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小說鑒賞管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閱讀小說鑒賞管理(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閱讀小說鑒賞管理
一.整體感知內(nèi)容,把握小說情節(jié)
情節(jié)是小說的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展現(xiàn)與演變,都是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完成的,小說的主題、作者的思想傾向也都是在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清晰起來的。所以,閱讀小說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內(nèi)容,弄清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有哪些矛盾,這些矛盾又是怎樣解決的等等。讀《祝福》,應該透過其“倒敘”的外在結構形式,理順祥林嫂生活的軌跡,即初到魯鎮(zhèn)――再到魯鎮(zhèn)――淪為乞丐――在痛苦中死去,并結合她的外貌、心理、精神的變化,小說的內(nèi)容就會了然于心。讀《守財奴》,要梳理出葛朗臺在“財”方面的種種表現(xiàn):搶財――騙財――守財,忽而與妻女矛盾緊
2、張,忽而與妻女“講和”,在時起時伏、時緊時弛、時緩時急、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葛朗臺翻來覆去的自我表演,把一個貪婪、吝嗇的靈魂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題
一般情況下,理順、理清了情節(jié),大腦中對人物形象會有一個概括、籠統(tǒng)的印象;要讓這個印象清楚、明晰、具體起來,還需要對小說中的具體描寫,結合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做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而本質(zhì)的合理的分析與推斷。比如分析祥林嫂這一形象時,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只是“整天地做,食物不論,力氣不惜”說明了什么?祥林嫂被強迫改嫁時“鬧”得出格,這怎樣理解?祥林嫂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價去捐門檻?捐門檻后祥林嫂有哪些變化?如何
3、認識祥林嫂臨死前的疑問?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你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準確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過程。比如第一個問題,不能只是簡單地理解為表現(xiàn)了祥林嫂的勤勞,還應聯(lián)系相關情節(jié),從祥林嫂逃離婆家到魯鎮(zhèn)這一“背景”去分析,其實她是想用拼命地勞作來讓自己忘掉過去的經(jīng)歷,有很大的“麻醉自己”的成分。而祥林嫂被迫改嫁時的“反抗”也不是“勇敢”的表現(xiàn),其實仍是貞節(jié)觀念在其作用,她是不會有諸如人的權利與尊嚴的意識的?!蹲8!凡皇菫榱吮憩F(xiàn)祥林嫂的“勤勞”和“勇敢”,而是寫出一個舊中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被迫害、被踐踏的女性的命運。
理順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同時結合環(huán)境描寫及寫作背景,就可以對作品的主題有比較清
4、晰的透析?!蹲8!吠ㄟ^祥林嫂的悲劇,尤其是對祥林嫂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風俗、觀念及她身邊的人有意無意的“殘害”――的具體描寫,再現(xiàn)了封建禮教是如何一步步吞噬勤勞、本分的祥林嫂的,從而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陳奐生上城》則通過陳奐生進城后一系列的“巧遇”和“表演”,寫出了改革開放后農(nóng)民的喜悅與歷史因襲下來的落后。分析主題一定要著眼于作品,在對文本的具體分析和概括中得到自己的認識,萬不可概念先行,先入為主,人云亦云。
三.運用想象推斷,合理填充“空白”
任何一篇(部)優(yōu)秀的小說都會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讀者的想象和推斷,能夠豐富小說的思想和藝術內(nèi)涵,這也是文學鑒賞的魅力所在。
小說靠
5、情節(jié)說話,靠人物說話,作者往往“隱藏”起來。從鑒賞的角度,“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一種相對的合理(前提是“合理”而不能“強詞奪理”)。比如,對《項鏈》的解讀就是多元的,小說的主題是什么?對路瓦栽夫人應如何評價?答案并不是惟一的,不同時代和不同的價值觀,對小說的理解會有很大的不同;讀者的解讀與作者創(chuàng)作的動機也可能有較大的距離。
揣摩作品的語言與藝術上的“精妙”,是小說閱讀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如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錘煉語言、對比襯托、側面描寫等,細細品味,才能咂摸出文學的韻味來。如魯四老爺?shù)摹翱蓯?,然而”,阿Q刑場上的劃圈,曹操華容道上的“三笑”,葛朗臺的臨終一“抓”與“囑咐”,真是耐人尋味,咀嚼不盡。如果能將這些凝縮的精華“泡”開,你也就找到了進入文學鑒賞殿堂的門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