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形考1-4答案
《教育學形考1-4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育學形考1-4答案(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教育學形考一 單選題 (1/15)、根據(jù)默頓的觀點,在教育實際運行中出現(xiàn)的非預期的教育結果叫做(3分) A、正向功能 B、負向功能 C、顯性功能 D、隱形功能 (2/15)、在教育目的“為誰培養(yǎng)人”的層面上,( )是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質。(3分) A、共產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資本主義 D、社會主義 (3/1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會化,在我們每個人之中,造成一個社會的我,這便是教育的目的.”這句話反映了(3分) A、教育準備生活說 B、教育適應生活說 C、個人本位論 D、社會本位論 (4/15)、近現(xiàn)代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萌芽者是(3分) A、杜威 B、盧梭 C、亞里士多德 D、柏拉圖 (5/15)、斯賓塞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3分) A、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 B、適應生活 C、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D、培養(yǎng)精英 (6/15)、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3分) A、盧梭 B、杜威 C、柏拉圖 D、涂爾干 (7/15)、( )的存在,標志著教育學已經初步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3分) A、大教學論 B、愛彌兒 C、理想國 D、普通教育學 (8/15)、不屬于教育藝術的特點的是(3分) A、情感性 B、創(chuàng)造性 C、混亂性 D、審美性 (9/15)、( )是國家或者地區(qū)對教育培養(yǎng)人的要求,也是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3分) A、教育目的 B、培養(yǎng)目標 C、課程目標 D、教學目標 (10/15)、“活到老,學到老?!斌w現(xiàn)了(3分) A、生活教育 B、全民教育 C、終身教育 D、生命教育 (11/15)、“教育”在中國最早出自于(3分) A、論語 B、孟子 C、中庸 D、大學 (12/15)、20世紀70年代初,舒爾茨提出了(3分) A、人力資本理論 B、教育萬能論 C、篩選理論 D、外爍論 (13/15)、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3分)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理想國 (14/15)、“教育即生活”是( )的思想。(3分) A、愛彌兒 B、柏拉圖 C、陳鶴琴 D、杜威 (15/15)、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主張建設學習化社會的關于在于(3分) A、改革正規(guī)教育 B、發(fā)展成人教育 C、實施終身教育 D、推行回歸教育 判斷題 (1/10)、教育受生產力的影響和制約。(2分) A、正確 B、錯誤 (2/10)、杜威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哲學家。(2分) A、正確 B、錯誤 (3/10)、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論”指教育沒有任何的目的性。(2分) A、正確 B、錯誤 (4/10)、教育是一門科學。(2分) A、正確 B、錯誤 (5/10)、語言是教育產生的必要條件之一。(2分) A、正確 B、錯誤 (6/10)、教育具有絕對的獨立性。(2分) A、正確 B、錯誤 (7/10)、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一定能促進教育的發(fā)展。(2分) A、正確 B、錯誤 (8/10)、康德針對赫爾巴特的“傳統(tǒng)三中心”的觀點提出了“新三中心理論”。(2分) A、正確 B、錯誤 (9/10)、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針。(2分) A、正確 B、錯誤 (10/10)、教育就是教育學。(2分) A、正確 B、錯誤 多選題 (1/5)、影響人的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包括(3分) A、學校 B、環(huán)境 C、主觀能動性 D、遺傳 (2/5)、( )有古希臘“三杰”之稱。(3分) A、智者 B、柏拉圖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3/5)、“傳統(tǒng)的教學三中心”包括(3分) A、活動中心 B、教師中心 C、教室中心 D、教材中心 (4/5)、屬于人的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的有(3分) A、階段性 B、個性 C、人性 D、順序性 (5/5)、教育目的作為教育功能的確定性指向,含有不同的目標層次,其結構層次包括(3分) A、教學目標 B、培養(yǎng)目標 C、教材目標 D、課程目標 名詞解釋 (1/2)、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5分) (1)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與人的片面發(fā)展相對而言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都到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fā)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社會條件; (3)從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來看,人的發(fā)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4)現(xiàn)代大工業(yè)生產的高度發(fā)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fā)展的可能性; (5)馬克思預言,人類的全面發(fā)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xiàn); (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 (2/2)、新三中心理論(5分) 兒童,活動,經驗.