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設計與反思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設計與反思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設計與反思 蘇教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設計與反思 蘇教版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通過對文本的解讀,了解人和時代的關系。 2、 理解詩歌的意思,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3、 在誦讀,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初步接觸和掌握詩歌的品讀方法。 4、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文本的解讀,準確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PPT展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生齊讀。 問:1、從詩歌中中可看出詩人也曾經歷過什么? 2、詩人仍然保持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 這個一度遭遇坎坷但又始終保持著樂觀態(tài)度的詩人,就是俄國偉大的詩人——普希金。 二、 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PPT展示作者的介紹 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紀氣勢恢弘的俄羅斯文學的源頭。俄國最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以自己的詩歌、小說和戲劇開創(chuàng)了俄國文學的新時代,因而被稱為“俄國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由于與官方的矛盾加劇,引起沙皇和當局的不滿,于是當局唆使法國流亡人士丹特士不斷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彼得堡上流社會中流言紛起。詩人常常收到來自彼得堡的侮辱詩人名譽的匿名信,詩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向丹特士提出決斗。遂于1837年1月27日與丹特士決斗,1月29日含恨長逝,享年39歲。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其中一首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解題:1、“致”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敬意) 2、向誰表示敬意?為什么? PPT展示時代背景: 12月黨人起義是在1825年12月俄國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發(fā)動的起義。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貴族革命者拋棄了財產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勞苦大眾謀幸福。他們被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5個領袖被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牽連。他們中間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俄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衣食之憂,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他們有高尚的品德,為推翻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推翻落后的農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受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PPT展示12月黨人在西伯利亞的生活場景。) 想到戰(zhàn)友們忍受的地獄般的苦難,普希金寫下了這首鼓勵戰(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樂觀。 三、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請大家大聲的自由朗讀這首詩,談談讀這首詩具體的感受。生讀生評。 1、 詩歌語言的特點。(“臨降”一詞,就是降臨的意思,作者這樣寫著重體現(xiàn)了詩歌語言的音韻和諧優(yōu)美。) 2、 句子的停頓。(如“望︱你們︱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就像是一個長者,諄諄囑托著遠方的朋友。) 3、 語調的抑揚頓挫。(這首詩充滿了戰(zhàn)斗的豪情,通過豪情壯語體現(xiàn)出來,情感奔放,既有對朋友的殷殷囑托,又有對未來必勝的堅定信念。) 四、 研習探討,把握情感 PPT展示分析感悟: 如果你是詩人:說說自己寫這首詩的用意。(立足詩句,抓住文本) 如果你是囚徒:談談自己讀這首詩的感受。(立足詩句,抓住文本) (可結合對話欄中的提示,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和同學交流) * (1)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12月黨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勵戰(zhàn)友的斗志,激勵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也用希望激勵自己。)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 (強調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回降臨,愛和友誼會來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3)在開頭部分詩人為什么要寄語那些“囚徒”要“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明確:因為詩人知道,在礦井深處服苦役,猶如在地獄里掙扎,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支撐,肉體的折磨決不能是高貴的靈魂屈服。 (4)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難的忠實的姐妹”?用自己的話說出其中的含義。 (要革命就會有流血犧牲,就會有災難。而在斗爭中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把“希望”說成是“災難的姊妹”,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樂觀態(tài)度) (5)“希望”對于“西伯利亞囚徒\和詩人來說分別意味著什么?(找出相關詩句說明) 明確:對于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而言,“希望”就是愛和友情,只要愛和友情仍在,他們就能戰(zhàn)勝苦難,實現(xiàn)理想。在用希望激勵戰(zhàn)友的同時,詩人也用希望激勵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詩人向沙皇暴政發(fā)出了詛咒,預示了它的覆亡。 (6)普希金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是仍受當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把他的詩歌稱作“自由的歌聲”? (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歌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停止。) (7)“枷鎖”“利劍”分別象征什么? (“枷鎖”象征沙皇專制制度的束縛?!袄麆Α毕笳鞲锩呃^續(xù)戰(zhàn)斗的精神。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劍。這首詩歌在12月黨人中廣泛傳誦,對他們是極大的鼓勵。) (8)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以上內容視學生的學習和課堂情況來定,對與文本中涉及到的問題,盡力讓學生自己說出。理解的內容說出來,不理解的則以問題的方式提出,同學在課堂上合作解決,教師在其中只是參與疏通,并進行適當?shù)狞c撥。) 文本小結 這首詩寫于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陰云籠罩,但是詩的格調高亢,壯志凌云,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真摯的感情。 五、|進入角色,有感而發(fā) PPT展示有感而發(fā):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在十二月黨人中廣泛傳頌,給了他們巨大的鼓舞.請試著代表十二月黨人,給詩人寫出一首《致西伯利亞囚徒》的答詩。 學生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習作展示,師生共評。 PPT展示奧多耶夫斯基的《〈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的答詩》 當那琴弦的熱情的預言 忽然傳到我們的耳邊, 我們的手猛向寶劍伸去, 但摸到的卻是身上的鎖鏈。 不過請放心吧,詩人! 我們以鎖鏈和厄運而自豪。 我們雖被監(jiān)獄的鐵門幽禁, 卻暗自對著歷代沙皇嘲笑。 