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孟子》選讀 1 從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學案(含解析)蘇教版選修《論語》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孟子》選讀 1 從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學案(含解析)蘇教版選修《論語》選讀(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夫子自道
【畫面描述】 一個年輕人邁開大步,伸出雙手,要去端“公務員”的“金飯碗”?!靶摹毙蔚摹暗赖隆毕壬话炎プ×怂f:“想當公務員,先過我這一關?!?
【寓意點評】 反映了我們的一些政府官員道德缺失的現(xiàn)象,表達了人們希望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的愿望。
第1步 識記通假——奧妙無窮方塊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有”同“又”,用在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2)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爾”同“耳”,而已,罷了)
(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
(4)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
(5)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激)
(6)鄉(xiāng)為身
2、死而不受(“鄉(xiāng)”同“向”,一直)
第2步 詞類活用——詞性變異含義迥
(1)飯疏食,飲水(名詞作動詞,吃)
(2)敝之而無憾(使動用法,使……敝,弄壞)
(3)老者安之(使動用法,使……安逸)
(4)朋友信之(使動用法,使……信任)
(5)少者懷之(使動用法,使……懷念)
第3步 古今異義——詞語的昨天和今天
(1)子路不對
古義:不回答。
今義:錯誤,不正確。
(2)其為人也
古義:做人。
今義:做人處世接物。
第4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斷句)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
(2)夫子自道也
3、(賓語前置)
譯文:他老人家(這正是)敘述自己啊。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狀語后置)
譯文:即使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這樣又忠心又信實的人。
(4)葉公問孔子于子路(狀語后置)
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做人怎么樣。
(5)所欲有甚于生者(狀語后置)
譯文:但是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喜歡的。
(6)弗得則死(省略句)
譯文:得不到(它)便死亡。
一、關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中國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鬃拥茏蛹霸賯鞯茏影芽鬃蛹捌涞茏拥难孕姓Z錄和思想記錄下來,編成
4、《論語》。
1.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愛人之心調(diào)節(jié)社會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就是說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為了實現(xiàn)“禮”,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即按照周禮的制度把當時已經(jīng)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貴賤有序。
2.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較進步。他創(chuàng)辦私學,廣招學生,還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主張“因材施教”和采取啟發(fā)誘導的方
5、式去教育學生。
二、關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現(xiàn)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孔孟”。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思想,并有所發(fā)展。他主張人性本善,認為凡人都可以為堯舜,每個國君都可以成為圣主。他宣傳仁政,抨擊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他反對發(fā)動不義戰(zhàn)爭以及剝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與事。這種強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會變革中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孟子有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也有有所不為的操守,他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
6、兼濟天下”,成為封建時代士大夫進退的準則。他歌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視人民,卻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他說:“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边€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本板塊選錄的這七章分別寫了以下內(nèi)容:1.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2.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只是非常好學。4.孔子安貧樂道,不求不義之富貴。5.孔子自述其心態(tài),“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7.孟子
7、認為,君子應“舍生取義”。
1.第一章中孔子用年齡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對此,你怎樣認識?這一千古名言對后世有怎樣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立命安心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
8、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境界??鬃拥牡赖滦摒B(yǎng)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孔子所界定的這些年齡成了中國人的人生路標,是中國人人生自我評價的普遍標準,成為千古名言,對后世影響很大。
2.第二章寫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從他們各自不同的對話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他們各自怎樣不同的性格特征?
