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年輕干部座談會上的交流發(fā)言材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在2025年年輕干部座談會上的交流發(fā)言材料(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在2025年年輕干部座談會上的交流發(fā)言材料
今天,非常榮幸能來參加此次座談會。根據會議安排,我簡要談談三點感受、三點困惑和三點建議。
一、三點感受
(一)學習是年輕干部的立身之本。在工作中,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使我們年輕干部豐富了自己的世界觀,升華了自己的人生觀,端正了自己的價值觀;通過加強業(yè)務學習,增強了我們年輕干部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以避免犯錯誤,在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通過加強實踐鍛煉學習,讓我們年輕干部學以致用,自覺地把學與用、知與行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了我們自身的工作經驗,使所學知識轉化成一種思路、一種能力、一種
2、辦法、一種高度和一種境界。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一種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通過學習,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更準確地把握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同時,學習也使我們能夠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我們年輕干部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工作的需要。
(二)“三勤”是年輕干部的重要利器。一勤天下無難事,我覺得在工作中做到眼勤、腦勤、手勤更是必不可少。眼勤,就是要做到眼里有活,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多去留心別人面對問題如何處理,經手的材料要留心檢查
3、再報告請示。腦勤,即“精思熟慮”。作為年輕干部要做到事前費力謀劃,下足功夫;事中極力應對,水來土掩;事后盡力總結,更近一步。手勤,就是要多做事,會做事,做好事。我覺得年輕干部在崗位上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螺絲釘”精神,忠于職守、兢兢業(yè)業(yè)、立說立行、說干就干?!叭凇辈粌H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工作態(tài)度。眼勤讓我們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腦勤使我們能夠深入思考問題,手勤則讓我們能夠迅速解決問題。這“三勤”是我們年輕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做到“三勤”,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三)責任擔當是年輕干部的基本素質。敢擔當、善擔當,勇
4、于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才能在每個崗位上“頂得住”“跟得上”,成為一個被人需要的人。對于我們年輕干部,更要敢于接受急難險重的任務,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不敷衍、不推諉,敢于直面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有承擔責任的魄力,迎難而上的勇氣。責任擔當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敢于擔當,才能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不退縮,才能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才能在復雜的局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責任擔當也是年輕干部贏得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徑。只有敢于擔當,才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才能在組織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三點工作困惑
(一)
5、工作能力和崗位要求之間存在困惑。很多年輕干部都是“離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的“三門”干部,一些年輕干部從事的工作往往與所學專業(yè)關聯不大,成長經歷又單一,沒有經過基層和多崗位鍛煉,心性不夠成熟,考慮問題不夠深入,工作謀劃不夠全面,承受急難險重工作的本領不夠,駕馭全局和處理問題時力不從心,容易給工作造成損失。這些干部有學歷、有潛力,對自己的成長預期較高,當成長預期與現實工作處處碰壁,進而出現渴望成才、得到認可與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困惑心理。工作能力和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是年輕干部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一方面,我們年輕干部有較高的學歷和理論水平,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崗位要求我們具備較
6、高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年輕干部必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適應崗位的要求。
(二)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之間存在困惑。基層實踐能傾聽群眾呼聲、解決民生訴求,有利于錘煉年輕干部的民生情懷和提升抗打抗壓能力。機關是政策制定、推動落實的重要一環(huán),有利于提高年輕干部統籌全局、安排部署工作的能力,兩者都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但當前,有的年輕干部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取舍”之間產生困惑,對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建設等基層一線望而卻步,不想下基層,不想和老百姓打交道,覺得做群眾工作費力不討好,得了“群眾工作恐懼癥”;有的單位覺得年輕干部年紀小、書生氣濃,