他認為傳統(tǒng)的學校課程以學科為中心,沒有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學科分得過細,脫離生活實際.他主張教育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認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長”、“ 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論述題 (1/1)、試著論述遺傳素質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10分)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及其階段。 (3)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在構成身心發(fā)展的個別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4)遺傳素質在個體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隨著個體不斷地發(fā)展,遺傳的作用日益減弱。 (5)遺傳素質對人發(fā)展影響的大小與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態(tài)有關(超常、低常、生理缺陷等)。 教育學形考二 (1/15)、發(fā)生在18世紀的實質教育和形式教育之爭體現(xiàn)的是( )的論爭。(3分) A、知識和能力 B、教師和學生 C、新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 D、內容和形式 (2/15)、“三人行必有吾師”出自(3分) A、孟子 B、孔子 C、莊子 D、老子 (3/15)、課程的一般結構是( )。(3分) A、課程內容、教科書、課程方法 B、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目的 C、知識、經驗、活動 D、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 (4/15)、美國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 )在課程中的地位。(3分) A、間接經驗 B、直接經驗 C、教師 D、學生 (5/15)、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承擔著( )的責任。(3分) A、主導地位 B、主體地位 C、被動地位 D、主動地位 (6/15)、教材中的知識應該融進最新的現(xiàn)代知識,使知識的學習具有新鮮感、時代感,這體現(xiàn)了教師的( )(3分) A、示范性 B、復雜性 C、創(chuàng)造性 D、長期性 (7/15)、師生關系在教學內容上是( )。(3分) A、平等關系 B、授受關系 C、思想交流關系 D、相互促進關系 (8/15)、教育過程中的學生是( )。(3分) A、發(fā)展中的人 B、被動的客體 C、一成不變的個體 D、主導者 (9/15)、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人生的幸福和發(fā)展服務,這是( )的課程觀。(3分) A、科學主義 B、人文主義 C、能力本位 D、知識本位 (10/15)、“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組織系統(tǒng),一個獨立的物質實體”體現(xiàn)了學生的( )。(3分) A、獨立性 B、組織性 C、創(chuàng)造性 D、選擇性 (11/15)、根據(jù)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而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被稱為 ( )。(3分)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課程目標 D、教科書 (12/15)、現(xiàn)代學校制度應滲透( )的理念。(3分) A、以人為本 B、老師至上 C、國家至上 D、學生至上 (13/15)、能解決教育中無兒童的課程觀是( )。(3分) A、課程是計劃 B、課程是經驗 C、課程是活動 D、課程是知識 (14/15)、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是( )。(3分) A、合成課程 B、綜合課程 C、潛在課程 D、國家課程 (15/15)、按地理、歷史、英語、數(shù)學等學科的分類屬于( )。(3分) A、分科課程 B、相關課程 C、廣域課程 D、融合課程 (1/10)、課程計劃又稱課程方案。(2分) A、正確 B、錯誤 (2/10)、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2分) A、正確 B、錯誤 (3/10)、課程即學校開設的全部學科的總和。(2分) A、正確 B、錯誤 (4/10)、活動課程又稱為“兒童中心課程”。(2分) A、正確 B、錯誤 (5/10)、學校和企業(yè)不一樣,學校應該體現(xiàn)其公益性。(2分) A、正確 B、錯誤 (6/10)、教師勞動培養(yǎng)人才的周期較長。(2分) A、正確 B、錯誤 (7/10)、《教師法》是2000年頒布的。(2分) A、正確 B、錯誤 (8/10)、教師對教學內容熟練之后,可一成不變的上課。(2分) A、正確 B、錯誤 (9/10)、秉持“課程即教學科目”觀點的人,比較傾向于認同“課程內容即教材”。(2分) A、正確 B、錯誤 (10/10)、“學生中心論”是一種完全正確的想法。(2分) A、正確 B、錯誤 (1/5)、不屬于教師扮演的社會角色有( )。(3分) A、學生的保姆 B、全能的教師 C、學生靈魂的塑造者 D、朋友 (2/5)、課程計劃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3分) A、考試考查 B、培養(yǎng)目標 C、學生性格 D、課程標準 (3/5)、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容包括( )。(3分) A、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 B、專業(yè)態(tài)度的發(fā)展 C、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D、專業(yè)情意的發(fā)展 (4/5)、屬于課程變革的內容應該包括( )。(3分) A、課程內容 B、課程目標 C、課程評價 D、課程來源 (5/5)、當代學生觀包括( )。(3分) A、發(fā)展化的學生觀 B、人性化的學生觀 C、法制化的學生觀 D、主體化的學生觀 (1/2)、課程計劃(5分) (1)課程計劃:課程計劃分為實際課程與虛擬課程,所謂實際課程就是實際操作的計劃安排,例如,安排好今天要學習的課本章節(jié),上午要學習哪些內容,下午要學習哪些內容;虛擬課程就是把將要做的任務安排記在頭腦里,不一定要立即實行。 (2/2)、師生關系(5分) 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師生關系既受教育活動規(guī)律的制約,又是一定歷史階段社會關系的反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對層次的關系體系。 (1/1)、什么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有哪幾種取向?(10分) 1、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是指把新的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而新的課程計劃通常蘊涵著對原有課程的一種變革,課程實施就是力圖在實踐中實現(xiàn)這種變革,是將變革引入實踐。這就要求課程實施者做出一系列的調整,包括對個人習慣、行為方式、課程重點、學習空間、課程安排等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組織。這一過程涉及許多實際問題,需要時間和精力,不是通過幾次會議就能解決的。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來自很多方面,隨著人們對課程實施的深入研究,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 2、課程實施的取向:課程實施的理想狀態(tài)一般被認為是教師從實際情境出發(fā)進行課程生成的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適應更具有現(xiàn)實性。教師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教學的條件、學校教學經驗,對所選定的課程計劃或方案進行部分改動,使課程實施更適合環(huán)境的實際。課程實施中的適應性具有以局部調整為主、有意性與無意性相統(tǒng)一、單向適應與相互適應相統(tǒng)一等特點。教師的課程權力、素質以及環(huán)境的課程文化直接影響著這種適應取向的有效性。 教育學形考三 (1/15)、( )是學習的主題,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3分) A、教師 B、教材 C、學生 D、老師 (2/15)、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 )。(3分) A、提高分數(shù) B、做升學準備 C、學習直接經驗 D、學習間接經驗 (3/15)、( )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3分) A、德育工作 B、保育工作 C、教學工作 D、后勤工作 (4/15)、( )從活動進程看,包含了目標設計、策略設計、評價設計等。(3分) A、教學設計 B、教學目的 C、教學實施 D、教學評價 (5/15)、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3分) A、皮亞杰 B、羅杰斯 C、孔子 D、老子 (6/1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出自( )。(3分) A、《學記》 B、《論語》 C、《詩經》 D、《孟子》 (7/15)、杜威主張教學就是創(chuàng)造適合的條件,提倡讓學生( ).(3分) A、知行合一 B、從做中學 C、教學相長 D、死記硬背 (8/15)、( )是第一個企圖按照教育倫理要求和心理活動規(guī)律相統(tǒng)一的原則來分析教學過程的教育學。(3分)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杜威 D、赫爾巴特 (9/15)、夸美紐斯的( )是教學理論產生和形成的標志。(3分) A、《普通教育學》 B、《民主主義與教育》 C、《教育漫話》 D、《大教學論》 (10/15)、范例教學模式是由( )提出的。(3分) A、布盧姆 B、夸美紐斯 C、瓦根舍因 D、葉圣陶 (11/15)、可以通過( )的幫助學生用所獲得的感性知識來理解抽象的知識。(3分) A、多次閱讀教材 B、直觀教具的使用 C、課后習題 D、考試考查 (12/15)、( )提出了程序教學理論(3分) A、贊科夫 B、布魯納 C、洛克 D、斯金納 (13/15)、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體現(xiàn)了《學記》中( )的原則。(3分) A、教學相長 B、師生平等 C、藏息想輔 D、教育公平 (14/15)、( )是指教的人指導學的人進行學習的活動。(3分) A、德育 B、教學 C、教育 D、教化 (15/15)、( )是目前我國最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3分) A、班級授課制 B、個別教學制 C、道爾頓制 D、設計教學法 (1/10)、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倡導教學理論的是拉特克。(2分) A、正確 B、錯誤 (2/10)、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教學理論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教學理論 。(2分) A、正確 B、錯誤 (3/10)、“教學”二字連用為一詞,最早見于《尚書》。(2分) A、正確 B、錯誤 (4/10)、發(fā)展性教學理論是由贊科夫提出的。(2分) A、正確 B、錯誤 (5/10)、結構主義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布魯納。(2分) A、正確 B、錯誤 (6/10)、教學模式就是教學風格。(2分) A、正確 B、錯誤 (7/10)、提高思想品德與掌握知識是互相矛盾的。(2分) A、正確 B、錯誤 (8/10)、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下學生特殊的認識過程。(2分) A、正確 B、錯誤 (9/10)、個別教學制是近現(xiàn)代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2分) A、正確 B、錯誤 (10/10)、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這意味著教學是唯一重要的工作。(2分) A、正確 B、錯誤 (1/5)、教學設計的基本取向包括( )。(3分) A、教育目的中心取向 B、教師中心取向 C、學生中心取向 D、學科中心取向 (2/5)、屬于道爾頓制基本原則的是( )。(3分) A、自由 B、合作 C、計劃 D、考試 (3/5)、特朗普制的基本做法是將( )結合起來。(3分) A、大班上課 B、小班討論 C、期中考試 D、個人獨立研究 (4/5)、現(xiàn)代教學的趨向不包括( )。(3分) A、從重視教法向更重視學法轉變 B、從重視知識向更重視能力轉變 C、從重視分數(shù)向更重視升學率轉變 D、從重視活動向更重視教學轉變 (5/5)、人的全面發(fā)展不包括( )。