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記》學(xué)案含答案
《《石鐘山記》學(xué)案含答案》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石鐘山記》學(xué)案含答案(11頁珍藏版)》請?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石鐘山記》學(xué)案 一、掌握下列重點(diǎn)詞語 1、是:是說也,人常疑之( ) 2、置、雖: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 3、始: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 4、騰: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 5、是:所在皆是也( ) 6、適: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 7、赴: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 8、因:因得現(xiàn)所謂石鐘者( ) 9、其、焉、固: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 ; ) 10、然: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 ) 11、而:涵淡澎湃而為此者( ) 12、因、識: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 13、終: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 14、所以:此世所以不傳也( ) 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 16、是以、蓋: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 二、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 ) 三、一詞多義 1、鼓: ①微風(fēng)鼓浪( ) ②噌吰如鐘鼓不絕( )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 ②酈元之所風(fēng)聞,殆與余同( ) ③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 3、莫: ①至莫夜月明,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暮",日落的時(shí)候、傍晚)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③愿早定大計(jì),莫用眾人之議也(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沒有誰、沒有人) 4、發(fā): ①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 ②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 ③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 ④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 ⑤發(fā)閭左征戍漁陽九百人( ) 5、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③水何澹澹( ) ④而此獨(dú)以鐘名,何哉( ) ⑤豫州今欲何至( ) 四、詞類活用 1、下: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名作 , ) 2、鼓:微風(fēng)鼓浪(名作 , ) 3、鳴: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用法, ) 4、名:而此獨(dú)以鐘名(名作 , ) 5、舟:余自齊安舟行適臨安(名作 , ) 6、目、耳:事不目見耳聞(名作 , ; ) 7、夜: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名作 , ) 五、古今異義的詞 1、其實(shí):①古義:事情的真相。②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情況。 2、空中:①古義:中間是空的。②今義:天空之中。 六、句式 1、石之鏗然有聲者( 后置) 2、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句) 3、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句) 4、古之人不余欺也( 前置) 5、得雙石于潭上( 后置) 七、難句翻譯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譯: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譯: 3、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譯 4、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dú)以鐘名,何哉? 譯: 1.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字的注音有錯(cuò)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桴(f)止響騰 鏗(kēng)然有聲 B.此鸛(gun)鶴也 殆(di)與余同 C.至莫(m)夜月明 汝識(zh)之乎 D.鐘磬(qng) 聆(lng)聽 2.下列各組中加點(diǎn)字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臨:靠近;鼓:鼓動(dòng)。) 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雖:即使;鳴:使……發(fā)出響聲,使動(dòng)用法。) B.扣而聆之,南聲函胡……(扣:敲擊;聆:聽。)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乘船,名詞用作狀語;適:恰好。) C.與向之噌吰者相應(yīng)(向:剛才的。) 汝識之乎(識:通“志”,記住。) D.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無射:無射鐘。) 大石側(cè)立千尺(側(cè):名詞用作狀語,在旁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 A.至莫夜月明,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B.汝識之乎 C.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D.然而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4.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 B.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淺 C.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shí)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之”字,說得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①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識之乎 ⑤周景王之無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獲”的一項(xiàng)是( ) A.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也 3.下列句子,是賓語前置的一項(xiàng)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D.馬之千里者 4.下列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A.我從齊安坐船去臨汝,大兒子蘇邁要趕到饒州的德興縣當(dāng)縣尉 B.我從齊安坐船去臨汝,大兒子邁蘇要去饒州的德興縣 C.余下齊安的船,要去臨汝,并且大兒子蘇邁將要去饒州的德興縣去做縣尉 D.余下的船從臨安出發(fā),并且大兒子蘇邁要去饒州的德興縣 5.不是“余心動(dòng)欲還”的原因的一項(xiàng)是( ) A.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 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 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 說也,人常疑之。