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論文】石油工程巖石力學教學方案設計研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石油工程論文】石油工程巖石力學教學方案設計研究(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石油工程論文】石油工程巖石力學教學方案設計研究
摘要:石油工程巖石力學是石油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必修課,主要講授巖石力學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工程領域的應用。目前,傳統的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應用型本科生培養(yǎng)需求和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工程案例教學有助于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成教學培養(yǎng)目標。因此,選擇難易適中、具有啟發(fā)性、分析結論具體明確的典型工程案例引入課堂教學,并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形成了包括“理論學習、工程案例引入、分析討論、教師講解和、課后作業(yè)復習”的一整套工程案例教學方案。該方案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同時兼顧教師在課堂教學
2、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學習效率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本科教育;巖石力學;工程案例;教學方法
“巖石力學”是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巖石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應力應變關系和穩(wěn)定或失穩(wěn)狀態(tài),具有理論性和應用性較強、與實驗結合緊密等特點。在我國本科教育中,“巖石力學”課程也是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石油工程等專業(yè)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之一。對于石油工程專業(yè),“巖石力學”課程除講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外,還介紹深部地層地應力的測量方法,油氣鉆完井過程中井眼周圍應力狀態(tài),以及巖石力學在井壁穩(wěn)定、水力壓裂、套管損壞、油井出砂等方面的應用等內容?!笆?/p>
3、工程巖石力學基礎”課程面向大三本科生,講授巖石力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目前,僅以傳統的傳授書本知識為主的板書和PPT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如果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容易出現學生對知識只能寬泛了解而掌握不牢的現象,也難以讓學生高效地接受知識。目前,國內工科院校正在普遍推行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旨在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并實現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的國際互認。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鼓勵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在“培養(yǎng)目標”標準中要求既要遵循本科教育規(guī)律,又要體現學科特色和學術前沿;在“課程體系”標準中要求將傳統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融合到一起。因
4、此,適時將實際工程案例引入石油工程巖石力學教學中,有助于學生了解石油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加深理解巖石力學基本原理,掌握巖石力學基本知識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方法,更好的達成符合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標準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
1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原則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工程案例教學的重點在案例的選擇和案例與理論知識的結合。選擇的案例應具有典型性,典型案例一般與課程重要知識點結合緊密,有助于學生對巖石力學重要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給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同時,案例應難易適中,不宜過于復雜。有學者建議工程案例教學
5、中案例選擇由簡單開始,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難度。對于本科生,由于接觸專業(yè)課時間不長,工程實踐經驗尚不豐富,需要給予一段時間適應工程案例教學方法,因此不宜選用難度過高的復雜工程案例進行教學。另外,案例應對學生有啟發(fā)性。合適的工程案例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不適合的工程案例不僅起不到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反而有可能產生反作用,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心理抗拒。最后,工程案例分析結論應具體、準確。石油工程的施工對象主要是深埋在地下的巖石,由于目前技術手段的限制,對地下巖層的認識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
6、往往導致很多工程實踐問題具有多解性,或者部分問題的深層次機理尚無定論。在工程案例的選擇中,應避免選用分析過程和結果較為模糊的案例,否則可能引起學生產生誤解,影響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除工程案例選擇外,案例教學方法的設計也非常重要。案例教學從方法上可以分為演示型案例教學、討論型案例教學和角色型案例教學三類,其中討論型教學以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為基礎,因此最適合在課堂上進行。優(yōu)秀的工程案例教學設計應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可采用工程案例導入、分組研討、關鍵問題講解、課后鞏固練習的方式,使學生明確課程所學知識內容在工程實中的作用,促進本科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在課程中導入案例的方式有案例設疑法、案例比較