(3分) A、心理能力的發(fā)展 B、德育 C、勞動教育 D、技術教育 (1/2)、班級授課制(5分) 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shù)量學生按年齡特征和學習特征編成班組,使每一班組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根據(jù)固定的授課時間和授課順序(課程表),根據(jù)教學目的和任務,對全班學生進行連續(xù)上課的教學制度。最早由夸美紐斯提出。后來赫爾巴特完善了這一理論,蘇聯(lián)的教育家凱洛夫最終完善了這一理論。我國最早使用班級授課制是1862年。 (2/2)、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5分) 斯金納認為,要達到一個難度較大的行為目的,需要連續(xù)接近法,分很小的步子強化,每次強化的難度加大,這樣可以由易到難逐步達到目的。 所謂程序教學,是指將各門學科的知識按其中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分解為一系列的知識項目,這些知識項目之間前后銜接,逐漸加深,然后讓學生按照由知識面項目的順序逐個學習每一項知識,伴隨每個知識項目的學習,及時給予反饋和強化,使學生最終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可見,精心設置知識項目序列和強化程序是程序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1/1)、試著論述教學過程中應處理的幾對關系。(10分)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關系 學生的認識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獲取直接經驗,即學生通過親自活動,探索獲得的經驗;另一方面是獲取間接經驗,即他人的認識成果.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間接經驗;學習間接經驗必須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基礎;防止忽視系統(tǒng)知識傳授和直接經驗積累的偏向. 2.掌握知識與培養(yǎng)思想品德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 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要注重教書育人.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以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積極的態(tài)度才能使他們的思想品德得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動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 3.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關系 能力的提高依賴于知識的掌握,知識的掌握依賴于能力的提高;引導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能力;防止單純抓知識教學或只重能力提高的片面性. 4.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教育學形考四 (1/15)、( )是關于學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的地位問題。(3分) A、德育主體觀 B、德育實體觀 C、德育雙重價值觀 D、全方位德育觀 (2/15)、( )是指一個人自覺地克服內外障礙去完成預定的道德行為,實現(xiàn)一定的道德動機的過程。(3分) A、道德行為 B、道德認知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15)、( )是指德育活動所要傳授的具體道德價值與道德規(guī)范及其體系。(3分) A、德育內容 B、德育目標 C、德育方法 D、德育評價 (4/15)、德育目標既要未來指向性,又應該有其現(xiàn)實依據(jù),此反應了( )。(3分) A、繼承性與創(chuàng)造性相結合的原則 B、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 C、超越性與現(xiàn)實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 D、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 (5/15)、在我國,20世紀60--70年代,強調德育的( )較多。(3分)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經濟功能 D、發(fā)展功能 (6/15)、()是德育能使個體獲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個體滿足、快樂、幸福的體驗過程。(3分) A、德育的個體改變功能 B、德育的個體生存功能 C、德育的個體發(fā)展功能 D、德育的個體享用功能 (7/15)、( )是學校把處于一定年齡階段、文化程度大體相同的同學按一定的人數(shù)規(guī)模建立起來的的基層教育組織。(3分) A、學生會 B、社團 C、班級 D、教務處 (8/15)、( )指的是教育者對學生要堅持以正面引導,說服教育為主,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自覺性,同時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3分) A、方向性與現(xiàn)實性相結合原則 B、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原則 C、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D、嚴格要求與熱情關懷相結合原則 (9/15)、主要回答“為什么”的問題,其目的在于發(fā)展和完善理論的研究是( )。(3分) A、開發(fā)研究 B、應用研究 C、基礎研究 D、結果研究 (10/15)、當代德育要求與學生現(xiàn)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 )。(3分) A、思想品德發(fā)展的外在動力 B、阻礙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原因 C、學生熱愛德育的原因 D、思想品的發(fā)展的內在動力 (11/15)、( )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的道德觀點去評價他人、自己的品性是否滿足道德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內在情感體驗。