今以 鐘磬置水中,雖 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 ,北音清越,桴止響騰 ,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 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獨(dú)以鐘名 ,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 行適 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觀所謂 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 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 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dòng) 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 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淺深 ,微波入焉,涵澹 澎湃而為 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dāng)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 ,與風(fēng)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 噌吰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因 笑謂邁曰:“汝識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 也!” 事不目 見耳聞,而臆斷 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 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 雖 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不傳也。而陋者乃 以斧斤 考 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shí) 。余是以 記之,蓋嘆酈元之簡 ,而笑李渤之陋 也。 《石鐘山記》 一、掌握下列重點(diǎn)詞語 1、是:是說也,人常疑之(這個(gè)) 2、置、雖: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放在;即使) 3、始: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才) 4、騰:桴止響騰,余韻徐歇(傳播) 5、是:所在皆是也(這樣) 6、適: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往) 7、赴: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赴任,就職) 8、因:因得現(xiàn)所謂石鐘者(因而) 9、其、焉、固: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其中的;同"然",形容詞詞尾;本來) 10、然: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形容詞詞尾) 11、而:涵淡澎湃而為此者(因?yàn)椋? 12、因、識: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于是;知道) 13、終: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終究) 14、所以:此世所以不傳也(……的原因) 15、乃、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竟;敲) 16、是以、蓋: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因此;大概) 二、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暮) 三、一詞多義 1、鼓: ?、傥L(fēng)鼓浪(振動(dòng)) ?、卩釁迫珑姽牟唤^(一種打擊樂器) ?、厶钊还闹屑冉?,棄甲曳兵而走(擊鼓) 2、殆: ?、傥岱侵劣谧又T,則殆矣(危險(xiǎn)) ?、卺B元之所風(fēng)聞,殆與余同(大概,可能) ?、蹖W(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通"怠",懈?。?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幾乎,近于) 3、莫: ?、僦聊乖旅鳎?dú)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暮",日落的時(shí)候、傍晚)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③愿早定大計(jì),莫用眾人之議也(不要,不可) ?、芩木持畠?nèi),莫不有求于王(沒有誰、沒有人) 4、發(fā): ①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發(fā)生,發(fā)出) ②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發(fā)射,射出) ?、塾袝r(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出發(fā)) ?、芩窗l(fā)于畎畝之中(啟用,被任用) ?、莅l(fā)閭左征戍漁陽九百人(征發(fā),征調(diào)) 5、何: ?、俨蝗?,籍何以至此(什么) ?、谛旃文芗熬玻ㄔ趺矗? ?、鬯五e#ǘ嗝矗? ?、芏霜?dú)以鐘名,何哉(為什么) ?、菰ブ萁裼沃粒睦铮? 四、詞類活用 1、下: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名作狀,在下面) 2、鼓:微風(fēng)鼓浪(名作動(dòng),振動(dòng)) 3、鳴: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使動(dòng)用法,使……鳴) 4、名:而此獨(dú)以鐘名(名作動(dòng),命名) 5、舟:余自齊安舟行適臨安(名作狀,坐船) 6、目、耳:事不目見耳聞(名作狀,用眼睛;用耳朵) 7、夜: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名作狀,在夜里) 五、古今異義的詞 1、其實(shí):①古義:事情的真相。 ②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情況。 2、空中:①古義:中間是空的。 ②今義:天空之中。 六、句式 1、石之鏗然有聲者(定語后置) 2、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判斷句) 3、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判斷句) 4、古之人不余欺也(賓語前置) 5、得雙石于潭上(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七、難句翻譯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譯: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譯: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呀! 3、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譯:事情沒有用眼睛看到用耳朵聽到,就憑主觀想象去推斷它有沒有,可以嗎? 4、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我因此記下這件事,大概慨嘆酈元的簡單,和笑李渤的簡陋。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dú)以鐘名,何哉? 譯: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是這樣,但唯獨(dú)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11-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huì)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diǎn)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yáng)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jì)者僅對作品中獨(dú)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石鐘山記 鐘山 學(xué)案含 答案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02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