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基礎知識回顧】 一、中央集權(quán)的發(fā)展 (一)中央集權(quán)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央集權(quán)的發(fā)展: 1、 漢朝: (1)背景:漢初實行____________并存,封國有時會與朝廷對抗,威脅中央集權(quán)。 (2)措施:漢武帝頒布“ ”。(推恩令的內(nèi)容) (3)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 (1)背景:唐朝中期,節(jié)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較大的自主權(quán),經(jīng)濟上控制著財權(quán),軍事上擁有強悍的武力,逐步發(fā)展為割據(jù)勢力。 (2)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宋: (1)措施:①軍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財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 (1)措施:①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實行________制度,對邊遠民族地區(qū)設置___________進行管理。 (2)影響:①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②行省制度的創(chuàng)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 (1)原因:漢初,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quán)于一身,位高權(quán)重。 (2)措施:漢武帝重用身邊做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 、侍中等,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quán)。 (3)影響:削弱了相權(quán),加強了皇權(quán)。 2.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3.隋唐時期 (1)措施:確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中書、門下和尚書,分別負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意義: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4.宋朝: (1)措施:設立 作為最高行政機構(gòu),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quán),又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 ,分割宰相的行政權(quán)、軍權(quán)和財權(quán)。 (2)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朝:設 為最高行政機關(guān),其長官行宰相職權(quán),元朝后期威脅著皇權(quán)。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察舉制 (1)目的:漢代為了廣泛搜羅、管理人才。 (2)措施: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3)影響:___________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2.九品中正制 (1)時間:魏晉南北朝時期。 (2)內(nèi)容:朝廷要職多由世家大族擔任,世家大族子弟通過九品中正制,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而不注重提高才能。 (3)影響:①真正有才學,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出任高官。②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xù)下去。 3.科舉制 (1)過程:①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②隋煬帝時,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2)影響:①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有利于打破特權(quán)的壟斷,擴大了官吏人才來源,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zhì)。 ②科舉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quán)力,從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 ③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重點點撥】 1、 中國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中,地方與中央政府間關(guān)系有何不同? 2、根據(jù)課本P15頁材料,思考這種措施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什么特點?它有何利弊? 3、漢、宋加強皇權(quán)方面有哪些異同? 4、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有哪些?選官的標準和依據(jù)各是什么?各有何弊端或影響? 5、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1)歷程上:繼承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不斷完善。 (2)趨勢上:相權(quán)削弱,皇權(quán)加強;地方分權(quán),中央集權(quán)。 (3)選官上:由財產(chǎn)門第到公開選拔。 (4)核心:皇權(quán)至上,實行獨裁統(tǒng)治。 【課堂訓練】 1.唐朝前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度進一步完善,表現(xiàn)為 ( ) ①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谕ㄟ^科舉選拔官吏?、鄣胤焦倮粲芍醒虢y(tǒng)一任命 ④中央各部門相互制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xx年龍巖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查)有的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它可分成兩個子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nèi)部的權(quán)力制衡問題。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解決“官僚體系內(nèi)部的權(quán)力制衡問題”的重要舉措是( ) A.廢分封,置郡縣 B.設立軍機處 C.廢丞相,設內(nèi)閣 D.確立三省六部制 3、(xx年山東濟南外國語學校質(zhì)檢)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指出,“古來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統(tǒng),正統(tǒng)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國家政體并善以此治國者,不過秦皇、漢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這里的“國家政體”是指 A.王位世襲制度 B.中央集權(quán)制度 C.選官制度 D.監(jiān)察制度 4、唐宋削弱相權(quán)以加強皇權(quán),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 A.加強尚書省的權(quán)力,完善三省六部制 B.眾設宰相,分割相權(quán) C.以六部分割相權(quán) D.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guān),統(tǒng)領(lǐng)六部 5、“新皇帝……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qū),每一行政區(qū)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诳たh制 ③皇帝制?、苋×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xx年廣東省高三第三次六校聯(lián)考)史學家指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guān)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chuàng)建,四為中國學術(shù)思想之奠定。這一時期應是 A.商周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隋唐時期 7、西漢統(tǒng)治者總結(jié)秦朝歷史,從“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發(fā),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郡、國并行制度 B.頒布“推恩令” C.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D.頒布“附益之法” 8、以下有關(guān)選拔官員的方式與主要依據(jù),搭配正確的是: "秦朝軍功授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 A.功績--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 B.考試成績--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 C.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功績 D.