我們悲慘的事業(yè)將不會落空: 星星之火必將燃成熊熊的烈焰,—— 我們信奉東正教的人民 將集合在神圣的旗幟下面。 我們要把鎖鏈打成利劍, 重新點燃自由的火炬, 我們身懷著自由撲向沙皇—— 人民才能愉快地呼吸。 西伯利亞的囚徒從普希金身上汲取了力量,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堅定了他們?yōu)樽杂啥鴳?zhàn),為被壓迫的百姓而戰(zhàn)的決心。他們堅信:星星之火必將燃成熊熊的烈焰,自由的火炬將被重新點燃。 六、 課堂小結 今年是普希金逝世170周年,就讓我們以記住他的作品的方式去紀念這位偉人吧!下面,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加以背誦…… 記住他的詩歌,不僅是對偉人的懷念,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希望總在前方,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吧,同學們! 板書設計: 普希金 悲壯 敬意 樂觀 12月黨人 詩歌教學的理性與情感的統(tǒng)一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后思考 龍泉中等職業(yè)學校 梁夢華 語文學習有兩條必須跋涉的河流:一條是理性的河流,一條是情感的河流。但在一個教改浪潮洶涌的年代,沒有哪一門學科像語文這樣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或一味徜徉在理性的河流里,把語文的工具性程式化、刻板化,丟掉了語文的靈魂;或一味彳亍在情感之川中,把語文課上成歷史課、思想品德課,情感漫溢,反而沖跨了語文的河道。那么為什么不以理性為槳,以情感為舟,行駛在一條語文的“大運河”中呢?——范莉《行駛在“理性”與“情感”的運河里》 范莉老師的這一番話,讓我感觸頗深。像教《致西伯利亞的囚徒》這樣政治色彩如此濃厚的詩歌,如何把握好“理性”和“情感”這兩條河流。課后我對《致西伯利亞的囚徒》一課從教學設計到教學過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 教學目標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施前,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為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或任意擴展而偏離學生的實際,往往會降低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我在教學《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時,根據(jù)高中階段的三個層次的能力要求,設置了以下目標: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通過對文本的解讀,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2、;理解詩歌的意思,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3、在誦讀,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初步接觸和掌握詩歌的品讀方法。4、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課堂教學反饋,我發(fā)現(xiàn)目標2和目標3基本能完成,而對于目標1顯然有一定的難度。在有限的45分鐘里面,在學生課前沒有預習的情況下,要讓學生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則必須向學生講明12月黨人的生活背景,他們的思想變化的歷程以及當時俄國的社會背景等等,在有限的45分鐘里面,能有這樣的大容量嗎?一味的向學生介紹社會背景,是否會沖淡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而變成了一堂思想政治課了呢?“面面俱到,往往會面面都不到”,于是我及時的把目標1進行了調整: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通過對文本的解讀,了解人和時代的關系。這樣就降低了難度,也體現(xiàn)了備課即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的理念。 二、 教學過程的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以同學熟悉的一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導入,設置了兩個問題:1、從詩歌中可看出詩人也曾經歷過什么?2、詩人保持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來引出對作者的介紹。這一導入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把握詩歌中悲壯中樂觀的感情基調,為體會詩歌的情感做了準備。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厭其煩的讓學生朗誦詩歌,這一方面可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學習朗讀詩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對文本作出準確的分析和評價,從而全面準確地把握詩歌。 在對文本的研習探討過程中,我拋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大問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如果你是詩人:說說自己寫這首詩的用意。(立足詩句,抓住文本)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結合作者和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這節(jié)課上,學生的思考可說是異彩紛呈的,他們在短時間內關注到了文本的精華內容。課堂上我們的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個人的體會。 生①:如第一句,強調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生②: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回降臨,愛和友誼會來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 有的同學還提出了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①希望怎么會成了災難的姐妹? ②自己已被囚禁,又怎能說自己的詩歌是自由的歌聲? …… 學生的思維都進入了一種積極狀態(tài),真正做到了與文本的對話。這一過程,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學習者與學習者的平等碰撞,體現(xiàn)了課堂的民主平等。在這樣的氛圍情境下,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得到了情感的熏陶,自然也從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三、 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問題的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課堂上隨機應變地補充一些問題,說白了其實還是“滿堂問”。經過反思,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與傳統(tǒng)的“滿堂灌”是大同小異的。第一,這些問題不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發(fā)出來的問題,而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問題,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仍然享受著話語的“霸權”,這是對學生主體的漠視。于是在教學實踐中,我開始著力強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變教師問為學生問。在課堂上,極力營造良好的氛圍,走進學生,提倡師生、生生合作;為學生提問搭建平臺;并給學生以適當?shù)脑u價。通過這些方式,學生能夠自主的走進文本,理解內容,體會情感。 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導語、圖片等來引導學生感悟詩歌情感意境。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西伯利亞的囚徒”的生活畫面、展示“囚徒”寫給普希金的回詩,通過視覺和文字的感觸,促成了情感目標的落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場所。對于詩歌的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更需要培養(yǎng)一種讀詩的能力。通過對詩歌的朗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情感的把握,使學生同時在“理性”和“情感”的河流中徜徉。當然朗讀的方式可以多樣,有個人朗讀、齊讀、教師范讀等,通過多樣的朗讀,尋求朗讀的方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2019-2020年高中語文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設計與反思 蘇教版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西伯利亞 囚徒 教學 設計 反思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72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