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7.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習題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7.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習題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生物 7.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習題 新人教版必修2.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7.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習題 新人教版必修2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共同觀點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B.有利變異通過逐代遺傳得到積累和加強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 【解析】 由于達爾文對變異與遺傳的本質并不清楚,他還是沿用了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觀點和獲得性遺傳觀點,并且提出有利變異逐代積累,但并未提出通過遺傳而積累,所以本題易誤選B選項。 【答案】 C 2.在超市中無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歡迎。這些無公害蔬菜在生產中,不使用農藥、殺蟲劑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其結果是( ) A.殺蟲劑誘發(fā)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強 B.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量增加 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D.害蟲全部消失,最終導致某些害蟲的物種滅絕 【解析】 由于基因突變,害蟲群體中存在著能抵抗殺蟲劑的變異類型,當使用某種殺蟲劑后,絕大多數害蟲被殺死,少數具有抗藥性的個體生存下來并繁殖;害蟲大量繁殖后,再用該種殺蟲劑,會有比以前更多的個體生存,因此,殺蟲劑對害蟲起到一個定向選擇作用。 【答案】 B 3.炭疽桿菌生命力之頑強,堪稱細菌之最。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炭疽桿菌的頑強生命力的形成,是由于( ) A.進化過程中環(huán)境對炭疽桿菌的定向選擇 B.不良環(huán)境引起炭疽桿菌發(fā)生的不定向變異 C.進化過程中炭疽桿菌產生的定向變異 D.進化過程中炭疽桿菌通過DNA復制,逐代積累 【解析】 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可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答案】 A 4.關于達爾文學說和拉馬克學說的區(qū)別正確的是( ) A.達爾文學說認為環(huán)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變異 B.拉馬克學說認為不定向的變異是由動物的意愿決定的 C.達爾文學說認為變異后就能適應環(huán)境 D.拉馬克學說認為生物通過變異適應還境 【答案】 D 5.桉601藥剛問世時,可治療病毒性感冒,療效很高;幾年后,療效漸漸降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毒接觸了藥物后,慢慢產生了抗藥性 B.病毒為了適應環(huán)境,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C.抗藥性個體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后來的藥量用少了,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解析】 感冒病毒產生抗藥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內在的遺傳與變異引起的。在未使用感冒藥之前,感冒病毒就存在著差異,有的不具有抗藥性,有的具有抗藥性。開始用該感冒藥時,由于大多數病毒沒有抗藥性,故大量病毒被藥物淘汰,而少數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個體會保存下來,并能繼續(xù)繁殖感染人群。當多次使用該藥后,使抗藥性更強的病毒被保留下來。這樣一代一代,病毒積累并加強了抗藥性,使該感冒藥漸漸失去效應。所以藥物對不同變異的病毒進行了選擇,淘汰了不抗藥的個體,保留了抗藥性強的個體。 【答案】 C 6.科學家對某一種蟹的體色深淺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不同體色的蟹的數量不同,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差別呢?下列解釋中最合理的是( ) A.中間體色與環(huán)境顏色相適應,不易被天敵捕食 B.深體色和淺體色的個體繁殖能力弱 C.深體色和淺體色的個體食物來源太少 D.中間體色是新形成的一種適應性更強的性狀 【答案】 A 7.農業(yè)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殺蟲劑誘發(fā)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 B.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量增加 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D.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解析】 本題考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應用。根據自然選擇學說,使用殺蟲劑之前,害蟲種群中個體間就存在抗藥差異,有的具有抗藥性,有的無抗藥性。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殺蟲劑選擇了具有抗藥性的害蟲,使種群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大,所以殺蟲效果下降。 【答案】 B 8.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缺陷主要是( ) ①能科學的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適應性、多樣性的形成 ②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蹖z傳、變異的本質未做出科學的解釋?、懿荒芙忉屛锓N大爆發(fā)等現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9.枯葉蝶腹面的色澤和形狀極似枯葉,這是枯葉蝶的祖先( ) A.突變后經人工選擇的結果 B.人工選擇后再突變的結果 C.突變后經自然選擇的結果 D.自然選擇后再突變的結果 【答案】 C 10.家雞起源于原雞,現家雞的年產卵量可達260個以上,而原雞年產卵量僅為12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原雞在食物充足的飼養(yǎng)條件下產卵多,并將此變異遺傳下去 B.人工飼養(yǎng)條件能夠滿足原雞的營養(yǎng)需求,從而使產卵量明顯增多 C.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了的蛋,孵化出了產卵量高的雞,并被人工選擇 D.家雞的起源可以證明,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解析】 原雞在食物充足的飼養(yǎng)條件下產卵多,該變異是由環(huán)境條件變化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現在的家雞產卵量高,是由于原雞產生了遺傳物質變化的蛋,孵化出產卵量高的雞,并被人工選擇保留下來。 【答案】 C 11.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正確評價是( ) A.它只能正確解釋生物界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B.它能正確解釋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C.