7、法、案例討論法、演示觀摩法等多種,針對“石油工程巖石力學”課程的特點,建議采用案例設疑或案例比較的方法導入工程案例,并結合重要知識點進行討論、講解。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慕課、微課等方式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在研討過程中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
2石油工程巖石力學工程案例教學設計
基于本文提出的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原則,篩選難易適中、與書本知識點結合緊密且分析過程和結論清晰的典型案例作為課堂教學工程案例。以石油工程巖石力學中“地應力”一章中的重要知識點地應力測量為例,講解地應力現場測量方法時,設計采用工程案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水壓致裂法是一種工程中測量深層地應力大
8、小的主要方法,在石油工程相關的油田現場施工中,由于成本控制和生產安全等原因,一般不會專門采用該方法進行地應力測量。但鉆井過程中的地漏試驗和油氣井增產作業(yè)中的水力壓裂施工過程與水壓致裂法測量地應力較為相似,可以借助這些工程數據分析地應力大小。因此將地漏試驗數據和水力壓裂數據作為工程案例數據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討論地應力大小的分析方法,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設計工程案例教學流程如下。工程案例教學開始→水平地應力計算理論講解→引入工程案例→工程案例分析討論→工程案例講解→布置課后復習作業(yè)→工程案例結束首先,給學生講解水平地應力力計算的基本原理,使學生初步認識和基本掌握水壓致裂法測量地應力的理論分析
9、方法,以便后續(xù)在工程案例分析討論中進行應用。水壓致裂法測量地應力時理想的“時間-壓力”曲線如圖1所示,從曲線上可以讀取破裂壓力、裂縫延伸壓力prop、裂縫閉合壓力c和重張壓力r。工程分析中一般認為裂縫閉合壓力與水平最小主應力相等,然后根據井眼周圍的應力分布,利用破裂壓力、重張壓力和閉合壓力計算水平最大主應力。然后,在學生掌握水壓致裂法測量地應力數據分析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案例設疑法和案例比較法引入工程案例。由于實際工程中的地漏試驗曲線和水力壓裂曲線受施工條件影響與理想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曲線有差異,因此在引入工程案例時通過設疑,引導學生思考工程曲線與理想曲線之間有哪些不同,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同。同
10、時也將地漏試驗曲線與水力壓裂曲線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這兩種工程曲線之間的差異。引入工程案例之后,組織學生就如何利用地漏試驗曲線和水力壓裂曲線評估地應力大小進行分組討論。分組討論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應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讓學生由以往的被動聽課轉換為主動思考、學習。在同學們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由教師進行總結講解,對討論內容查漏補缺,并進一步強調工程實際與理論的緊密聯系。例如,由于大多數同學沒有在工程現場實習的經歷,對現場施工工藝和步驟并不了解,需要教師進行
11、補充講授,使工程案例教學的效果得到加強。最后,在課堂教學后設計相關的課后作業(yè)。課后作業(yè)能夠讓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也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在課后作業(yè)中對地應力測量問題加以引申,提出問題:如何利用定向井的地漏試驗曲線和水力壓裂曲線分析地應力大小,督促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思考,同時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至此,完整的工程案例教學結束。
3結束語
對于大部分工科專業(yè),在教學中引入工程案例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深入開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對工程實際問題的認識。教學中選擇的工程案例
12、應具有典型性,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難易適中且能呈現具體準確的分析結果。在工程案例教學程序設計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同時教師應對課堂討論中不清晰或有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講解,將知識點講深講透??傊瑑?yōu)秀的工程案例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理論知識—案例分析—應用研討—知識總結”的良性循環(huán),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度和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鈺銘,吳勝和,岳大力,等.面向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油礦地質學課程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8(40):93-95.
[2]張坤朋,郭衛(wèi)云,曹新江,
13、等.以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理念為引領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8.17(6):99-102.
[3]孟彥龍.光學工程專業(yè)研究生教學案例設計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33):94-95.
[4]孫龍漫.工程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應用分析[J].建筑管理,2017.44(6):114-115.
[5]馬天壽,付建紅,郭昭學,等.運用案例教學探索鉆井與完井工程課程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9(61):39-42.
[6]吳援明,肖華.“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高教論壇,2008(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