(3分) A、道德行為 B、道德認知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2/15)、( )是教育者根據(jù)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3分) A、教學 B、德育 C、教育 D、教書 (13/15)、定性研究又稱為( )。(3分) A、質的研究 B、量的研究 C、因的研究 D、果的研究 (14/15)、憑直覺判斷“發(fā)生了什么事?”為()。(3分) A、遷移推廣水平研究 B、直覺觀察水平研究 C、探索水平研究 D、理論水平研究 (15/15)、( )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班級文化的靈魂,是班級文化的最高層次。(3分) A、班級物質文化 B、班級精神文化 C、班級制度文化 D、班級友誼文化 (1/10)、各國的德育目標大致相同。(2分) A、正確 B、錯誤 (2/10)、在我國,德育的社會性功能比個體性功能重要。(2分) A、正確 B、錯誤 (3/10)、相對性評價又稱為常模參照性評價。(2分) A、正確 B、錯誤 (4/10)、倫理意義上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2分) A、正確 B、錯誤 (5/10)、教育質量觀就是教育質量標準。(2分) A、正確 B、錯誤 (6/10)、美國的教育質量比中國好。(2分) A、正確 B、錯誤 (7/10)、教育研究場所具有自然性。所以不能在實驗室中進行。(2分) A、正確 B、錯誤 (8/10)、研究內容是研究計劃的的主體。(2分) A、正確 B、錯誤 (9/10)、教育研究可以促進教育理論的完善,對教育實踐并無大用。(2分) A、正確 B、錯誤 (10/10)、訪談法所訪談的對象有限,教育研究中盡量避免使用。(2分) A、正確 B、錯誤 (1/5)、根據(jù)研究目的不同,可將教育研究分為( )。(3分) A、應用研究 B、開發(fā)研究 C、源頭研究 D、基礎研究 (2/5)、以教育研究的內容為依據(jù),可將教育研究分為( )。(3分) A、細節(jié)研究 B、微觀研究 C、宏觀研究 D、中觀研究 (3/5)、問卷中問題的類型不要包括( )。(3分) A、隨意性問題 B、主觀性問題 C、背景性問題 D、客觀性問題 (4/5)、教育行動研究的特征包括( )。(3分) A、由行動者研究 B、行動的執(zhí)行 C、為行動而研究 D、在行動中研究 (5/5)、教育行動研究包括( )等環(huán)節(jié)。(3分) A、觀察 B、反思 C、計劃 D、行動 (1/2)、描述性研究(5分) 描述性研究:又稱為描述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類型,主要用來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況,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為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線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礎;還可以用來確定高危人群,評價公共衛(wèi)生措施的效果等。 (2/2)、德育方法(5分) 德育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為達成德育目標而展開的有秩序和相互聯(lián)系的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組合。它受德育內容、任務所制約,是以德育規(guī)律、德育原則為依據(jù)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實效的關鍵,在具體德育工作中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論述思想品德與知、情、意、行的關系。(10分) 知行統(tǒng)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標志。知、情、意、行是構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即思想道德認識,是人們對社會思想準則、行為規(guī)范等觀念體系的認識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觀念,以及對是非、美丑、善惡的評價。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實踐中評價自己或他人行為時,對一定的思想準則、道德規(guī)范所產生的內心體驗。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內部思想道德意向向外部穩(wěn)定行為轉化過程中克服困難和挫折時的頑強不懈的努力。行,即思想道德行為,是人思想、道德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 在德育過程中應注意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知、情、意、行的關系: (1)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知、情、意、行之間又是相互聯(lián)系,互為條件,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每一個要素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其他要素的影響,每一要素各自又都具有制約或促進其他各要素的功能。 (3)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當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協(xié)調、和諧一致,就能有效地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發(fā)展不平衡,互不協(xié)調,差異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將影響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和發(fā)展,甚至會導致“品德兩性”(即思想品德行為的兩重性)的產生。 (4)在人的思想品德發(fā)展中,知、情、意、行都是不可缺少的。知是基礎,行是關鍵,由知到行的轉化,達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是最根本的問題。德育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過程,具有知行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育學 答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087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