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章寫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鬃又匾暸囵B(yǎng)“仁”的道德情操,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子路的回答顯示了他重承諾、講義氣的豪勇氣概;顏回的回答則顯得謙虛、謹慎,很有修養(yǎng);孔子的回答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仁德”,已成為千古名句。
3.第三至六章是孔子的自我評價,通過這種評價,你能看出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至六章都是孔子的自我評價:好學好問,樂以忘憂,智、仁、勇。簡單的幾句話,生動平易,描繪出孔子超越世俗的偉大人格,這也是孔子最高的人生境界。
4.理解孟子所強調(diào)的“義”的內(nèi)涵。在今天,我們應當賦予它怎樣的內(nèi)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家的政治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者所強調(diào)的“義”是儒家的道義,這是他的時代局限性。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苛責古人,要認識到,在兩千多年前作者能有這樣的抱負,也是難能可貴的。
在今天,我們所說的“義”應指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幸福,社會的和諧,我們更要發(fā)揚“舍生取義”的精神。
閱讀課文1,完成后面的問題。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父沒,或勸之仕 B.卒供役而還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解析] A項,“沒”通“歿”,去
12、世。B項,“卒”,完畢、終了。C項,“辟”通“避”,躲、設法躲開。D項,“有”通“又”,用在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答案] B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子生非異也”中“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課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圍,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義項較多,后來就在原字的基礎上另造了一個新字,以分擔它的一個意義 ,原來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至莫夜月明”(《石鐘山記》)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一般單純考查通假字的可能性不大,通假字
13、往往結合對文言實詞的理解、文言語句的翻譯來考查。
通假字的出現(xiàn)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同音替代。其一是以聲旁字(獨體)替代同音的形聲字(合體),如:“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2.音近替代。一種是聲母相同,即雙聲通假。如“距關,毋內(nèi)諸侯”(《鴻門宴》),“內(nèi)”和“納”的聲母都是n,故相通。另一種是韻母相通,即疊韻通假。如“舉酒屬客”(《前赤壁賦》),“屬”通“囑”,二者韻母都是u。
3.形近替代。如:“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屈原列傳》),“被”與“披”因都含“皮”而通。
對通假字的理解和句意關系甚大,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在考試中,碰到實詞
14、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時候可以考慮是否出現(xiàn)通假現(xiàn)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替代,望文生義,因為通假字往往是約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時的積累。
1.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能夠做到自立;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道的自然規(guī)律及其對人的支配能力;六十歲,一切都能聽之入耳,并能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guī)矩?!?
——《論語·為政第二》
2.孔子坐著,顏淵、季路兩人站在孔子身邊。孔子道:“何不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
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沒有什么遺憾?!鳖仠Y道:“愿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不表
15、白自己的功勞?!?
子路向孔子道:“希望聽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輕人使他懷念我。”
——《論語·公冶長第五》
3.孔子說:“即使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這樣又忠心又信實的人,只是趕不上我喜歡學問罷了?!?
——《論語·公冶長第五》
4.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有很多樂趣。不符合道義而得來的富貴,在我看來好像浮云。”
——《論語·述而第七》
5.葉公向子路問孔子做人怎么樣,子路不回答??鬃?對子路)道:“你為什么不這樣說,他做人,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便忘記憂愁,不曉得衰老將要到來,如此罷了?!?
——《論語·述
16、而第七》
6.孔子說:“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慮,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弊迂曊f:“他老人家(這正是)敘述自己啊。”
——《論語·憲問第十四》
7.孟子說:“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并有,便舍棄魚而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歡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并有,便犧牲生命而選擇道義。生命本是我所喜歡的,但是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喜歡的,所以我不干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但是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所以有的禍害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沒
17、有超過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免禍害的事情,哪有不干的呢?(然而,有些人)由此而行,便可以得到生存,卻不去做;由此而行,便可避免禍害,卻不去干,由此可知有比生命更值得喜歡的東西,也有比死亡更令人厭惡的東西。這種本性不僅賢人有,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保持它罷了。一筐飯,一碗湯,得著便活下去,得不著便死亡,呼喝著給予他,就是過路的餓人都不會接受;腳踏過再給予他,就是乞丐也不屑于要。萬鐘的厚祿如果不問是否合于禮義便欣然接受了。萬鐘的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為著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認識的貧苦人感激我嗎?過去寧肯死亡而不接受的,今天卻為著住宅的華麗而接受了;過去寧肯死亡而不接受的,今天卻為著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過去寧肯死亡而不接受的,今天卻為著我所認識的貧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這樣看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便叫作喪失了他的本性?!?
——《孟子·告子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