7、經驗不足,解決不了基層各方面的問題,不敢輕易將年輕干部放到一線。這種個人的“不想心理”和機關的“不敢心理”“不愿心理”無形中讓年輕干部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之間產生了困惑,致使年輕干部缺少基層實踐鍛煉,官氣十足、地氣不足,缺乏真本領、真功夫。
(三)在價值追求和現實落差之間存在困惑。年輕干部追求進步、期待被提拔,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固然是好事。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年輕干部心浮氣躁,只是仰望星空,總想著“出名要趁早”,存在趕緊按期被提拔、坐等提拔的心態(tài)。錯誤的認知偏差,導致這些年輕干部如果“到點”未得到提拔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在個人價值追求和現實落差之間產生困惑。當這些困惑長久得不到解決,一些年輕
8、干部對生活態(tài)度逐漸變得消極,對社會現實認識片面,夸大機遇和“關系”的作用,把希望寄托在機遇或個別領導的提攜上等,這些不良心理的作祟,往往會讓年輕干部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三、三點意見建議
一是建議大力提升年輕干部抓經濟發(fā)展的實操能力。經濟發(fā)展是一個地方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年輕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發(fā)展能力。因此,組織應該為年輕干部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經濟發(fā)展的一線鍛煉和成長。通過掛職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年輕干部可以深入了解經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掌握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經濟發(fā)展能力。對條件成熟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采取掛職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將優(yōu)秀年輕干部“一對一”派到產業(yè)發(fā)
9、展、項目建設等經濟發(fā)展一線負責協調、協助工作。以產業(yè)發(fā)展為例,選派優(yōu)秀年輕干部從蹲點調研開始,全流程參與產業(yè)規(guī)劃、政策制定、招商引資、土地報批、設計預算、項目實施等階段,讓優(yōu)秀年輕干部盡早掌握抓經濟發(fā)展的實操能力。
二是建議建立年輕干部定期座談交流機制。此次座談會給年輕干部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這種做法非常利于干部的成長。建議年輕干部的座談交流要多搞,可定期組織年輕干部座談,既交流工作經驗,也給年輕干部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
三是建議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用“墩墩苗”來比喻年輕干部的成長,“墩苗”的過程非常重要,值得記錄。因此,建議探索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按季度記錄年輕
10、干部的分工安排、工作成績、實踐鍛煉、獎懲等情況,并定期組織評比,在年輕干部中形成適度的競爭機制,助推年輕干部成長。
最后,再次感謝組織的信任與重托,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當好合格年輕干部,用實干實績回報組織。
在年輕干部座談會上的交流發(fā)言
今天,非常榮幸能來參加此次座談會。根據會議安排,我簡要談談三點感受、三點困惑和三點建議。
一、三點感受
1、學習是年輕干部的立身之本。在工作中,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使我們年輕干部豐富了自己的世界觀,升華了自己的人生觀,端正了自己的價值觀;通過加強業(yè)務學習,增強了我們年輕干部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真正做到干
11、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以避免犯錯誤,在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通過加強實踐鍛煉學習,讓我們年輕干部學以致用,自覺地把學與用、知與行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了我們自身的工作經驗,使所學知識轉化成一種思路、一種能力、一種辦法、一種高度和一種境界。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一種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通過學習,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更準確地把握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同時,學習也使我們能夠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我們年輕干部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時代
12、的發(fā)展和工作的需要。
2、“三勤”是年輕干部的重要利器。一勤天下無難事,我覺得在工作中做到眼勤、腦勤、手勤更是必不可少。眼勤,就是要做到眼里有活,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多去留心別人面對問題如何處理,經手的材料要留心檢查再報告請示。腦勤,即“精思熟慮”。作為年輕干部要做到事前費力謀劃,下足功夫;事中極力應對,水來土掩;事后盡力總結,更近一步。手勤,就是要多做事,會做事,做好事。我覺得年輕干部在崗位上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螺絲釘”精神,忠于職守、兢兢業(yè)業(yè)、立說立行、說干就干。“三勤”不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工作態(tài)度。眼勤讓我們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腦勤使我們能夠深入思考問題,手勤則讓我們能夠迅速解決問題。這“三
