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27《現(xiàn)代詩二首》教案 蘇教版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27《現(xiàn)代詩二首》教案 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27《現(xiàn)代詩二首》教案 蘇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現(xiàn)代詩二首》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會重點字詞的讀音。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有關延安的歷史和“信天游”這種藝術形式。 2.理解《再別康橋》運用意象、修辭表達情感的特點。 3.體會《再別康橋》所深寓的感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一、預習檢查 ⒈ 掌握下列字的讀音和字形。 肚【dǔ】 糜【mi】 河畔【pn】 蕩漾【yng】 青荇【xng】 榆陰【y】 揉碎【ru】 浮藻【zǎo】 長篙【gāo】 漫溯【s】 斑斕【ln】 笙簫【shēng xiāo】 ⒉ 掌握下列詞語的詞義。 幾回回:一回又一回。 白羊肚手巾:白毛巾。 登時:即刻。 糜子:一種形狀像小米的沒有黏性的黍類谷物。 腦畔上:這里指窯洞的頂上。 白生生:陜北方言,表示很白。 3.作者介紹 賀敬之,現(xiàn)當代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今棗莊市)人。1940年到延安,進入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1945年,魯藝集體創(chuàng)作了歌劇《白毛女》,文學劇本由賀敬之、丁毅執(zhí)筆。主要詩歌集有《朝陽花開》《鄉(xiāng)村的夜》《放歌集》《雷鋒之歌》《賀敬之詩選》等。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代表詩人、現(xiàn)代散文家。筆名南湖、云中鶴等。主要作品有詩集:《猛虎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4.背景介紹 《回延安》:1956年,作者回到闊別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搖籃,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xiāng),如今再一次見到它,感觸萬千,心潮澎湃,于是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膾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詩。 《再別康橋》: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xiàn)……由于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zhí)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5.文體介紹 “信天游”的特點: 章法上:兩句一節(jié),節(jié)數(shù)不定。 韻律上:幾節(jié)一韻或一韻到底。 語言上:七言為基本句式,可長可短,靈活自由。 藝術上:多用“比興”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興,下句道出本意。 二、課文導入 請同學想一想,如果你踏上離別多年的故土,看到那里的親山、親水、親人,你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三、教學步驟 《回延安》 ⒈ 提問:通讀全詩,概括各個部分的中心意思 明確:第一部分:回延安。寫詩人闊別10年后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與親人相見時的興奮和喜悅之情。 第二部分:憶延安。追憶當年在延安的戰(zhàn)斗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與延安母親的血肉關系。 第三部分:聚延安。詩人描繪了與親人見面團聚的場面,表達了相互間深厚的情誼。 第四部分:頌延安。描繪延安新貌,贊美10年來黨領導下延安的巨大變化。 第五部分:看延安。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2.提問:詩的開頭運用祈求的語氣“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的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北磉_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確:運用祈求語氣,寫自己的感情激動到需要壓抑的地步,以及拂去擋住視線的灰塵的急切,感受到詩人回延安在將要看到延安身影時的昂揚情緒。 3. 提問:體會第二部分第一小節(jié)中“回家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把延安當成自己的家,可見對延安熱愛之深,眷戀之切。 4.提問:第二部分第二小節(jié)中有“親山親水有親人”一句,山水怎么也有親疏之分呢?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明確: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詩人與延安的血肉聯(lián)系。 5.提問:仔細閱讀第三部分,找一找具有陜北特點的事物。 明確:米酒、油饃、木炭火、土炕、窯洞、白窗紙、紅窗花 6.提問:閱讀第四、五部分,并結合全文思考:如果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確:用“回”字說明作者猶如一個遠離家鄉(xiāng)、久別母親的孩子,回到了家鄉(xiāng)、回到了母親的懷抱的過程;用“回”字更能表達出詩人與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經(jīng)歷和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詩的“詩眼”,全詩緊扣一個“回”字,以回延安的過程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延安的熱愛和贊頌,如改為“去”“到”沒有上述表達效果。 《再別康橋》 7.提問:第一節(jié)中三個“輕輕的”和最后一節(jié)兩個“悄悄的”有何用意? 明確:①實寫詩人輕輕來到和悄悄離開康橋時的情景,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表面上顯得灑脫飄逸,實際上蘊含著對康橋依依不舍的淡淡憂愁。 ②詩人用與情人纏綿惜別的心情和筆調(diào)與康橋道別,他唯恐驚破心中之夢,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輕柔的嘆息般的韻律與依依別離情緒完美地統(tǒng)一地在一起。 8.提問:為什么詩人將“河畔的金柳”比喻為“夕陽中的新娘”? 明確:①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夕陽下柳枝嬌柔、婀娜的美好姿態(tài),浸透出了詩人對康橋的歡喜和眷戀之情。 ②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突現(xiàn)了康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③“柳”是自古以來詩人在離別時善用的意象,表達出作者對康橋依依不舍之情。 9.提問:“招搖”常含貶義,用在這里恰當嗎?換成“搖晃”行不行?“甘心”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①“招搖”是用擬人的手法寫康河的水草隨微波起伏飄蕩的狀態(tài),仿佛在對詩人招手挽留。如果換成“搖晃”,就表現(xiàn)不出康橋對詩人歡迎的態(tài)度和親密的關系。 ②在這樣詩情畫意中,詩人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條水草”,寫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熱烈的愛戀。 10.提問:這首詩跟古代的離別詩詞,在離別的對象、氛圍、意象的選擇上有什么不一樣? 明確:特點: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離別的詩,告別的是人,而此詩告別的是康橋,作別的是西天的云彩,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②一般離別的詩,告別時回又千言萬語的叮囑與叮嚀,或牽手頓足,或肝腸寸斷;而此詩卻從“輕輕、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個只著色不摹聲的寂靜環(huán)境,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③獨具特色的意象選取。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給人回歸自然,融合自然的感覺。 11.提問: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首詩運用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以自己回到母??禈?,在河中泛舟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對母校熱愛、依依惜別的深情。 四、作業(yè)布置 收集有關信天游的歌曲、影片。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試創(chuàng)作一首信天游,注意信天游的特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現(xiàn)代詩二首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27現(xiàn)代詩二首教案 蘇教版 年級 語文 下冊 單元 27 現(xiàn)代詩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89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