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科學上冊 4.7 升華與凝華(1)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科學上冊 4.7 升華與凝華(1)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科學上冊 4.7 升華與凝華(1)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科學上冊 4.7 升華與凝華(1)教案 (新版)浙教版 一、目標導航 [知識與技能] 了解升華凝華現象,能說出物質升華時要吸收熱量,凝華時要放出熱量,并能用升華和凝華解釋一些典型的現象 [科學思考]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推斷的能力。 [解決問題] 能夠分析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解決問題]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深入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要點掃描 [課標解讀] 《升華和凝華》這一節(jié)屬于《科學課程標準》安排的五個學習領域中的“物質科學” 領域,通過本節(jié)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物質不僅可以從固態(tài)和液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轉化,而且可以在固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直接轉化,從而對物態(tài)變化過程有一個較全面的討論。 [內容分析] 本節(jié)在教科書中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燈用久了為什么會變黑引入,通過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引出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明確概念以后,列舉了生活中有關升華和凝華的例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最后通過對幾種熟悉的自然現象:云、雨、霧、露、霜的解釋,鞏固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 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及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學情分析] 學生前面己經學過物態(tài)變化中的四種,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現象雖不罕見(如樟腦塊的升華,秋冬的霜),卻不易被學生注意,因為這些過程進行較為緩慢,氣體又看不見,所以難以被直接觀察到。小學常識課本中沒講過,這些都給學生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本節(jié)要做好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親眼目睹這些現象,用事實說話。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樟腦塊變小消失,冬夜的霜出現象等分析推斷現象的發(fā)生過程。 [學法點撥] (1)設疑引入,激發(fā)興趣 由問題物質能否在固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直接轉化?用設疑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實驗演示,直觀易懂 通過演示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直接觀察升華和凝華現象,學生容易接受。 (3)滲透科學的生活性,科學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科學,從生活現象引出問題,又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的現象。 [經驗介紹] 本節(jié)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燈用久了為什么會變黑引入,通過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引出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用事實說話,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樟腦塊變小消失,冬夜的霜出現象等分析推斷現象的發(fā)生過程。 三、教學文檔 [課前準備] 250毫升的燒杯、125毫升的圓底燒瓶、石棉網、火柴、少量的水和碘、細沙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設疑討論 1、引入:寒冬沙水結冰、春暖冰雪消融、雨過天晴、濕草變干、掀開茶杯蓋水珠落下,自然界中的這些現象包含了前面學過的哪些物態(tài)變化過程? 熔化(吸熱) 汽化(吸熱) 固 ———— 液 ————— 氣 凝固(放熱) 液化(放熱) 2、設疑:物質可以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轉化,是否可以在固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直接轉化? 3、學生思考回答 [設計范圍:通過復習溫故而知新,從復習中引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二)實驗演示,觀察分析 1、發(fā)表意見 同學們對物質是否能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下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探究一下。 2、實驗探究 介紹實驗儀器,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演示升華:裝搭好儀器,放3—4顆米粒大小的碘粒加熱 觀察并討論:加熱后不久,你觀察到燒杯中有什么現象出現了?這些紅色氣體從哪里來?固態(tài)碘少了,有沒有液體出現?可見紫紅色的氣體是從固體碘直接變化而來。 演示凝華:大量紫紅色氣體出現后停止加熱 觀察討論:你觀察到燒杯中有什么變化?