13、勤”是我們年輕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做到“三勤”,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3、責任擔當是年輕干部的基本素質。敢擔當、善擔當,勇于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才能在每個崗位上“頂得住”“跟得上”,成為一個被人需要的人。對于我們年輕干部,更要敢于接受急難險重的任務,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不敷衍、不推諉,敢于直面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有承擔責任的魄力,迎難而上的勇氣。責任擔當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敢于擔當,才能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不退縮,才能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才能在復雜的局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14、,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責任擔當也是年輕干部贏得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徑。只有敢于擔當,才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才能在組織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三點工作困惑
1、工作能力和崗位要求之間存在困惑。很多年輕干部都是“離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的“三門”干部,一些年輕干部從事的工作往往與所學專業(yè)關聯不大,成長經歷又單一,沒有經過基層和多崗位鍛煉,心性不夠成熟,考慮問題不夠深入,工作謀劃不夠全面,承受急難險重工作的本領不夠,駕馭全局和處理問題時力不從心,容易給工作造成損失。這些干部有學歷、有潛力,對自己的成長預期較高,當成長預期與現實工作處處碰壁
15、,進而出現渴望成才、得到認可與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困惑心理。工作能力和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是年輕干部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一方面,我們年輕干部有較高的學歷和理論水平,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崗位要求我們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年輕干部必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適應崗位的要求。
2、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之間存在困惑。基層實踐能傾聽群眾呼聲、解決民生訴求,有利于錘煉年輕干部的民生情懷和提升抗打抗壓能力。機關是政策制定、推動落實的重要一環(huán),有利于提高年輕干部統籌全局、安排部署工作的能力,兩者都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但當前,有的年
16、輕干部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取舍”之間產生困惑,對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建設等基層一線望而卻步,不想下基層,不想和老百姓打交道,覺得做群眾工作費力不討好,得了“群眾工作恐懼癥”;有的單位覺得年輕干部年紀小、書生氣濃,經驗不足,解決不了基層各方面的問題,不敢輕易將年輕干部放到一線。這種個人的“不想心理”和機關的“不敢心理”“不愿心理”無形中讓年輕干部在基層實踐和機關工作之間產生了困惑,致使年輕干部缺少基層實踐鍛煉,官氣十足、地氣不足,缺乏真本領、真功夫。
3、在價值追求和現實落差之間存在困惑。年輕干部追求進步、期待被提拔,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固然是好事。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年輕干部心浮氣躁,只是仰望星
17、空,總想著“出名要趁早”,存在趕緊按期被提拔、坐等提拔的心態(tài)。錯誤的認知偏差,導致這些年輕干部如果“到點”未得到提拔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在個人價值追求和現實落差之間產生困惑。當這些困惑長久得不到解決,一些年輕干部對生活態(tài)度逐漸變得消極,對社會現實認識片面,夸大機遇和“關系”的作用,把希望寄托在機遇或個別領導的提攜上等,這些不良心理的作祟,往往會讓年輕干部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三、三點意見建議
一是建議大力提升年輕干部抓經濟發(fā)展的實操能力。經濟發(fā)展是一個地方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年輕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發(fā)展能力。因此,組織應該為年輕干部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經濟發(fā)展的一線鍛煉和成長。通過
18、掛職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年輕干部可以深入了解經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掌握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經濟發(fā)展能力。對條件成熟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采取掛職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將優(yōu)秀年輕干部“一對一”派到產業(yè)發(fā)展、項目建設等經濟發(fā)展一線負責協調、協助工作。以產業(yè)發(fā)展為例,選派優(yōu)秀年輕干部從蹲點調研開始,全流程參與產業(yè)規(guī)劃、政策制定、招商引資、土地報批、設計預算、項目實施等階段,讓優(yōu)秀年輕干部盡早掌握抓經濟發(fā)展的實操能力。
二是建議建立年輕干部定期座談交流機制。此次座談會給年輕干部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這種做法非常利于干部的成長。建議年輕干部的座談交流要多搞,可定期組織年輕干部座談,既交流工作經驗,也給年輕干部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
三是建議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用“墩墩苗”來比喻年輕干部的成長,“墩苗”的過程非常重要,值得記錄。因此,建議探索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按季度記錄年輕干部的分工安排、工作成績、實踐鍛煉、獎懲等情況,并定期組織評比,在年輕干部中形成適度的競爭機制,助推年輕干部成長。
最后,再次感謝組織的信任與重托,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當好合格年輕干部,用實干實績回報組織。僅供參考