它能正確解釋生物界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沒有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D.它能解釋自然選擇作用,不能闡明生物界的多樣性 【解析】 自然選擇學說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界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對于人們正確地認識生物界具有重要意義。但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以及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等問題,未能做出科學的解釋。 【答案】 C 12.下圖表示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種群密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點種群中存在很多種變異類型,原因是變異具有不定向性 B.a→b的變化是農藥作用的結果 C.b→c是抗藥性逐代積累的結果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定向選擇,使害蟲產生了抗藥性 【解析】 圖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大部分害蟲沒有抗藥性或抗藥性弱,從而被淘汰;bc段上升的原因是抗藥性強的害蟲在生存斗爭中存活并大量繁殖。在使用農藥前,害蟲存在多種變異類型,有抗藥性強的個體,也有抗藥性弱的個體。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 13.(14分)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藥敏程度實驗方法如圖:將含有一定濃度的不同抗生素的濾紙片放置在已接種被檢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圍擴散,如果抑制生長,則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圖中里面的圖),結果如下圖所示。 (1)衡量本實驗結果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圖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培養(yǎng)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處理,并測定細菌數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①向培養(yǎng)基中加抗生素的時刻為__________點。 ②細菌種群的進化是定向的,而變異是__________,細菌的抗藥性產生于環(huán)境變化之_________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對細菌變異的作用不是“誘導”而是__________。 ③盡管有抗藥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細菌種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衡量實驗的指標即對實驗結果的表述。本實驗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細菌的生長來表述實驗結果。 (2)通過抑菌圈的大小來確定殺菌能力,即抑菌圈越大殺菌力越強。 (3)①抗生素會使細菌中不具抗性的個體大量死亡而數量下降,所以b點是使用抗生素的起點。②變異是不定向的,而在自然選擇下進化是定向的,細菌的抗藥性在環(huán)境變化之前就已經產生了,自然選擇是性狀的選擇者,而不是誘導者。③在細菌種群中,含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畢竟只占少數。 【答案】 (1)抑菌圈的大小 (2)B (3)①b?、诓欢ㄏ虻摹∏啊∵x擇?、塾锌顾幮曰虻膫€體占極少數 14.(12分)用水蚤(一種水生小動物)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 (1)實驗結果表明,多數水蚤生活的最適溫度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 ℃環(huán)境中生活,還有些水蚤能在28 ℃環(huán)境中生活,這表明水蚤個體之間存在著________,從而體現了生物的變異一般是________的。 (3)能在20 ℃環(huán)境中生存的個體都是________的個體,而能在28 ℃環(huán)境中生存的個體都是________的個體。所以,溫度的改變對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是________的。 (4)把20 ℃環(huán)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 ℃環(huán)境中,將導致水蚤死亡;同理,把28 ℃環(huán)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 ℃環(huán)境中也引起水蚤死亡。這說明,當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如果生物體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環(huán)境淘汰。 【答案】 (1)25 ℃ (2)差異 不定向 (3)適應低溫 適應高溫 選擇 定向 (4)變異 15.(14分)下列是DDT(一種農藥)對家蠅抗性(抗DDT而能存活的能力)的實驗研究:將家蠅分成等量的多組,每組再分為等量的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一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檢查各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表明抗性低,反之則表明抗性高。選死亡率最低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進行抗性實驗。這樣,經過若干代后,當用DDT處理其中A組的家蠅時發(fā)現其死亡率為4%,再用DDT處理這一代的B組家蠅。則: (1)B部分經DDT處理后存活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實驗可知,家蠅抗性的產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3)從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看,家蠅和DDT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DT對家蠅的抗性的產生所起的作用稱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述B部分經DDT處理后存活率為上述百分比的原因。 【解析】 對自然選擇的理解要明確:生存斗爭是動力,是外因;變異和遺傳是內因,變異是不定向的,選擇是定向的,定向選擇的最終結果是適者生存。根據變異的不定向性,我們可知家蠅的個體存在著抗性的差異,而DDT的作用就是定向的自然選擇,多次的重復實驗,實際上相當于進化過程的多代選擇,最終存活率的提高表現為適者生存。 【答案】 (1)96% (2)農藥對害蟲抗藥性變異長期選擇 (3)生存斗爭 (4)選擇 (5)家蠅抗性的產生,符合達爾文的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中心的進化論。家蠅的個體中原來就存在著抗性的差異,有的抗性強,有的抗性弱。經DDT處理進行的選擇(因A、B為同組),就把抗性強(適者)的個體選了出來。這樣一代一代地選擇下去,家蠅中選出了具有強抗性的個體(盡管B組從未接觸過DDT),可見,家蠅抗性的產生是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因為使用了DDT。-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7.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習題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7.1 現代 進化 理論 由來 習題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72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