 有關形與平面空間的視
體的平面造型規(guī)
覺創(chuàng)造( 既嚴謹又有無窮律動變化的
律,研討各要素
裝飾構圖)
8、
間的相對性和可
5. 有關平面空間中肌理構
轉化性。
成方法訓練,料體驗
1-7 自然,
文化,時代中的構成(
綜合了現代物
理學、光學、 數學、心理學、 美學等,
應用于藝術設計諸多領域,不能不成
為現代藝術設計基礎的必經的途徑)
教學方
教學環(huán)
法手段
境
與資源
說明
利用
教學方
法:板書
與多媒體
教學結
合,工程
案例與理
9、
論結合,
多媒體教
精講多練
室
與討論結
合的方
法。
媒介資
源:教材、
教案、多
媒體。
考核評
價
考勤、上
課表現、
回答問
題、課后
作業(yè)等記
入平時成
績,期末
考試。
.
補色對比)
5. 色彩構成要素(紅、黃、藍)
6. 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構)
7. 系列配色 (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純度推移、
10、綜合推移)
比 3.強烈對比 (1 )對比色相對比 ( 2)
精品文檔
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的相互作
用,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
積、肌理等而獨立存在)
2. 色彩的調配(光與色: 光與可見光
譜,光的傳播。 物體色: 常見的黑、
知識:掌握色彩
白、灰物體色,物體對色光的吸收、
反射或透射能力)
教學方
的基本原理、光
11、
3. 色彩的視覺及心理感受( 色立體是
法:板書
與色的相互關
依據色彩的 色相、明度、純度 變化關
與多媒體
系、物體色的形
系,借助三維空間,主要有美國蒙賽
教學結
成、色彩的表述
考勤、上
爾色立體、德國奧斯特瓦爾德色立
合,工程
和色系有一個完
課表現、
體、日本色研色立體)
案例與理
整的認識
回答問
論結合,
12、
色彩
素質:具有嚴謹
4. 色彩秩序訓練方法(色相對比:
色
班級
題、課后
8
多媒體教
構成
務實、團隊合作
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
12
精講多練
作業(yè)等記
授課
室
的意識。
色相對比, 1.零度對比、 ( 1 )無彩色
與討論結
入平時成
合的方
能力:理解色彩
績,期末
對比( 2)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
3 )
法。
的表達情感和色
考試。
同種色相對比( 4 )無彩色與同種色
13、媒介資
彩在色彩構成中
相比 2.調和對比( 1 )鄰接色相對比
源:教材、
的作用以及當今
(2 )類似色相對比( 3)中差色相對
教案、多
的流行色的能
媒體。
力。
.
精品文檔
1. 立體構成概述( 整個立體構成的過程是一個分割到組合或組合到分割
的過程。任何形態(tài)可以還原到點、
線、
面
14、,而點、線、面又可以組合成任何
形態(tài)。)
2. 立體構成的造型基礎( 要符合力學
教學方
的要求,材料也影響和豐富形式語言
法:板書
的表達。立體是用厚度來塑造形態(tài)、
與多媒體
它是制作出來的。同時立體構成離不
教學結
考勤、上
知識:掌握成角
藝術
合,工程
開材料、工藝、力學、美學,是
課表現、
透視畫法。
案例與理
與科學 相結合的體現)
回答問
立體
15、
素質:具有嚴謹
論結合,
3. 線材立體構成(立體構成中,豐富
班級
題、課后
構成
務實、團隊合作
中必
6
多媒體教
的物質材料的參與是立體構成
14
精講多練
作業(yè)等記
的意識。
授課
室
不可少的要件)
與討論結
入平時成
能力:掌握室內
合的方
4. 面材( 材科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
績,期末
成角透視圖的畫
法。
如從材質、形態(tài)、性能等都可以進行
考試。
法的能力。
16、媒介資
分類,點材具有活潑、跳躍的感覺;
線材具有長度和方向,在空間能產生
源:教材、
輕盈、銳利和運動感)
教案、多
5. 立體形體的處理——構成創(chuàng)作表
媒體。
現(立體構成的構思不是完全依賴于
設計師的靈感,而是把靈感和嚴密的
邏輯思維結合起來,通過邏輯推理的
辦法,并結合美學、工藝、材料等因
素,確定最后方案)
.