紫色氣體哪里去了?紫黑色的小晶粒是什么?固態(tài)碘是由紫紅色的氣體直接變成的。 4、結論:固態(tài)和氣態(tài)可以直接轉化 升華:物質直接從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 吸熱 凝華:物質直接從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 放熱 5、思考:升華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凝華呢? 回顧碘升華實驗,酒精燈加熱后出現碘蒸氣,說明升華要吸熱,聯系熔化、汽化的相反過程要放熱的事實,推斷升華的相反過程,凝華也是放熱。 [設計意圖:通過碘的升華和碘蒸氣的凝華實驗,讓學生親眼目睹這些現象,能更好地理解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并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推斷能力] (三)聯系實際,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及應用 實例1: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到哪里去了? 實例2:比較新舊兩只燈炮,討論用久了的燈泡為什么會發(fā)黑? 實例3:出示霧凇圖片、猜想寒冷的冬天,針狀霧凇這種自然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應用1:利用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爛。 應用2: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些實例、應用的討論和解釋,把科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生活處處是科學,科學就在身邊] (四)簡單介紹云、雨、雪、霧、露、霜的形成過程。 1、出示云、雨、雪、霧、露、霜的圖片,說明都是水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2、讀圖P135降水形成過程示意圖,說明該圖粗略反映了降水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從“暖濕氣流上升”開始,通段分析云和雨是怎樣形成的?說明降水不僅指降雨,還包括降雪等其他形式。 3、粗略歸納說明云、雨、雪、霧、露、霜的形成過程 [設計意圖:出示這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說明它們都是水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讀 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及分析能力] 四、學業(yè)診斷 1、以“學到了什么”為線索,師生共同回憶本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 2、討論:能夠利用電冰箱制造出露、霧和霜嗎?敘述具體的方法,小組討論,具體實施要求學生課外去做,然后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并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把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校園、家庭、社會生活中活用科學知識,營造主動探究的氛圍] 五、精彩存盤 1、夏天,一同學為了解渴,從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發(fā)現 (1)硬的冰棒上粘著花花的“粉” (2)一剝去包裝紙,冰棒上就冒“煙” (3)他將這支冰棒放在茶杯中,不一會兒,杯外壁“出汗” 試解釋上述三種現象? 2、人們常說“昨晚下霜了”這霜是天上落下來的嗎? 3、下列都是要吸熱的過程是? A、熔化、凝固、汽化 B、液化、升華、凝華 C、熔化、液化、升華 D、熔化、汽化、升華 4、下例哪些現象是凝華而成的 A、冰的形成 B、霧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露水的形成 六、資料鏈接 1、什么是人工降雨? 通俗地講,人工降雨就是選擇有利于降水的云團,用人工的方法(飛機或高炮)將“催化劑”送入云層,促使本不會降水的云降水,或者加大降水,故又稱為“人工增雨”。 云是由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由于空氣的浮力作用而成了懸浮于空中的“水資源”,只有當云的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空氣的浮力“托不住”它時,才會成為雨滴落到地面。人工降雨,就是向云體內補充足夠的冰晶(催化劑),促使上升氣流發(fā)展,微小的水滴增大成雨滴或增加降水量。從而有效地進行農田抗旱或解決人畜用水以及森林防火的問題。它是氣象部門直接開展抗旱的重要科技手段。 人工降雨的服務對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田、農作物、蔬菜、果園等降雨抗旱; (2)庫區(qū)蓄水發(fā)電、灌溉; (3)林區(qū)降雨森林防火、滅火等。 2、如何開展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目前主要有飛機和高炮兩種作業(yè)方式,或是飛機高炮科學配合、立體抗旱。飛機人工降雨的優(yōu)點是作業(yè)范圍大,受益面積大,但費用昂貴,且當云中對流發(fā)展旺盛時,飛機作業(yè)危險性大。高炮人工降雨的優(yōu)點是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特別適用于山區(qū)、小范圍的抗旱,且費用低(每次作業(yè)只需3000元左右,但產生效益可達幾十萬元),投入產出比高達1:40,此外,高炮人工降雨不受強對流天氣的限制,但每次作業(yè)的受益面積沒有飛機的大。這保證人工降雨的順利進行,各級人民政府都相繼成立了人工降雨領導小組,具體的人工降雨作業(yè),均有當地的氣象局人工降雨辦公室負責操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七年級科學上冊 4.7 升華與凝華1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9 2020 年級 科學 上冊 升華 凝華 教案 新版 浙教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20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