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考試成績 9、唐代中樞機構(gòu)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精細分工體現(xiàn)了 A.施政觀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剝奪相權(quán)的創(chuàng)新設計 C.行政運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權(quán)的重要進步 10、通過對從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兩級官制演變 過程的學習,你認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有 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 ②削弱相權(quán),加強君權(quán) ③以君權(quán)為中心,高度集中權(quán)力 ④逐漸強化對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監(jiān)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課后強化練習】 1、(xx山東文綜)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宰相職權(quán)范圍擴大 B.專制皇權(quán)達到頂峰 C.君權(quán)對相權(quán)的制約 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 2、(xx安徽卷,14)柳宗元認為,秦末農(nóng)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縣制與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沒有關(guān)系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fā) C.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 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3、(xx福建卷,14)《朱子語類》云:“唐制:每事先經(jīng)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虼嫖串?,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體現(xiàn)三省分權(quán)制 B.完善中央監(jiān)察機制 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 D.分做相權(quán)加強皇權(quán) 4、(xx蘇、錫、常、鎮(zhèn)一調(diào))賈誼在《治安策》中建議:“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這一建議在漢武帝時得到實施,即( ) A.分封制 B.推恩令 C.節(jié)度使制 D.郡國并行制 5、(xx廣東文綜,14)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A.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B.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唐代君主的權(quán)力不受制約 D.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quán)力 6、(xx江蘇歷史卷,1)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狈线@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 A.秦朝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 7、(xx江蘇歷史卷,2)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痹斐蛇@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8、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笨たh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xiàn)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quán) C.制度法令的統(tǒng)一 D.依據(jù)才干政績?nèi)蚊夤倮? 9、、錢穆在《國史新論》中縱論漢唐宰相制度的差異時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最高議事機關(guān)稱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詔書名義頒布者,事先由政事堂開會決議,送進皇宮畫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蓋印中書門下之章發(fā)下?!边@則材料說明 ( ) A.政事堂不掌握實際的權(quán)力才 B.皇帝權(quán)力被嚴格限制 C.機構(gòu)設置重疊,官員冗濫 D.宰相權(quán)力被分散削弱 10、“嚴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誡仍都需要,因為不講人情的選拔制原則——雖然它始于漢制——與滲透在儒家倫理中的家族和個人聯(lián)系背道而馳?!?《劍橋中國史》)材料所述的“選拔制”是 A.先秦的世襲制 B.漢代的察舉制 C.魏晉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舉制 課堂強化練習答案 1、【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能力。①③在秦朝時已經(jīng)形成,不符合題意,②④是在唐朝前期形成的,符合題意。 【答案】 D 2、【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并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時要抓住時間“隋唐時期”、內(nèi)容“官僚體系內(nèi)部的權(quán)力制衡問題”兩個重要信息。 【答案】 D 3、【解析】 解答本題時要抓住題干材料中“國家政體”“秦皇、漢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等關(guān)鍵信息。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國家政體”是指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 【答案】 B 4、【解析】 本題要求比較唐宋時期削弱相權(quán)的共同策略,眾設宰相,分割相權(quán)。 【答案】 B 5、【解析】 材料中涉及皇帝制度、分封制、郡縣制,但沒有涉及三省六部制。 【答案】 C 6、【解析】 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基本確立了中國的版圖,創(chuàng)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度;漢代,中國民族基本形成,儒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綜上所述,這一時期應是秦漢時期。 【答案】 C 7、A 8、D 9、C 10、D 課后強化練習答案 答案:1、C 宋朝時設置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gòu),其長官為宰相。為制約宰相,又分別設置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掌行政、軍政和財政,以分割宰相的權(quán)力,其目的是要削弱相權(quán),加強皇權(quán)。 2、C 題目給了三句話,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縣制,郡縣制有利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因此選D,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夠全面。材料無法體現(xiàn)郡縣取代分封的歷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權(quán)之得,因此排除D. 3、B 此題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根據(jù)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三項均是正確的。B選項轉(zhuǎn)換了概念,三省六部制不屬于監(jiān)察范疇。 4、B 5、B 諫官的職責從唐代評議皇帝得失到演變?yōu)樗未u議宰相是非,反映了君主權(quán)力不斷加強和相權(quán)權(quán)力削弱的趨勢,即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故B項正確。宋代諫官監(jiān)督宰相,顯然不對宰相負責,排除A項。唐代諫官可以評議皇帝得失,說明諫官主要是為了糾正皇帝的過失,也表明了皇權(quán)受到一定的制約,排除C、D兩項。 6、B 由“時有叛國而無叛郡”可知“時”郡國并存,僅憑此即可知“時”乃西漢初期從而選出B。 7、C 這首詩四句,每句都是解題信息點。前兩句的大概意思是說世代相傳的貴族子孫登上高位,而杰出的人才卻淪為下級官吏。后兩句對前兩句的現(xiàn)象闡述原因,即地位權(quán)力使得這樣由來已久,已經(jīng)不是一個朝代的事情了。這四句缺失任何一句或者不理解任何一句都難以解題。理解詩意之后,則可知,科舉制是為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應予排除,A、B是不會導致材料中的現(xiàn)象,也應排除。 8、D 題干指明郡縣制為“公天下”的開端,顯然是指在用人制度上由貴族血緣政治過渡到官僚政治,故D項符合題意。 9、D 10、D-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至元 政治制度 演變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55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