精品文檔
六、
17、教學基本條件
1. 教學團隊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需要教師具備本科或以上學歷、 學士或以上學位,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
較廣泛的專業(yè)知識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以便解決教學、科研、實踐工作中不斷涌
現出的新的問題;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良好的知識傳導能力和系統(tǒng)的教學設
計能力;還要求教師具有建筑行業(yè)的實踐經驗或經歷, 與美術系統(tǒng)密切聯(lián)系的溝通渠道,
具備善于實踐并指導學生實踐的能力。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關心學生,備
課充分、講授熟練;教學內容豐富、新穎;深度、廣度適宜;概念準確,重點突出;進
度符合課程授課計劃要求;采用情境教學、任
18、務驅動、案例教學、啟發(fā)式、分組討論式
等方法組織教學,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拓展思路,注重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教學硬件環(huán)境基本要求
序
名稱
基本配置要求
場地大小 /
工位
功能說明
號
2
數
m
1.
環(huán)境要求: 安全衛(wèi)生
;
多 媒
2.
設備名稱及數量要求:
1
體 教
電腦一臺、投影儀一
60
90
理論課程
室
臺
19、
;
3.
軟件
辦公軟件 。
材 料
1.
環(huán)境要求: 安全衛(wèi)生
;
2
實 訓
2.
設備名稱及數量要求:
50
100
實訓
室
各實驗設備
。
3. 教學資源基本要求
1、教材要求:《三大構成》中國工業(yè)出版社, 2011 年。
2 、參考資料:
A、《構成》,余雁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B、《構成藝術》,趙殿澤編著,遼寧美術出版社 ,1993 年。
3、硬件要求:高性能計算機一臺;
20、4、軟件配置: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軟件。
七、課程評價標準、考核方式
(一)考核評價的標準
.
精品文檔
1. 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
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因材實施教,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
從傳統(tǒng)的以教學“教”為主,轉變?yōu)橐詫W生“學”為主。
2. 科學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導向,使考核評價具有科學性,以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培養(yǎng)目
標為基礎依據,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考核評價要兼顧靈活性。評價指標即要充分考慮教育教學規(guī)律,又要考慮現
有教學條件
21、和環(huán)境及教學實施實際情況。
其三,評價指標要突出重點,全球操作,不能過于繁瑣。
3. 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相結合
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應充分考慮教學實施過程,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與質量,實訓
實習報告提交及時與否及質量,分組討論學習的參與程度等,都應作為過程考核的參考評價因素,結合期末的終結考核,得到課程的綜合評價。
(二)考核評價內容及方法
本課程考核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對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掌握程度與學習態(tài)度等, 注重學
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態(tài)度,采用考查、操作、小組協(xié)作實驗與討論學習、制作作品多樣
考核評價方式,開卷、閉卷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
22、合,課程考核分為理
論考核、技能考核,過程考核占 20%,實訓成績占 40%,期末終結考核成績占 40%,技能
考核成績以專業(yè)組技能考核小組的測試成績?yōu)闇省?
平時成績 20%+實訓成績 40%+期末考核成績 40%=總成績
平時成績 =上課出勤 5%+平時作業(yè) 5%+上課回答問題 5%+小組學習 5%
職業(yè)能力 考核方式 分配比例 組織實施 考核標準
社會能力 平時考核、定性 20% 教師由學生上課 1. 出勤考核情況。
評價 表現記錄評價, (5%)
按分值計算 2. 課堂表現情況。
(5%)
3. 尊敬師長、尊重
同學及其
23、溝通情
況。( 5%)
4. 課堂提問情況。
(3%)
5. 愛護學習環(huán)境。
.
精品文檔
(2%)
方法能力
實驗考核、定性
40%
教師按學生上交
1.
作業(yè)考核。
評價
作業(yè)及實訓報告
(12%)
進行評定,按分
2.
實驗報告考核。
值計算
(12%)
3.
課堂實驗考核。
(16%)
專業(yè)能力
期末作品評定
40%
教師根據期末實
1.
技能掌握。
訓技能考核進行
2.
創(chuàng)新能力。
評定
3.
作品質量。
八、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應該注意優(yōu)生與差生的關注和講課的進度,注意實訓學時的安全
九、其它說明
制定單位 ( 系部 ) : 建筑工程系
制定人 : 李遠霞 審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